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1)
- 2023(12712)
- 2022(11359)
- 2021(10812)
- 2020(9007)
- 2019(20404)
- 2018(20508)
- 2017(39199)
- 2016(21134)
- 2015(23657)
- 2014(23078)
- 2013(22452)
- 2012(20225)
- 2011(18041)
- 2010(17810)
- 2009(16421)
- 2008(15548)
- 2007(13278)
- 2006(11545)
- 2005(9904)
- 学科
- 济(76696)
- 经济(76607)
- 管理(62469)
- 业(58540)
- 企(49076)
- 企业(49076)
- 方法(36825)
- 数学(31262)
- 数学方法(30862)
- 农(22469)
- 财(20485)
- 业经(19107)
- 学(19080)
- 中国(19000)
- 农业(15314)
- 理论(15066)
- 地方(14839)
- 务(14145)
- 贸(14132)
- 贸易(14123)
- 财务(14077)
- 财务管理(14053)
- 易(13701)
- 和(13700)
- 制(13479)
- 企业财务(13333)
- 技术(12894)
- 环境(12268)
- 银(11256)
- 银行(11219)
- 机构
- 大学(291064)
- 学院(289656)
- 管理(120244)
- 济(106992)
- 理学(104972)
- 经济(104518)
- 理学院(103857)
- 管理学(101985)
- 管理学院(101476)
- 研究(91795)
- 中国(67462)
- 京(61409)
- 科学(59662)
- 财(48561)
- 农(46496)
- 业大(45223)
- 所(45152)
- 中心(42957)
- 研究所(41601)
- 江(40943)
- 财经(39855)
- 范(39301)
- 师范(38948)
- 北京(38252)
- 农业(36372)
- 经(36223)
- 州(33906)
- 院(33669)
- 师范大学(31467)
- 技术(31085)
- 基金
- 项目(207158)
- 科学(163423)
- 研究(151298)
- 基金(150723)
- 家(131500)
- 国家(130430)
- 科学基金(112933)
- 社会(93451)
- 社会科(88291)
- 社会科学(88271)
- 基金项目(81258)
- 省(80818)
- 自然(75691)
- 自然科(73956)
- 自然科学(73942)
- 自然科学基金(72611)
- 教育(69338)
- 划(68385)
- 编号(63874)
- 资助(61140)
- 成果(50801)
- 重点(45940)
- 部(44790)
- 创(43252)
- 发(43012)
- 课题(41939)
- 创新(40197)
- 科研(40097)
- 项目编号(39869)
- 大学(38748)
- 期刊
- 济(112608)
- 经济(112608)
- 研究(79632)
- 中国(50611)
- 学报(47367)
- 科学(43001)
- 管理(41280)
- 农(41254)
- 财(35821)
- 大学(35052)
- 教育(33419)
- 学学(32661)
- 农业(28926)
- 技术(24295)
- 图书(20869)
- 融(20620)
- 金融(20620)
- 业经(20473)
- 财经(17948)
- 经济研究(17893)
- 理论(15292)
- 情报(15111)
- 经(15107)
- 科技(14673)
- 业(14566)
- 实践(14380)
- 践(14380)
- 问题(13992)
- 书馆(13711)
- 图书馆(13711)
共检索到405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刚 刘颢琳 徐韵影 苏美多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网络直播广泛的影响范围和强大的影响力度,先对网络直播、用户信息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阐述和说明,再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用户的信息需求动机,即用户生活中的信息需求、职业中的信息需求或社会化的信息需求,来对应地总结出用户在网络直播引导下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获取、吸收和利用行为四种特征。[方法/过程]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东北三省本科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对用户观看网络直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22.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归纳出网络直播引导下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的5点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晰巍 李玥琪 邱程程 毕樱瑛
[目的/意义]网络直播平台是近几年迅速发展和日益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对网络直播平台场景中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特征及主题偏好。[研究设计/方法]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实体发现技术,构建直播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主题图谱特征模型并进行主题挖掘。结合抖音特定话题,从单用户信息交互图谱、群体间用户信息交互图谱和用户信息感知语义图谱三个方面进行用户信息交互特征分析。[结论/发现]直播平台中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可划分为单一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和群组信息交互行为,直播平台中对网民群体影响力较大的群组为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直播平台中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包括信息交互动因性、信息交互孤岛化和信息交互偏向性。[创新/价值]构建了网络直播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模型,可以帮助更好地发现直播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主要特征,同时从语义挖掘的角度为后续主题发现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为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提供更好的交流及舆情引导提供相应的建设意见和指导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喻昕 许正良
【目的/意义】在网络直播平台环境中,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对弹幕用户信息参与行为展开研究,为研究弹幕信息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管理借鉴。【方法/过程】分析了互动性、可视性、娱乐性和有用性的弹幕信息特性在对弹幕信息沉浸状态的影响作用,以及沉浸状态下用户的弹幕参与行为。【结果/结论】在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范式下,构建网络直播平台中弹幕信息用户参与行为理论模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沈霄 王国华
[目的/意义]网络直播+政务是新时代下民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平台,有效拓展了公共行政与政务服务的空间,打造了新的行政生态。研究网络直播+政务,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能让网络直播+政务更好的引领直播正能量。[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网络直播+政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从社会情境中的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的互动仪式模型,解析了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与互动结果。[结果/结论]分析出网络直播+政务与用户互动的情境分层,最后提出衡量政务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邓卫华 闫明星 易明
文章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理论,构建网络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揭示现阶段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特征。结果显示:接收、再传播和发布是目前普及度较高的三种口碑信息传播活动,价值性水平中等;个体社区用户的传播行为可分为接受型、扩散型和创造型三个层次,现以扩散型为主,侧重于对于单条口碑信息传播效应的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洋 李琪 殷猛
基于SOR理论,将网络直播购物特征分为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构建网络直播购物特征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研究模型,研究直播购物特征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和目的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网络直播购物中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唤醒情绪;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和可视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愉悦情绪;真实性和可视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唤醒显著影响愉悦感知,并和愉悦共同显著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愉悦显著影响感知信任,并和信任共同显著影响消费者目的性购买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婕琼 韩晟昊 高维和
以“身临其境”为特点的网络直播对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亟待探索。社会临场感反应了用户在线上交互行为中的真实的心理状态,是虚拟共在感、心理卷入以及行为参与的具象表现。本文探究了网络直播用户的社会临场感通过用户承诺对于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技术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对349份样本数据的分析,本文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与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正相关,同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提高用户承诺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此外,当用户感知有用性较强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承诺对推荐意愿的正向效应会被增强。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临场感影响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网络直播平台的关系绩效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婕琼 韩晟昊 高维和
以“身临其境”为特点的网络直播对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亟待探索。社会临场感反应了用户在线上交互行为中的真实的心理状态,是虚拟共在感、心理卷入以及行为参与的具象表现。本文探究了网络直播用户的社会临场感通过用户承诺对于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技术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对349份样本数据的分析,本文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与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正相关,同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提高用户承诺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此外,当用户感知有用性较强时,社会临场感通过承诺对推荐意愿的正向效应会被增强。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临场感影响网络直播用户的持续使用以及推荐意愿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网络直播平台的关系绩效管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海玲 卫金金 崔坤 包若琪
数字人技术可为直播行业注入新活力,如何提升数字人直播质量,增强用户参与度是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本研究基于S-O-R理论构建数字人直播用户参与行为影响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识别用户参与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交互型线索和解说氛围正向影响信任;印象型线索、移情性线索、娱乐氛围和解说氛围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信任,信任和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用户参与行为;所有影响因素均不能构成用户参与行为的必要条件,需多种因素协同发挥作用。(2)高娱乐氛围、高信任和高社会临场感均存在于围观式、表达式及购买式参与行为的所有组态中,对用户参与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围观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内容驱动路径及形象内容驱动路径;表达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驱动路径;购买式参与行为产生路径为情感形象驱动路径和情感社交驱动路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法运
由于不同的因素影响检索行为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所以有必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改进搜索引擎的性能。如网络设计者可考虑在设计用户界面时更多地采用图形显示方式 ;尽量减少网站结构层次 ,缩短导航路径 ,等等。参考文献 17。
关键词:
网络检索 信息检索 用户研究 检索行为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志梅 杨玉洁 范超英 张敏
论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规律,并提出要重视用户需求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拓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 围,加强各系统图书馆及信息机构间的合作,努力提高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培养信息服务人才。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用户信息 信息需求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欧阳剑
新网络环境下用户新信息行为的涌现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象、服务角色、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等)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图书馆应重新审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融入新的服务理念,迎合用户新的信息需求,方便用户信息获取与理解及利用。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信息环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林芹 郭东强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爆发性和扩散性强,社会影响力大,应引起各界的关注。基于网络用户心理特征这一新颖的视角来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问题,对防控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优化SIS模型,建立以用户心理特征为主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数学模型,在对该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控网络舆情传播的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用户的沉浸体验水平,增大用户的情感距离,加强用户的信息风险感知程度,能够有效地防控社交网络舆情的传播活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曾一昕 钱晋 程娟
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都是最近互联网关注的焦点。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社交媒体用户更是超过6亿,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叠加,文章以信息传播的视角依次从信息平台分类、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特点、信息接受者等多个节点解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并依此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行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管理。
关键词:
网络直播 信息流通 传播特点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