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7)
2023(5975)
2022(4976)
2021(4929)
2020(3901)
2019(9001)
2018(8645)
2017(16117)
2016(8448)
2015(9641)
2014(9049)
2013(9046)
2012(8432)
2011(8042)
2010(7855)
2009(7371)
2008(7264)
2007(6126)
2006(5569)
2005(5234)
作者
(23530)
(19650)
(19618)
(18852)
(12446)
(9350)
(8861)
(7738)
(7610)
(6911)
(6639)
(6486)
(6391)
(6292)
(6251)
(6102)
(5982)
(5657)
(5631)
(5211)
(4992)
(4743)
(4619)
(4438)
(4431)
(4351)
(4342)
(4052)
(3977)
(3943)
学科
(38956)
经济(38910)
管理(26026)
(20677)
方法(17043)
(17037)
企业(17037)
数学(14717)
数学方法(14652)
中国(12964)
环境(10928)
(10554)
(10297)
贸易(10289)
(10187)
业经(8552)
(8418)
(7740)
(7470)
(7127)
(6977)
(6560)
(6363)
农业(6327)
关系(5992)
生态(5907)
(5832)
银行(5821)
(5710)
(5579)
机构
大学(128705)
学院(124926)
(60691)
经济(59938)
管理(49105)
研究(48711)
理学(42628)
理学院(42151)
管理学(41723)
管理学院(41482)
中国(38064)
(28000)
科学(27128)
(25223)
(23331)
研究所(21574)
中心(21085)
财经(20971)
经济学(20172)
(19529)
北京(18363)
经济学院(18162)
(17779)
(17537)
(16510)
师范(16392)
财经大学(16009)
(15615)
业大(15558)
科学院(15190)
基金
项目(86745)
科学(71040)
基金(68113)
研究(63777)
(60224)
国家(59884)
科学基金(51454)
社会(45239)
社会科(42959)
社会科学(42947)
基金项目(35348)
自然(31502)
自然科(30749)
自然科学(30742)
自然科学基金(30240)
(28763)
教育(28019)
资助(27386)
(25943)
编号(22718)
(21324)
国家社会(20833)
中国(20273)
重点(19961)
成果(18764)
教育部(18668)
(18569)
(17947)
人文(17398)
创新(16979)
期刊
(64590)
经济(64590)
研究(37907)
中国(24577)
科学(19456)
学报(18708)
管理(18385)
(17224)
(16421)
大学(14570)
学学(13670)
农业(11815)
经济研究(11138)
财经(10846)
(10117)
金融(10117)
教育(9880)
(9527)
(9429)
世界(9228)
业经(8750)
问题(8750)
国际(8461)
技术(8010)
资源(7248)
(7105)
技术经济(5959)
图书(5720)
(5649)
科技(5603)
共检索到184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璐  
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生态问题具有广域性、整体性和时滞性,其治理是一个动态、多维的时空概念。网络组织是基于合作机制的新型组织模式,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有助于从整体景观保护的视角建立多元化主体、多层次推进的治理路径。基于美国景观保护LCC网络的经验启示,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治理进程的成效与问题,提出网络组织模式下的中国生态治理路径建议。目前中国生态治理主要为自上而下驱动的过程,建议立足于景观尺度,通过跨部门协作制定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国家战略、建立基于人大立法的网络化协作生态治理政策制度、建立和共享景观尺度的生态治理数据库以及探索建立基于合作网络的生态治理改革试点等治理路径,提升新时代我国生态治理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栋  罗章保  
治理机制是网络组织研究的重要范畴,而信任是网络组织的核心治理机制。已有关于网络组织信任机制的研究忽略了信任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其差异,从而未能提出针对本土网络组织治理的独特机制。在儒家文化影响下,本土网络组织的形成与运行依赖于以血缘、亲缘、学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中国式关系",这种关系是本土网络组织信任产生的中介。依托这种关系独有的自组织特性,本土网络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彰显出强大的自组织治理能力。基于自组织视角,本文构建了本土网络组织的关系治理机制,并阐释了该机制下的各种运行规范。鉴于关系的利用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等负面效应,从守"诚"、守"度"与守"和"三方面提出了对关系治理机制合理运用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栋  罗章保  
治理机制是网络组织研究的重要范畴,而信任是网络组织的核心治理机制。已有关于网络组织信任机制的研究忽略了信任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其差异,从而未能提出针对本土网络组织治理的独特机制。在儒家文化影响下,本土网络组织的形成与运行依赖于以血缘、亲缘、学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中国式关系",这种关系是本土网络组织信任产生的中介。依托这种关系独有的自组织特性,本土网络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彰显出强大的自组织治理能力。基于自组织视角,本文构建了本土网络组织的关系治理机制,并阐释了该机制下的各种运行规范。鉴于关系的利用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国强  
网络组织的形成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有效发挥网络组织配置资源的独特功效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网络组织的治理。西方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不同的分析范式 ,从不同视角对网络组织进行治理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分析西方学者关于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现状 ,以说明目前研究的基本方向与主要内容 ,并进行必要的评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强  
网络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治理机制问题。本文从网络机制的内涵界定入手,通过对网络机制与正式机制的比较,辨析网络机制的基本特征,进而从社会机制与运作机制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体系,为网络组织的有效治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恒  
在分析组织公平与组织效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组织公平的实质是基于纳什原则的网络可行性治理结构,并以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为例探讨了组织公平的应用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永辉  
突破传统的企业共生关系视角.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审视自组织生态产业链网络结构和治理问题。根据企业共生关系性质.自组织生态产业链分为多元化共生模式和一体化共生模式两种不同类型.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多元共生模式下的企业间共生关系以契约关系为主.而一体共生模式的企业间的共生链接关系主要为产权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关系和共同治理思想.构建了自组织生态产业链社会网络模型.包括核心网络层、支持网络层和环境网络层三个层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卡伦堡生态产业链和贵糖集团生态产业链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与贵糖生态产业链相比.卡伦堡生态产业链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较多.联系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勇军  
目前,在我国展会领域存在以政府为中心,和以展会与组办方为中心两种典型的组织网络。这两种组织网络在结构性嵌入、关系与知识治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后一种组织网络更符合网络治理的发展趋势,并在关系与知识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前者与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相对应,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逻辑,转变自身也应符合这一历史逻辑逐步进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迎新  李存刚  李焰  
文章系统回顾了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现状,从网络组织定义与产生,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网络组织治理绩效与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述评,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国强  
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经济技术协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网络组织,它具有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核心能力、加快研发速度等显著的协同效应,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选择。然而,网络组织治理有何独特性?这是对网络组织进行有效治理首先要回答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目前,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园区经济的载体,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并在一些国家已经初具规模。工业共生网络作为生态工业园内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决定了生态工业园的存亡。就目前来看,生态工业园内一些企业采取投机行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威胁着工业共生网络的成功运行。为此,对投机行为进行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对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中的投机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工业共生网络的特点,提出四种治理范式且进一步研究了每种治理范式的特点、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晓晗  郭涛  任晓璐  
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是健全的构造和良好的运作机理成为影响生态工业园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文章确立了关于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及其治理的概念模型,在遵循标本兼治的共生网络治理目标下,着重对生态工业园企业的共生本质和共生网络运作机制进行了数学分析,对国内当前共生网络运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以此为切入点创新了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治理路径和完善了共生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孟韬  孔令柱  
大众生产是在web2.0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知识产品的生产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大众生产的兴起正在重塑着经济生产主体与生产方式、企业创新模式与组织模式。在没有经济激励、正式组织的情况下,大众生产何以高效地创造出Linux系统、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复杂的知识产品?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大众生产社区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大众生产组织的网络治理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论证了大众生产网络的结构、关系、认知维度作用于组织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绩效的治理机制。因此,大众生产的项目管理者应当鼓励成员间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其对社区的认知水平,改善参与者的参与行为,进而提高大众生产的组织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雪红  
知识网络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兼具网络与关系之特征,因此对于其治理必须综合考虑网络与关系方面的因素。它所要治理的对象主要是:机会主义行为与知识共享困境。关系治理、网络治理和知识治理之三维治理方案能起到有效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和最优化知识共享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虹剑  张慧  刘茂松  
与工业经济时代科层企业产权治理不同,模块化网络组织产权治理对象不是要素契约,而是中间产品柔性契约网络,其内部交易主体的贡献容易定价。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产权治理强调知识资本所有者的权威,是规则设计者主导的共同治理,其治理理念是将正的内部性外部化。偷懒并不是模块化网络组织产权治理的中心问题,单边垄断的剩余权利配置被合作剩余分享机制所替代。在网络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可竞争性增强,根据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对网络价值的贡献可以将企业归入四类市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企业所处市场就决定了其合作剩余分享的高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