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1)
2023(4711)
2022(4201)
2021(3897)
2020(3125)
2019(6703)
2018(6782)
2017(12805)
2016(6507)
2015(6964)
2014(6238)
2013(5593)
2012(4711)
2011(4181)
2010(4128)
2009(4104)
2008(3501)
2007(2983)
2006(2644)
2005(2395)
作者
(15941)
(13385)
(13111)
(12373)
(8244)
(6365)
(5968)
(5014)
(4903)
(4500)
(4386)
(4314)
(4120)
(4046)
(3989)
(3959)
(3942)
(3881)
(3759)
(3683)
(3215)
(3075)
(3011)
(2984)
(2980)
(2942)
(2833)
(2749)
(2683)
(2612)
学科
管理(21070)
(19744)
经济(19726)
(16220)
(14331)
企业(14331)
环境(9532)
方法(7422)
(6266)
(6115)
数学(5828)
业经(5813)
数学方法(5721)
(5623)
(5421)
贸易(5419)
中国(5317)
(5297)
(4628)
理论(4571)
(4515)
规划(4433)
环境规划(4284)
地方(4095)
(4014)
农业(3961)
(3760)
财务(3749)
财务管理(3743)
技术(3694)
机构
学院(82843)
大学(79598)
管理(32551)
(30351)
经济(29648)
理学(28347)
理学院(28090)
管理学(27538)
管理学院(27401)
研究(23525)
中国(17888)
(15736)
科学(14912)
(14271)
(11807)
中心(11758)
财经(11503)
(11365)
师范(11271)
(10797)
业大(10577)
(10369)
(10217)
(9952)
研究所(9807)
技术(9569)
北京(9447)
经济学(8874)
(8813)
师范大学(8742)
基金
项目(58264)
科学(46713)
研究(44434)
基金(42204)
(36143)
国家(35872)
科学基金(31960)
社会(28842)
社会科(27285)
社会科学(27280)
(23838)
基金项目(22414)
教育(20349)
自然(20228)
自然科(19757)
自然科学(19754)
自然科学基金(19374)
(19366)
编号(19245)
资助(16273)
成果(14610)
重点(12987)
(12972)
(12792)
课题(12487)
项目编号(12184)
(12001)
创新(11989)
国家社会(11886)
(11449)
期刊
(33970)
经济(33970)
研究(20743)
中国(14927)
管理(11443)
(10893)
学报(10571)
科学(10253)
教育(10119)
(9967)
大学(7973)
业经(7583)
学学(7432)
农业(7182)
技术(6707)
(6096)
金融(6096)
经济研究(5948)
图书(5497)
财经(4840)
商业(4540)
(4151)
科技(4145)
情报(3896)
资源(3806)
书馆(3739)
图书馆(3739)
(3733)
问题(3707)
现代(3650)
共检索到115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丽军  
阐述了馆际互借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模式。从系统的构成、特点、意义等方面介绍了 CALIS馆际互借系统。该系统遵循Z39.50协议和ISO10160/ISO10161协议,将有力地促进全国高校的馆际资源共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桂菊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并对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宏  
馆际互借领域中,同一地区内的信息和文献传递相对比较容易。传统的电话、传真、邮寄、快递公司或者由馆际互借工作人员的直接递传,耗时耗资也还相对低廉。但是,当代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仅仅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已经不够了,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新的用户需求,由此产生了文献的异地远程传送问题。如果沿用传统传递手段,不仅需要承担昂贵的通讯邮寄费用,耗时较多,与用户的信息要求难以合拍。互联网给图书馆馆际文献互借工作中的文献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家清  
馆际互借是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目的。馆际互借有5种模式:网络型、集中型、区域层次型、网络层次型、虚拟中心。我国馆际互借模式:建立各地区跨行业、跨系统的集中型书目利用共同体和馆际互借中心,在权威机构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建成我国新一代图书馆协作网。参考文献9。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敏  赵美娣  
从馆际互借的实际工作入手,分析了馆际互借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时效和费用对读者使用馆际互借服务的影响,并对目前的馆际互借工作进行了评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玉华  王永喜  安邦建  
简述了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开展馆际互借服务模式,总结了实施该模式产生的效益和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并对影响效益的因素进行了简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玉华  王永喜  苏文  安邦建  
在扼要介绍同行专家评价的基础上,从“数据库分布式、检索查询广播式”、“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等五大特点对“海南服务模式”进行了重点评析,并对如何完善ILAS馆际互借系统软件功能以扩大馆际互借服务效益提出了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丽军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提高馆际互借服务的质量,对影响馆际互借服务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分别从软环境和硬环境角度分析了影响馆际互借服务的重要因素,为国内馆际互借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锐  
OCLC ILL是 OCLC在网络技术基础之上成功运用馆际互借服务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典范。文中将介绍OCLC ILL的特点、工作流程,并总结了成功运作经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刘艳  
文章介绍了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推动的“Borrow Direct”跨图书馆图书借阅试点项目的目标与历史、服务内容与流程,并对该项目的特征与优势、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可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孔令娥  
ILL(Interlibraryloan)即馆际互借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新信息技术环境下 ,ILL的意识、基本组织方式、模式、服务、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新特点以及ILL对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影响 ,并对我国图书馆界ILL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潮斌  
对B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体系构建、过程控制、效益评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琏嘉  李小梅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馆际互借的历史并不短暂,但发展却不迅速。在跨入 21世纪的今天,在电子通讯技术的支持下,馆际互借有了更直接、更厚实的发展潜力。文章在剖析了在文献资源协作网状态下的上海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的现状之后,发出了“给馆际互借以进一步的重视与投入”的呼吁,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惠君  
分析对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馆际互借的现状,对异构环境下区域馆际互借改革进行研究。针对以自动化管理取代手工管理的改革目标,制定运作模式和馆际互借流程,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结构、功能设计、技术难点与技术创新,认为异构环境下书目信息库的建立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并简述区域馆际互借系统在陕西高校图书馆的实践。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俞培果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对馆际互借的意义及其基本条件,馆际互借的效益衡量,以及影响馆际互借效益的社会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