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2)
2023(14299)
2022(12381)
2021(11717)
2020(9693)
2019(22037)
2018(21967)
2017(42254)
2016(22747)
2015(25580)
2014(25098)
2013(24671)
2012(22394)
2011(20100)
2010(20002)
2009(18399)
2008(17619)
2007(15602)
2006(13570)
2005(11252)
作者
(62968)
(51839)
(51802)
(49221)
(32855)
(24850)
(23678)
(20492)
(19797)
(18486)
(17775)
(17338)
(16364)
(16125)
(15889)
(15672)
(15504)
(15436)
(14838)
(14828)
(12743)
(12631)
(12485)
(11873)
(11674)
(11577)
(11542)
(11508)
(10404)
(10220)
学科
(90015)
经济(89829)
管理(65836)
(61060)
(52722)
企业(52722)
方法(39636)
数学(32002)
数学方法(31645)
(25492)
中国(24153)
业经(23915)
(20945)
地方(20039)
(19129)
理论(17804)
(16942)
农业(16497)
(15541)
(15438)
贸易(15426)
技术(15166)
(14947)
环境(13825)
产业(13728)
教育(13257)
(13136)
财务(13058)
财务管理(13038)
(12521)
机构
学院(313175)
大学(313057)
管理(127334)
(120148)
经济(117447)
理学(110645)
理学院(109475)
管理学(107612)
管理学院(107052)
研究(99862)
中国(72471)
(66113)
科学(62309)
(54461)
(48194)
(46399)
中心(45902)
业大(45540)
(45342)
财经(44019)
研究所(43883)
(43133)
师范(42763)
北京(41324)
(39981)
(37230)
(36770)
农业(36089)
经济学(35161)
师范大学(34329)
基金
项目(218456)
科学(172493)
研究(164342)
基金(157021)
(135052)
国家(133897)
科学基金(116127)
社会(103891)
社会科(97603)
社会科学(97579)
(86539)
基金项目(83929)
教育(75647)
自然(74338)
自然科(72572)
自然科学(72560)
(71941)
自然科学基金(71233)
编号(68825)
资助(63145)
成果(55710)
重点(48339)
(47595)
(46847)
课题(46789)
(46177)
项目编号(42826)
创新(42822)
国家社会(41420)
教育部(41287)
期刊
(134116)
经济(134116)
研究(90502)
中国(60558)
学报(47061)
管理(46602)
科学(43781)
(43093)
教育(40846)
(40362)
大学(36056)
学学(33349)
农业(30315)
技术(27816)
业经(24615)
(22347)
金融(22347)
经济研究(20938)
财经(20650)
图书(20332)
(17739)
问题(17118)
科技(15806)
理论(15050)
(14747)
技术经济(14735)
现代(14498)
商业(14479)
(14078)
实践(13918)
共检索到45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丹宁  唐晓华  
产业集群是产业网络诸多组织形态中的一种。由于地理临近性和紧密的网络关系,集群内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从产业集群层面寻求合作共赢而共同推进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而,本文引入"网络组织"分析视角,提出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ub节点企业"助推的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层级建设"模式,首先利用网络分析工具,构建产业集群Hub节点企业识别指数,继而提出遵循产业集群"点式—链式—网式"社会责任建设的层级推进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文巧  
按照网络内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可分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中小企业集群等7个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程度、GEM模型、创新能力、产品、形象、集群规模、效益竞争力等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修正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较之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网络组织的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丹宁  刘永刚  
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催生于现实经济发展,是在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逐渐增强、企业合作趋于深化等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经济现象。通过引入"共生视角",在对产业集群社会责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马太效应"进行探讨;进而,以共生系统三要素为判别标准,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中心供应链式"和"行业同盟式"两种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行系统仿真分析,研究结果对"马太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社会责任需要依托于集群内"共建联盟"("泛组织合作化")的发展模式来进行建设;由于"马太效应"存在,产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丹宁  刘永刚  
"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催生于现实经济发展,是在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逐渐增强、企业合作趋于深化等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经济现象。通过引入"共生视角",在对产业集群社会责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马太效应"进行探讨;进而,以共生系统三要素为判别标准,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中心供应链式"和"行业同盟式"两种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行系统仿真分析,研究结果对"马太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社会责任需要依托于集群内"共建联盟"("泛组织合作化")的发展模式来进行建设;由于"马太效应"存在,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必须是长期而持续的;企业参与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的最大化收益会促进其进行社会责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群  胡晓灵  
首先回顾了集群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然后以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网络建构作为理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的逻辑起点,从社会网分析角度将企业创新网络看作个体中心网络,分层次探讨了具有产业链集成能力的创新核心企业对自身创新网络的建构;最后,以创新主导企业构建自身创新网络为起点,分层次描述集群创新网络的总体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江红  王孝斌  
区域发展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推动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制度、文化等多元互动的过程,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和区域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组织,集群创新则是临近性耦合与网络互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演进本质就是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完善过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云浩  高启杰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网络属性,从网络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鲜有比较视野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分析框架,选择平遥古城旅游产业集群、剑门蜀道旅游产业集群、黄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杭州西湖国际旅游综合体4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得出不同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网络行为和网络绩效间的关系和差异,并解释了造成集群绩效差异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娜  覃正  
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效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社会网络的个体自主性及企业边界模糊化与产业集群"资源池"聚集创新水平之间存在理论相悖性。文章尝试基于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双重视角,结合网络众包模式分析开放式合作创新,对比双重视角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关联度,得出突出个体自主能力、网络边界模糊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社会网络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海涛  苗长虹  高军波  
就如何提高产业集群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存在"强调地方网络"和"依靠外部网络"两种对立的观点,事实上连接内外两种网络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在对产业集群学习过程剖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领域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将内部和外部网络同时考虑,试图构建一个容企业、组织、物质和概念在内的异质的行动者网络,并为产业集群如何增加知识存量、促进学习交流和激发知识创新等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蓓蕾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集群内网络的过度发展,将导致集群的封闭、排他和过于僵化,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本文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集群内社会资本锁定的成因,并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提出集群如何突破锁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良斌  江德兴  吴荣顺  
信任是企业组织合作的基础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在现代社会中,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组织要形成合作信任必然会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培育和构建企业组织合作信任需要跳出传统封闭化的思路全面走向网络化的思维模式。在社会网络的全新视角下,文章通过对企业组织间信任产生和生成的分析,找到影响信任生成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依赖程度的合作关系,分别提出有效的信任培育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如桥  陈继祥  
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集群社会网络的联系特征、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文章最后探讨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东  王重鸣  
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创业问题研究正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调查了国内七个产业集群下的136位创业者,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创业者社会网络结构要素在创业不同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英华  卢婷婷  方丹辉  王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  
集群租金是产业集群的动力之一,产业集群从萌芽到成长、成熟,最终面临着衰落,集群租金会逐渐消失。本文通过网络视角来研究产业集群的租金创造与升级之路,认为在集群的网络组织中,交易成本的极大降低以及知识的共享性加强,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存量足以能够创造知识租金,为产业集群带来新的价值链,通过创新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