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1)
2023(12677)
2022(10476)
2021(9703)
2020(7679)
2019(16824)
2018(16338)
2017(29684)
2016(15850)
2015(17509)
2014(16523)
2013(15367)
2012(13809)
2011(12381)
2010(12456)
2009(11243)
2008(10518)
2007(9694)
2006(8551)
2005(7214)
作者
(42598)
(35376)
(35292)
(33651)
(22464)
(17122)
(15828)
(13565)
(13523)
(12617)
(12044)
(11985)
(11331)
(11183)
(10993)
(10947)
(10542)
(10461)
(10392)
(10330)
(8830)
(8643)
(8572)
(8233)
(8046)
(8011)
(8007)
(7702)
(7142)
(7111)
学科
(51225)
经济(51176)
管理(48163)
(43589)
(38232)
企业(38232)
中国(18197)
技术(17773)
方法(17211)
(16928)
业经(15947)
数学(13423)
数学方法(13180)
(13018)
地方(12920)
理论(12355)
技术管理(12087)
(12034)
(11907)
农业(11159)
教育(9731)
(9591)
贸易(9583)
环境(9327)
(9264)
(9172)
(9145)
银行(9142)
(9089)
教学(8974)
机构
学院(209163)
大学(200228)
管理(75674)
(74315)
经济(72431)
研究(69861)
理学(64497)
理学院(63722)
管理学(62435)
管理学院(62072)
中国(51199)
科学(44318)
(42706)
(35218)
(33904)
(33714)
(33067)
中心(32688)
研究所(30564)
技术(30427)
业大(29779)
(29475)
师范(29091)
(27439)
财经(27162)
(26835)
北京(26306)
农业(25808)
职业(25615)
(24673)
基金
项目(143979)
科学(114763)
研究(109649)
基金(100791)
(88915)
国家(88127)
科学基金(76059)
社会(68117)
社会科(64284)
社会科学(64268)
(61141)
基金项目(53279)
教育(52831)
(50713)
自然(48390)
自然科(47346)
自然科学(47331)
自然科学基金(46484)
编号(46408)
资助(38050)
成果(37088)
(36284)
课题(34453)
重点(33769)
创新(32859)
(32394)
(29911)
(29277)
项目编号(28091)
国家社会(27635)
期刊
(88728)
经济(88728)
研究(59624)
中国(51218)
教育(37831)
学报(32663)
(31618)
管理(31565)
科学(30528)
(26694)
大学(24871)
学学(22980)
技术(22442)
农业(21872)
(17219)
金融(17219)
业经(16746)
职业(14988)
经济研究(14242)
财经(12781)
图书(12705)
科技(12696)
(12066)
论坛(12066)
(11484)
(11231)
(10374)
问题(10211)
技术经济(9496)
现代(9397)
共检索到316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高职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情况,必须维护高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高职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此,要强化网络文化意识,增强意识形态舆论渗透力;强化网络话语意识,增强意识形态话语凝聚力;强化网民参与意识,增强意识形态公众接受力;强化网络善治意识,增强意识形态阵地控制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提升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需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引领主力;吸纳多方力量,汇聚引领合力;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引领动力;增强底蕴素养,提升引领能力。需要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理论修养,增强队伍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明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复杂多样,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风起云涌、席卷而下,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自媒体无孔不入的新境遇下,如何直面各种挑战,化风险为契机,创新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丽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还表现出方式方法单一以及教育途径狭窄等弊端。必须要积极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从而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阵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阳  党兴华  
以都市圈(城市群)为发展引擎的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都市圈(城市群)普遍存在因创新能力低下而导致无法实现良性发展的问题。基于都市圈创新网络的内涵、要素特征等理论分析,界定了都市圈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太原都市圈区域创新要素空间分布现状的评价,从都市圈城镇节点网络化、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参与主体网络化等方面提出太原都市圈创新网络的空间优化路径,以对中部地区城市群创新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怀杰  林坤  
大宣传格局理念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方向。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和要求,要把大宣传格局思想融合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理念和原则中,不断探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创新路径和提升实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凌宏伟  
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基本面向好的态势下仍旧存在诸如流于形式、部分党员懈怠、各种价值观冲击等问题,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更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加强高校党委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高校治理的必然选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诗宇   丁晓强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基础支撑。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缘于遵循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无产阶级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理路。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于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跃升、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及全球发展的新思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引、思想指引和主体牵引,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进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奠定坚固基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东风  
以数字技术为突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阶迭代,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在这种语境下推进农村数字化治理成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应然之义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然之需。不过,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治理主体参与能力不足等困境,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成效。因此,亟需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以确保数字化更好地赋能乡村治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涛  姚崇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塑造的网络虚拟空间,开拓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和意识的世界,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战场"、"主阵地"和"最前沿"。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困境之根本和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流失。网络虚拟空间通过再塑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式,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分布和实现随着传播机制、传播形式和传播路径的不同而改变,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流失,在公众的认同障碍中流失,在网络虚拟空间功能性建设的弱势下流失。有鉴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杜云英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和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迫切需求经济发展新动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主体认识不统一、有效支持机制不完善等发展短板等多重背景下,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在领域延伸、对接需求、搭建平台、优化模式、人才培养、制度突破、资源配置、科研引领、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和发展利益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被赋予新意涵,要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层维实现耦合,有序建立激发、合成和保障三阶段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主要有:强化思想引领、做好科学谋划,为产教深度融合定向布局;加大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为产教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增强统筹协同、满足多方需求,为产教深度融合赋能聚力;坚持内涵发展、突显特色优势,为产教深度融合强基固本;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为产教深度融合增智添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慧玲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建设是前提。高职是新型产业工人的摇篮,必须担当起未来产业工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耦合的需求、耦合的基础,其耦合的关键是完善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实现耦合必须创新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职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