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3)
2023(11524)
2022(9786)
2021(9390)
2020(7989)
2019(18001)
2018(17899)
2017(33588)
2016(19333)
2015(21807)
2014(22144)
2013(20779)
2012(19411)
2011(17496)
2010(18155)
2009(16665)
2008(16699)
2007(15462)
2006(13701)
2005(12492)
作者
(56147)
(46471)
(46248)
(44227)
(29896)
(22417)
(21279)
(18227)
(17718)
(17297)
(15796)
(15736)
(15215)
(15118)
(14885)
(14238)
(13984)
(13851)
(13647)
(13229)
(11801)
(11563)
(11510)
(10725)
(10629)
(10559)
(10528)
(10348)
(9652)
(9606)
学科
(68953)
经济(68866)
管理(55228)
(50339)
(42990)
企业(42990)
方法(30822)
数学(26446)
数学方法(25758)
中国(19977)
(18911)
(18889)
(16734)
(16286)
理论(15773)
业经(14954)
(14211)
(13423)
贸易(13416)
地方(13354)
(13074)
(12855)
银行(12830)
(12285)
教育(12039)
技术(11838)
农业(11799)
(11642)
金融(11635)
(11540)
机构
学院(269121)
大学(265435)
(99778)
管理(97893)
经济(97164)
研究(93016)
理学(83341)
理学院(82273)
管理学(80129)
管理学院(79590)
中国(69452)
科学(58734)
(57727)
(49443)
(48160)
(46717)
研究所(43540)
(43496)
中心(43006)
业大(39876)
财经(38050)
(37709)
师范(37277)
农业(36755)
北京(36614)
(35044)
技术(34922)
(34404)
(33915)
(29673)
基金
项目(173291)
科学(135616)
研究(127541)
基金(122225)
(107359)
国家(106429)
科学基金(90302)
社会(76481)
社会科(72179)
社会科学(72163)
(69967)
教育(63063)
基金项目(62337)
自然(59737)
(59453)
自然科(58495)
自然科学(58481)
自然科学基金(57429)
编号(53640)
资助(52544)
成果(46242)
课题(39890)
重点(39862)
(37828)
(36326)
(35859)
(33448)
创新(33176)
大学(33069)
项目编号(32929)
期刊
(114701)
经济(114701)
研究(79173)
中国(62067)
教育(45653)
学报(45072)
(42797)
科学(39678)
管理(39249)
(38665)
大学(34006)
学学(31537)
农业(28905)
技术(27115)
(26211)
金融(26211)
财经(18811)
业经(18431)
经济研究(18157)
(16222)
(15448)
职业(14990)
图书(14960)
统计(14589)
问题(14121)
(13615)
(13302)
论坛(13302)
(13258)
(12801)
共检索到41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赛男  王艺凡  
"群体性孤独"是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亚健康心理状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量表分析、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梳理"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的网络媒介因素,得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与社交媒体依赖和信息茧房效应均呈正相关、与拟态人效应呈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基于此提出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群体性孤独现象应对策略,即将视线回归自我与现实,拒绝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不依赖"人设"等虚拟形象带来的浅层快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虹  
文章以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心理特征的负面催化作用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心理特征,提出从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营造法治化校园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参与网络事件学生的心理疏导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期有效疏导、应对和化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媛  
江苏某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尤其在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上)较为欠缺,亟需对其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践显示,短期集中的英语策略培训对职校生源学生具有显著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学校、政府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意识和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珊珊  孙玉梅  
随着融合教育的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孤独症学生遭受欺凌的问题日益凸显。相比普通学生和其他障碍类型学生,孤独症学生受欺凌的比例更高。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随班就读特殊学生遭受欺凌的问题,欺凌防治已成为我国融合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但是针对孤独症学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有待丰富。文章分析了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学生受欺凌的本质内涵、危害性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梳理了国外孤独症学生欺凌防治策略,并在立足国情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对我国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学生欺凌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蓉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集聚,在现实中爆发并对高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行为事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主要由大学生利益受损和社会问题引发。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是推动群体性事件演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不同,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会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以不同的模式演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楠  
文章从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分析了民办应用型院校教师流失的原因。针对社会层面的问题,解决对策是:建立健全民办应用型院校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民办应用型院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民众对民办应用型院校的偏见。针对院校层面的问题,解决对策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招聘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设计特色化的教师发展规划。针对教师层面的问题,解决对策是: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无私奉献精神。探究民办应用型院校教师流失原因及应对策略,有助于提升民办应用型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亚  李继友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日渐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利因素。切实有效地解决此类矛盾,保障高校稳定的教育秩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建设和谐校园,探索从心理和思想层面化解此类事件的诱因,是文章着重讨论的问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社红  陈南菲  李娟  周玉芹  
研究旨在调查浙江大学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社交焦虑、孤独、应对方式对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254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容乐观,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常模。(2)学业成绩对社交焦虑、消极应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学业成绩越低的留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越大。(3)孤独、社交焦虑对心理压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对社会功能有负向预测作用,其中消极应对在社交焦虑、孤独与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艳  
在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中,普遍以信息资源的系统性为研究对象,忽视了技术开发与发展的重要性,要结合应用性本科院校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原则、信息资源构建新方向以及技术功能作用的开发,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运用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芳  
现代社会中,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与社交方式。应用型院校学生既是互联网与自媒体社交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微时代"社会的主要代表群体。"微时代"自媒体社交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教育信息传播与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给现代教育管理,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应用型院校应当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强化教育管理队伍,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丽华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行业企业对于应用型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应用型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技能抽查理念滞后,技能抽查工作体系亟待完善;技能抽查工作的内容体系不够健全,技能抽查工作的实施过程亟待优化;忽视了技能抽查结果的利用,技能抽查工作研究力度亟待加强。这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还需通过更新技能抽查理念,完善技能抽查工作体系;健全技能抽查工作的内容体系,优化技能抽查工作的实施过程;重视技能抽查结果的利用,加强技能抽查工作研究力度,为应用型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金锋  王红岩  何艳华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单元,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通过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重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需要构建一体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有利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制度环境和长效评价机制,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俊  霍良安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通过构建交互演化模型来刻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态过程,分析微博环境中两个舆论场之间相互影响机理,探讨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趋势,提出了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彩云  孟祥燕  田晓光  
本文对大学生一般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永固  张庆  黄智慧  许丹  
社会故事法是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常用方法之一,国外学者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分析社会故事法在国外和台湾地区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对象、干预目标、实验设计、干预策略和干预成效五个方面,然后介绍我国大陆地区社会故事法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故事法在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包括应用前景、干预目标、编写原则、实施过程、应用特征和推进策略。本研究旨在为社会故事法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指导我国研究者开展社会故事法的应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