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0)
- 2023(7248)
- 2022(6012)
- 2021(5390)
- 2020(4468)
- 2019(9710)
- 2018(9503)
- 2017(17626)
- 2016(8955)
- 2015(9919)
- 2014(9377)
- 2013(9232)
- 2012(8861)
- 2011(8280)
- 2010(8446)
- 2009(8002)
- 2008(7562)
- 2007(7020)
- 2006(6501)
- 2005(6022)
- 学科
- 济(61618)
- 经济(61588)
- 管理(29839)
- 业(25384)
- 企(22222)
- 企业(22222)
- 方法(17445)
- 地方(16824)
- 数学(14951)
- 数学方法(14845)
- 中国(13519)
- 地方经济(12533)
- 学(12477)
- 技术(12346)
- 业经(11697)
- 技术管理(9462)
- 农(8924)
- 制(8274)
- 财(8141)
- 融(7805)
- 金融(7804)
- 理论(7568)
- 环境(7478)
- 银(7422)
- 银行(7408)
- 产业(7359)
- 贸(7304)
- 贸易(7295)
- 行(7205)
- 和(7084)
- 机构
- 大学(136884)
- 学院(134765)
- 济(68749)
- 经济(67608)
- 管理(51540)
- 研究(49700)
- 理学(43461)
- 理学院(42969)
- 管理学(42397)
- 管理学院(42100)
- 中国(36987)
- 财(28702)
- 京(27942)
- 科学(27279)
- 所(24014)
- 经济学(22970)
- 财经(22564)
- 中心(21856)
- 研究所(21580)
- 江(20886)
- 经(20416)
- 经济学院(20293)
- 范(18053)
- 师范(17937)
- 北京(17784)
- 院(17560)
- 财经大学(16565)
- 州(16423)
- 农(15822)
- 业大(15244)
- 基金
- 项目(85306)
- 科学(68992)
- 研究(64195)
- 基金(63238)
- 家(54332)
- 国家(53943)
- 科学基金(47197)
- 社会(45021)
- 社会科(42825)
- 社会科学(42814)
- 省(32978)
- 基金项目(32622)
- 教育(28447)
- 自然(27467)
- 自然科(26903)
- 自然科学(26897)
- 划(26601)
- 自然科学基金(26440)
- 资助(24578)
- 编号(24021)
- 创(20592)
- 发(20028)
- 成果(19981)
- 国家社会(19873)
- 创新(19559)
- 重点(19138)
- 部(18738)
- 发展(16864)
- 教育部(16853)
- 课题(16724)
共检索到218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玉山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经济行为,都同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特别是在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以来,网络经济活动的发展势头之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络?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昌言 韩杰
网络经济时代以"网络财务"为代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以 ERP 为方向的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和以 BPR 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思想的高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构架和流程,从本质和表象两方面更加深刻地改变着审计的对象和环境,使审计的对象隐性化、数字化、网络化并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促使传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正
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网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网络产品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性,使得其供给曲线向下倾斜。网络产品的均衡是一种正反馈,这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赢者通吃。网络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在于正反馈非均衡、边际收益递增、超边际决策以及需求方规模经济。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均衡 正反馈 边际收益递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诣远
就全球范围来说,新经济远未成形,但是必然趋势,且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新经济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将超过工业革命。现在,新经济已经向传统经济学提出全面挑战,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模型构造、统计检验、预测决策也面临一场变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淑春
美国的一位前国务卿詹姆斯·海耶斯(James Hayes 1908—1912)曾富有预见性地宣布:“地中海属于往昔之大洋;大西洋属于今日之大洋;而太平洋则是未来之大洋。”他的这个观点现在已经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许多世界政要指出,即将来临的21世纪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会恒
本文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构建了一个中部崛起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这个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了民营经济在中部崛起中面临的3个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中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生产可能性边界 中部崛起 民营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 张虎 丁一兵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是由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等深层次问题累积而成的,虽然"安倍经济学"试图通过前所未有的超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予以清算,但日本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诸多问题如劳动人口的巨大变化等结构性因素倘若得不到解决,仅以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对,是于事无补的。因此,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今后的日本经济无论如何调整,都已经不再是寻找新起点的过程,而是寻找新的均衡点的过程。现阶段日本经济的调整,从短期来看会对中国的对日贸易、FDI流入、金融环境稳定及总体经济增长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但长期而言也会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与新的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傅明华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革,传统经济学也面临挑战,在诸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微观和宏观经济等方面都显示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它表明,传统经济学需要修正、补充和创新。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传统经济学 新经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智柳 陈英耀 周萍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同期平行进行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下简称平行研究)在数据收集和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所遇到的质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平行研究的方法学文献以及经选择的经验类研究文章。结果:平行研究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同时收集数据而不需要专门开展独立的经济学研究。但在平行研究的设计及数据收集中仍存在许多挑战和争论。结论:平行研究仍是测量医学干预在经济上影响的适当方式。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经济评价 平行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金华
从1980年起至今的30多年里,数量经济学在中国是按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是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二是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其间,主要的学术纷争有三个,即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数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迄今,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不清晰,学科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方向不明确;数量模型应用泛化,研究结果常常受到质疑;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滞后,已有成果中创造发明的少;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新问题理论上不能给出答案,方法上没有破解之策。
关键词:
数量经济学 经济计量学 数理经济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春
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来大时代的五大变化对于宏观经济学界提出的四大挑战,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学界对于这些挑战所进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指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于金融失灵问题和宏观哲学的反思,长期停滞带来对于低利率和经济停滞的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对极端状态下各种经济运行指标和经济逻辑的反思,以及数字技术革命带来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假设和经济传递机制变化的反思,已构成了未来宏观经济学发展的4大主线,这些理论上的发展无论是边际性的调整还是革命性的重构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态度来拥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春寰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由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后遗症和"平成萧条"的旷日持久,面临的问题既复杂又深刻。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四方面的挑战,它们决心通过迎战促使经济走向繁荣,也为日本进入21世纪,维持高龄、少于社会的活性化创造条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我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宣布退出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与新挑战,具体表现为宏观三期叠加矛盾、微观三大结构性矛盾、国内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国际修昔底德陷阱挑战。其中,宏观为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反危机之后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微观为实体经济内部供给和需求、实体经济和金融货币、房地产部门发展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之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同时,我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为应对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国家明确"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特别地,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同步,以应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华杰 沈文良
过剩: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陈华杰沈文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的商品短缺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这就清楚地表明,经常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过剩问题在我国出现了。为此,本文对过剩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