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2)
2023(8868)
2022(7550)
2021(6730)
2020(5640)
2019(12808)
2018(12623)
2017(24777)
2016(13045)
2015(14626)
2014(14578)
2013(14456)
2012(13244)
2011(12235)
2010(12234)
2009(11614)
2008(11689)
2007(10449)
2006(9128)
2005(8471)
作者
(36373)
(30624)
(30504)
(29127)
(19738)
(14693)
(13856)
(11703)
(11536)
(10968)
(10504)
(10379)
(9766)
(9709)
(9652)
(9583)
(9071)
(9053)
(8935)
(8806)
(7744)
(7318)
(7279)
(6944)
(6879)
(6850)
(6821)
(6630)
(6147)
(5780)
学科
(61477)
经济(61372)
管理(47078)
(42824)
(37842)
企业(37842)
方法(32328)
数学(28225)
数学方法(27995)
(19612)
(15612)
中国(14041)
业经(13688)
(13008)
(11972)
财务(11952)
财务管理(11924)
企业财务(11460)
(10938)
贸易(10935)
(10853)
理论(10786)
(10628)
(10399)
金融(10396)
(10170)
银行(10164)
(9846)
(9649)
技术(9311)
机构
大学(203342)
学院(197886)
(88816)
经济(87215)
管理(80513)
理学(70517)
理学院(69849)
管理学(68917)
管理学院(68529)
研究(59389)
(45997)
中国(45009)
(40055)
财经(36822)
(33571)
科学(31219)
经济学(30055)
(28897)
中心(27951)
财经大学(27852)
经济学院(27292)
(27095)
(24714)
北京(24710)
师范(24525)
研究所(24087)
业大(23922)
(23701)
商学(23428)
商学院(23224)
基金
项目(131758)
科学(107715)
基金(101309)
研究(98468)
(85841)
国家(85218)
科学基金(76090)
社会(68295)
社会科(64993)
社会科学(64985)
基金项目(53008)
(48855)
教育(47398)
自然(47035)
自然科(46075)
自然科学(46067)
自然科学基金(45334)
资助(41486)
(41280)
编号(38075)
成果(31904)
(31895)
(31054)
国家社会(29729)
重点(29133)
教育部(29126)
(28057)
人文(27986)
大学(26471)
(26338)
期刊
(92217)
经济(92217)
研究(60755)
中国(37051)
(36669)
管理(30586)
学报(26551)
科学(24611)
大学(21814)
教育(21691)
(20737)
学学(20349)
财经(20043)
(19738)
金融(19738)
(17137)
经济研究(15832)
技术(15803)
业经(13653)
农业(13325)
问题(12312)
(10444)
理论(10096)
技术经济(9770)
统计(9689)
商业(9358)
(9265)
实践(8858)
(8858)
图书(8354)
共检索到28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征驰  李文静  黄雅文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从传统个体决策逐步转向群体共享协作,网络社群俨然已成为其观察性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首先,考虑其渐进性和阶段性特征,本文从“群体认可”“成员参与”和“观点分布”三个层面构建网络社群学习理论框架。其次,使用网络爬虫抓取在线社群互动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基于系统矩估计方法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本文理论假设。研究发现:网络社群中“群体认可”“成员参与”和“观点分布”均对社群学习效应具有正向影响,而“成员参与”和“观点分布”对上述效应具有递进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试图打开社群学习机理“黑箱”,为方兴未艾的社群经济发展提供微观理论支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李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创新激励和信贷融资渠道实现;CEO信息技术背景和CEO风险偏好均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果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禀赋、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韵  
知识网络动态性能够为企业带来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知识网络动态性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网络动态性与企业双元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网络动态性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表现出高质量化特征,对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大于利用式创新绩效。合作网络结构洞与政府创新补贴均能够正向调节知识网络动态性与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关系。此外,知识网络动态性对市场化高水平地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非国有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未来,应搭建企业创新知识网络、积极落实差异化创新策略、强化外部资源支持效能,促进企业双元创新绩效提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万田  何春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是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4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在城镇化发展前期,城镇化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城镇化不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农村减贫的收入效应要大于转移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雷宏振  兰娟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母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设定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两个指标,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O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在本国就业的绝对量,但对就业相对量并未有明显促进,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达国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则仅促进了就业相对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妮莎  韩永辉  邹建华  
中国正以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本文剖析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机制,结合1982-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和脉冲响应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双向FDI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I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更为突出;在长期,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促进作用,但IFDI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OFDI则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动态冲击看,双向FDI都会将自身所受外部冲击传递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目的]在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降碳的背景下,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助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业保险发展显著促进农业生产碳减排,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以政府补贴力度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政府补贴力度较低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只有政府补贴力度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农业保险才会发挥碳减排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主要通过促进专业化种植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碳减排。(4)随着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的降低,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减弱。[结论]应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继续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引导农户转向专业化、绿色化生产,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力   金雨婷   程明  
通过分析土地流转过程中农业碳排放问题,有利于农业减排固碳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土地流转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规模经营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三种渠道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东部、西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种植业区尤为显著。基于此,应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挥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减量效应;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祁毓  杨春飞  
将日趋严峻的全球债务风险问题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结合,有助于从经济社会多维视角理解公共债务的风险"内涵",深化和丰富收入不平等财政干预机制的"内容"。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机制,基于全球1980年至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到了与研究假说一致的公共债务分配效应证据。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加剧了各国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选择多种公共债务指标和收入不平等指标得到的结论依然稳健,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的收入差距抑制效应并不能扭转总体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公共债务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在发达国家和高税制累进度国家会得到缓解,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管控公共债务的"社会风险"、缓解财政干预机制的分配扭曲效应,需要适当降低公共债务规模,规范公共债务用途、优化公共债务结构、提高公共债务的使用绩效,提高税制累进度,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借用还"机制,扩大公共债务的分享受益范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政  付淳宇  
近年来,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政府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城市,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从2003年开始,我国发展民族创意产业的政策指向日益明确。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8个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不少城市还把创意城市作为未来建设目标。尽管我国创意经济发展迅速,创意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创意经济促进政策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描述的基础上,以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政府政策在促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构建创意城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面板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颖  吕本富  彭赓  
网络搜索数据记录了数以亿计的搜索关注与需求,为研究市场交易行为提供了必要数据基础。本文以股票市场为例,首先从微观的投资者行为视角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揭示了网络搜索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先行——滞后关系。然后,在时差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含义将搜索数据合成为三类搜索指数:股民行动指数、市场行情指数、宏观形势指数。实证检验得出,搜索指数与上证指数年收益率正相关且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趋势中,三类搜索指数分别每增加1个百分点,年收益率将增加0.22、0.56、0.83个百分点。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搜索指数对上证指数年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艳  郭白滢  
网络经济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投入产出的关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西方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争议较大,且缺乏整体性;由于网络经济中新的生产方式对马克思经典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我们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网络经济虚拟性的根本特征,对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磊  邓颖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企业全球配置生产会面临比国内生产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提高投资效率,企业需从多方面获取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包括从邻居企业获取信息和经验等。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邻居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知识溢出、竞争效应、信号传递、产业链带动等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2002-2013年期间详细的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邻居效应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确实存在邻居效应,即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地,在省份范围内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弱;在行业内部以及细分投资市场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强。因此,应利用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和经验,发挥企业之间的学习效应,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三百  申文毓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理论认为,劳动力对城市规模的偏好呈现空间类分现象,而当城市规模“足够大”时,劳动力市场竞争又会对劳动者进行选择。然而,现实中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空间类分与选择尚缺乏经验证据,而且在中国各城市户籍制度、房价差异化背景下是否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同样有待检验。因此,本文基于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异质性主体的空间类分与选择效应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劳动力空间类分现象确实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选择流入特大和超大城市的概率比低技能劳动力分别高8.8%和2.4%,而城市落户门槛与高房价会降低这一概率,即城市对劳动力进行选择。机制分析表明,空间类分和选择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在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收益存在差异。然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不同规模城市应制定更加适宜的政策以吸引并留住不同技能层次的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