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1654)
- 2022(9258)
- 2021(7983)
- 2020(6133)
- 2019(13760)
- 2018(13346)
- 2017(25102)
- 2016(13155)
- 2015(14578)
- 2014(14565)
- 2013(14705)
- 2012(14194)
- 2011(13438)
- 2010(13842)
- 2009(12950)
- 2008(12557)
- 2007(11558)
- 2006(10990)
- 2005(10451)
- 学科
- 济(86271)
- 经济(86214)
- 管理(35462)
- 业(33963)
- 地方(25622)
- 企(25142)
- 企业(25142)
- 中国(23829)
- 方法(22683)
- 业经(21300)
- 农(19107)
- 数学(18872)
- 数学方法(18730)
- 地方经济(15883)
- 学(15305)
- 农业(13685)
- 发(13222)
- 融(13183)
- 金融(13181)
- 产业(13034)
- 银(12356)
- 银行(12346)
- 制(12199)
- 行(12139)
- 贸(12108)
- 贸易(12096)
- 环境(11622)
- 易(11536)
- 财(11153)
- 信息(11097)
- 机构
- 大学(210630)
- 学院(210336)
- 济(98178)
- 经济(96223)
- 研究(81241)
- 管理(74681)
- 理学(61982)
- 理学院(61114)
- 中国(60964)
- 管理学(60256)
- 管理学院(59824)
- 科学(46852)
- 京(46181)
- 财(42712)
- 所(41292)
- 研究所(36907)
- 中心(35401)
- 江(33635)
- 财经(33156)
- 范(32103)
- 农(31955)
- 师范(31877)
- 经济学(31531)
- 北京(29992)
- 经(29855)
- 院(28689)
- 经济学院(27891)
- 州(27508)
- 业大(26296)
- 师范大学(25807)
- 基金
- 项目(128856)
- 科学(102832)
- 研究(97264)
- 基金(93267)
- 家(80854)
- 国家(80183)
- 科学基金(68615)
- 社会(65529)
- 社会科(62343)
- 社会科学(62330)
- 省(50208)
- 基金项目(48108)
- 教育(42652)
- 划(41709)
- 自然(40144)
- 自然科(39213)
- 自然科学(39207)
- 编号(38737)
- 自然科学基金(38490)
- 资助(36738)
- 发(34805)
- 成果(32561)
- 重点(29339)
- 发展(28777)
- 展(28308)
- 国家社会(28290)
- 部(27730)
- 课题(27697)
- 创(26542)
- 创新(24918)
- 期刊
- 济(125725)
- 经济(125725)
- 研究(74018)
- 中国(47791)
- 财(31017)
- 农(30852)
- 管理(30375)
- 学报(30067)
- 科学(28760)
- 教育(24668)
- 大学(23139)
- 融(22378)
- 金融(22378)
- 学学(21269)
- 农业(21268)
- 经济研究(20972)
- 技术(19508)
- 业经(19303)
- 财经(18366)
- 经(16125)
- 问题(16119)
- 图书(13962)
- 技术经济(12898)
- 贸(12390)
- 世界(11972)
- 业(11171)
- 国际(11084)
- 商业(10586)
- 书馆(10470)
- 图书馆(10470)
共检索到347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演化进程是网络空间、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三元融合过程。从狭义生产方式看,“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推动网络化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同时拓展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范围;另一方面,引领在线化新业态发展,促进网络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融合,同时引致数字化条件下的劳动组织方式向虚拟化、网络化、非线性方向演化。从广义生产方式看,以数据要素和网络空间发展为基础,传统的劳动者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被数据要素参与的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劳动协作所取代,劳动组织方式的网络化在局部增强劳动者就业灵活性和生产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强了资本对劳动者控制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哲 时维涛 于福承 艾心荧
从元宇宙空间“数字基建”发展视角研究元宇宙问题有利于深入探索建筑元宇宙的现实应用。本文首先对元宇宙空间概念及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元宇宙空间同时具备欧氏空间、关系空间以及赛博空间的特征。其次,从赋能实体建筑和“虚+实”结合角度探究建筑元宇宙的应用基础与典型应用场景。再次,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分析元宇宙在建筑领域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最后从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元宇宙基础设施体系、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等角度提出推进建筑元宇宙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俊 苏立君
元宇宙是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元宇宙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社会化水平,具有广阔的生产力潜能。但值得关注的是,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数字劳动范式具有“虚实结合”特征,将对社会生产的时空范围、支配力量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异化劳动问题仍有可能在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数字劳动范式中存在。在数字劳动范式的基础上,形成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产业资本家和数字资本家将分别以产业利润和数据利润形式瓜分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元宇宙与资本结合的数字劳动范式和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将成为加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服务化和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给我国发展元宇宙技术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申星
由虚入实的变化,预示着一个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即将到来。虚拟人、数字藏品和虚拟空间曾被公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三大支撑要素。而自腾讯旗下的数字收藏平台“幻核”于2022年8月16日发布公告称“停止数字藏品的发行”以来,关于中国版NFT收藏品会被“团灭”的担忧至今都未消散,人们甚至怀疑喧嚣尘上的元宇宙是否也是个伪命题。
关键词:
数字藏品 元宇宙 NFT 无聊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垚圻 王勇
元宇宙经济本质上属于注意力经济,其基本矛盾在于沉浸式体验的无限需求与个体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之间的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以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作为解决机制。数字化身基于Web 3.0技术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参与经济活动。数字通证则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化货币,促进其流通。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的发展促进用户跨平台的流动性,推动元宇宙经济趋向多中心化发展。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注意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激励技术创新,强化内容与通证的监管,促进平台多样化与互联互通,以激发元宇宙经济的活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勇坚
元宇宙作为一个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联系起来的概念,不单纯是在游戏领域得到应用,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遍的观点是,元宇宙在未来十年内,影响到的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元宇宙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理论基础是数据化理论、虚实融合理论和虚拟组织理论。从融合路径上看,元宇宙将对实体经济的研发设计流程优化、生产制造过程模拟、市场营销创新、供应链及售后服务体系重构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消除实体经济企业应用元宇宙的顾虑,在技术研发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微企业元宇宙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元宇宙 实体经济 数据化 虚实融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林生 明文彪 赵星
我国元宇宙的核心价值被定位为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理论证析与产业辨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从理论上遵循复杂系统科学与其研究策略,构建元宇宙“技术—经济互塑系统”模型,证析元宇宙三组分技术与元宇宙三层级产业之间耦合涌现效应;构建元宇宙“三层视角系统”模型,辨明我国元宇宙当前阶段的政策行动与其产业发展内容。同时,在产业应用上,依照政策框架与比对国内外现状,提出需贯彻落实元宇宙产业的“三化”内容,并进行其应用场景前瞻。由此提出政策建议:加强适应元宇宙发展的新基建、核心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宝珠 陈尧
数字生产力的发展和数字空间的形成将世界历史推入一个崭新阶段,传统物理经济空间竞争开始转向数字空间竞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化、数据资源争夺霸权化及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化垄断化等成为数字空间竞争的新型实现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随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转向数字空间,数字空间竞争成为国际资本争夺国际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数字空间竞争的特殊性表现为在不同的竞争策略下呈现超越传统物理经济空间的极化效应,以及颠覆传统物理经济空间极化逻辑的互利共赢效应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应对全球网络空间竞争的应然选择,也是引领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薇 夏翠娟 铁钟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这些“真人数字人”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的资源集和数据集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而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就会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筛选。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身份认同的起点。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记忆 虚拟数字人 记忆数字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建 王俊 钟正 张国良 冯思佳
教育元宇宙将塑造新的教育形态,带来教师发展的深刻转变。元宇宙在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及教师职业道德方面产生的影响,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创设虚实融合的教学情境,定制跨学科教学资源,开展全要素过程性评价和人机协同教研,提高应变和共情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全面推进“元宇宙+教师教育”,调动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布局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育元宇宙大平台,培育教师发展典型案例,鼓励教师主动适应教育元宇宙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教师发展 教师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梓超 张婧 吴晨生 刘彦君
以韩国元宇宙政策、规划及政府实践为对象,研究其发展布局及理念,探讨元宇宙潜在风险,为我国元宇宙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系统梳理韩国产业、战略技术发展路线,总结韩国元宇宙发展背景与需求,最后,基于韩国经验,针对我国元宇宙发展,提出加快顶层设计,形成战略层面的统筹规划;突出政府领导作用,完善元宇宙发展环境;主动推行元宇宙应用,营造元宇宙发展趋势;加强法治建设,提前铺设好防止元宇宙成为道德盲区和法律“黑洞”的顶层制度;明确关键技术,加强创新研发布局,推动企业联合攻关,规避技术、产业、市场脱节、断链风险等建议。
关键词:
元宇宙 韩国 半导体 ICT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周家华 庞义伟 郭一若
ChatGPT为教育元宇宙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了新的抓手。文章通过对信息环境中知识生长模式的挖掘,探索ChatGPT赋能下的教育元宇宙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形成ChatGPT赋能原生、动态、再生资源建设的知识流转循环;立足于认知需求角度,研究教育元宇宙中师生的资源需求、认知需求、学习观念,探讨ChatGPT为师生提供情境认知、构建主义、分布认知的资源服务,从师生、场域、技术、资源、制度等方面构建ChatGPT赋能教育元宇宙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体系,讨论ChatGPT赋能的负向影响及应对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毅 贺子涵
以“双支柱”为核心的数字税收改革方案,虽然适应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的非物理移动性、多业态融合性以及跨国平台垄断性等特点,但并未消除数字经济对以物理存在、单独实体和独立交易为核心的传统国际税收规则带来的挑战。随着元宇宙的快速萌芽,其呈现的去中心化、匿名性、资产加密性以及虚实交互性等特点,在纳税主体界定、税收透明度以及税收管辖权判定等方面对现行数字税收规则体系带来了全新挑战。在上述双重挑战下,总结相关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采取的数字税收解决方案,并基于元宇宙发展的基本属性,从建立面向元宇宙的税收制度、加快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前布局基于元宇宙发展特征的税收规划等方面提出建立数字税2.0的基本思路,能够实现提升数字经济税收治理效能、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等多重效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娄方园 齐梦娜 王竹新 王娟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人快速崛起,其内涵不断延展,应用不断丰富,为元宇宙提供蓬勃的发展动力,是教育元宇宙的敲门砖。通过对与数字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及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数字人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目前国内对教育数字人的研究尚少,缺乏对其应用及相关案例的系统分析与总结。基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育数字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教育数字人的四大特征、四大支撑技术、从学校教育型数字人和社会教育型数字人两方面剖析教育数字人的九大应用以及在教育中面临的三大挑战,最后提出实施建议,以期为数字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思路,推动数字人与教育的初步融合发展迈向创新发展阶段。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人 教育元宇宙 教育数字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可群 陈海强
元宇宙概念及其未来图景对于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实践取向上要以元宇宙化为推进目标。元宇宙化实践取向涉及价值取向、机理取向与技术取向三个层面。为了保证元宇宙化转型最终到位,首先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推进理念,在此基础上谋定基于社区教育功能特性的转型策略,即布局数字化智能化自适应教学体系、推行数字化建模自我主导模式、开辟数字化资源多主体建设路径,并围绕未来价值图景,不断深化调整和系统完善,使之有更大的内在驱动力引领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学习更为便捷高效、自主自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