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1)
2023(11760)
2022(10065)
2021(9011)
2020(7820)
2019(18009)
2018(17620)
2017(34834)
2016(18520)
2015(21084)
2014(21348)
2013(21368)
2012(20361)
2011(18818)
2010(18964)
2009(17954)
2008(17777)
2007(16177)
2006(14072)
2005(12983)
作者
(56729)
(47918)
(47743)
(45700)
(30827)
(23029)
(21906)
(18567)
(17929)
(17072)
(16412)
(16005)
(15300)
(15199)
(15066)
(14929)
(14333)
(14071)
(13929)
(13889)
(12025)
(11834)
(11612)
(10942)
(10905)
(10702)
(10525)
(10358)
(9840)
(9403)
学科
(104273)
经济(104178)
管理(54656)
(51951)
方法(46301)
(43335)
企业(43335)
数学(40722)
数学方法(40389)
(22295)
中国(21424)
地方(21038)
(20661)
(20416)
业经(18878)
(15871)
贸易(15868)
(15808)
(15308)
理论(14391)
(14107)
财务(14082)
财务管理(14042)
(13929)
金融(13927)
农业(13818)
地方经济(13747)
(13724)
企业财务(13457)
(13323)
机构
大学(292733)
学院(288650)
(130388)
经济(127865)
管理(110364)
研究(98029)
理学(95538)
理学院(94479)
管理学(92925)
管理学院(92380)
中国(73143)
(59977)
(58937)
科学(58519)
(50028)
财经(47874)
(46710)
研究所(45347)
中心(44742)
(43486)
(42646)
经济学(42502)
业大(41116)
经济学院(38253)
北京(37572)
农业(36899)
(36627)
师范(36261)
财经大学(35747)
(34246)
基金
项目(187659)
科学(148707)
基金(139627)
研究(133577)
(121751)
国家(120825)
科学基金(103865)
社会(88083)
社会科(83652)
社会科学(83629)
基金项目(73392)
(71431)
自然(66978)
自然科(65517)
自然科学(65496)
自然科学基金(64415)
教育(62070)
(60272)
资助(58580)
编号(51992)
(43011)
成果(42796)
重点(42265)
(40043)
(38308)
国家社会(37391)
教育部(37370)
科研(36284)
人文(35924)
创新(35865)
期刊
(143168)
经济(143168)
研究(85452)
中国(50486)
学报(46530)
(46277)
科学(41417)
(41040)
管理(39859)
大学(35022)
学学(33172)
农业(27232)
(26568)
金融(26568)
财经(25694)
经济研究(24708)
教育(24369)
技术(24332)
(22132)
业经(20353)
问题(18777)
技术经济(16477)
统计(16414)
(15283)
(14579)
(14272)
理论(13991)
商业(13944)
(13272)
世界(13175)
共检索到424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政  付淳宇  
近年来,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政府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城市,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从2003年开始,我国发展民族创意产业的政策指向日益明确。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8个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不少城市还把创意城市作为未来建设目标。尽管我国创意经济发展迅速,创意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创意经济促进政策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描述的基础上,以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政府政策在促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构建创意城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面板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艳  郭白滢  
网络经济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投入产出的关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西方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争议较大,且缺乏整体性;由于网络经济中新的生产方式对马克思经典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我们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网络经济虚拟性的根本特征,对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晓欣  张艺鹏  
本文依据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理,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分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测度虚拟经济中自我循环的总量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量;考察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别对就业、税收和投资等的宏观经济影响。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部门是金融和房地产,其自我循环指在金融和房地产内部以自行增殖为目的的、脱离以实体经济为价值决定的虚拟资本的独立化运行。实证检验发现:美国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规模膨胀显著,对自身的关联性高企,而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Ⅰ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渐弱,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持稳。虚拟经济对经济总体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呈反向变化,与之相对,第Ⅰ类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感应度明显减弱,第Ⅱ类实体经济则相对平稳。另外,基于增加值结构的宏观效应表明,虚拟经济投资引力和税赋压力优于实体经济,但带动就业的效果有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孔伟成  李琪  李国芳  
本文在总结虚拟券商的客户忠诚度的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证券客户的抽样调查,探讨了虚拟券商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对顾客忠诚的不同影响程度,揭示虚拟券商客户忠诚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了虚拟券商客户忠诚的驱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券商要争取更多的忠诚用户,就必须综合考虑品牌、佣金、网络技术等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这对虚拟券商提高网络证券顾客忠诚度、提升竞争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鞠方  周建军  
对于房地产泡沫的理论解释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实体经济层面、虚拟经济视角、产业经济学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大多数是从第一条路径展开。文章对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说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数据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建军  鞠方  
现代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特征。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波动及股价各自之间的相关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虚拟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都存在显著的影响。整体而言,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初步支持了房地产泡沫的货币推动假说,房地产泡沫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判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丽芳  张清辨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市场结构的中心内容。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具有一些背离传统经济规律的经济特性,它导致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结构呈现出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特征,并促成其市场结构双重性的形成,进而带来垄断趋势的加强和竞争属性的变迁。因此,对其市场结构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洋  刘嘉  
虚拟企业,是一种能够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模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向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提出了挑战。本文对虚拟企业这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龙  
在网络经济中 ,顾客通过互联网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关于产品、服务以及厂商的大量信息 ,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力。因此 ,愈来愈多的企业将面临逐渐失去以往建立的顾客品牌忠诚的困境。重新审视品牌塑造的新途径已逐渐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引用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国内外企业案例 ,深入研究了网络经济中品牌作用及价值的变迁 ,创新地提出并论证了虚拟社区将成为网络经济中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瑛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渐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相应变化,虚拟团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虚拟团队的内涵、特征、类型以及运行模式加以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洪波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并论述其中相互适应与背离时的结构突变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滚动回归模型,使用CUSUM检验与CUSUMSQ检验,对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结构性突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开始出现背离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效应不对称的结论。据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颖  吕本富  彭赓  
网络搜索数据记录了数以亿计的搜索关注与需求,为研究市场交易行为提供了必要数据基础。本文以股票市场为例,首先从微观的投资者行为视角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揭示了网络搜索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先行——滞后关系。然后,在时差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含义将搜索数据合成为三类搜索指数:股民行动指数、市场行情指数、宏观形势指数。实证检验得出,搜索指数与上证指数年收益率正相关且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趋势中,三类搜索指数分别每增加1个百分点,年收益率将增加0.22、0.56、0.83个百分点。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搜索指数对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会强   张帆   吴晓迪  
数字经济背景下,虚拟集聚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与平台优势,已然成为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产业链韧性越强的城市,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强;机制检验表明,虚拟集聚通过平台赋能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2015年之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产业结构更高级的地区更显著。本研究为虚拟集聚赋能产业链韧性提升,以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会强   张帆   吴晓迪  
数字经济背景下,虚拟集聚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与平台优势,已然成为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产业链韧性越强的城市,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强;机制检验表明,虚拟集聚通过平台赋能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虚拟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2015年之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产业结构更高级的地区更显著。本研究为虚拟集聚赋能产业链韧性提升,以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明  张科  
网络中的虚拟社区是现代舆论传播最为自由的空间,良好的社区交流利于舆论的有序发展,反之,如果社区中出现欺诈或不文明情况时,将严重影响网络舆论的有效发展。因此对网络虚拟社区进行有效管理对国家经济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而要对网络虚拟社区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了解网络虚拟社区中人员交流的特征。本文采用网络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虚拟社区的典型形式之一——网络论坛中的社区模式及成员间交流的特征进行了凝聚子群分析,并对划分出的子群进行凝聚性检验。得出结论:网络论坛中成员间通过交流形成不同的虚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