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2)
- 2023(6325)
- 2022(5620)
- 2021(5464)
- 2020(4513)
- 2019(9889)
- 2018(9967)
- 2017(18332)
- 2016(10130)
- 2015(11483)
- 2014(11114)
- 2013(10108)
- 2012(9037)
- 2011(8346)
- 2010(8662)
- 2009(8164)
- 2008(7615)
- 2007(6989)
- 2006(6481)
- 2005(6089)
- 学科
- 管理(32029)
- 济(29887)
- 经济(29846)
- 业(24753)
- 企(21767)
- 企业(21767)
- 环境(10532)
- 中国(10449)
- 方法(10354)
- 农(9934)
- 教育(9195)
- 理论(8797)
- 学(8795)
- 财(8529)
- 业经(8470)
- 划(8008)
- 数学(7764)
- 数学方法(7481)
- 贸(7209)
- 贸易(7205)
- 制(7195)
- 易(7026)
- 教学(7008)
- 和(6852)
- 技术(6706)
- 农业(6262)
- 地方(6112)
- 务(5629)
- 财务(5604)
- 财务管理(5589)
- 机构
- 大学(136745)
- 学院(134337)
- 管理(49809)
- 济(45897)
- 经济(44495)
- 研究(43401)
- 理学(42025)
- 理学院(41517)
- 管理学(40473)
- 管理学院(40250)
- 中国(32050)
- 京(29780)
- 科学(27465)
- 范(22796)
- 财(22774)
- 师范(22652)
- 江(21992)
- 所(21689)
- 中心(20482)
- 研究所(19339)
- 北京(19115)
- 农(18930)
- 州(18078)
- 业大(18002)
- 师范大学(17920)
- 财经(17604)
- 教育(16156)
- 技术(15965)
- 院(15754)
- 经(15695)
- 基金
- 项目(86320)
- 科学(68595)
- 研究(68050)
- 基金(60038)
- 家(51148)
- 国家(50679)
- 科学基金(44089)
- 社会(41440)
- 社会科(39052)
- 社会科学(39042)
- 省(35553)
- 教育(33780)
- 基金项目(31606)
- 编号(30805)
- 划(29999)
- 自然(27683)
- 自然科(27022)
- 自然科学(27018)
- 成果(26721)
- 自然科学基金(26469)
- 资助(23682)
- 课题(21549)
- 重点(19600)
- 项目编号(19341)
- 创(18821)
- 年(18631)
- 部(18499)
- 大学(18430)
- 发(18313)
- 规划(17225)
共检索到21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简梅
1引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利用模式,尤其是乐于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利用模式已与其祖辈、父辈有了很大的不同。据笔者调研,近些年来,针对大学生知识利用的状况研究处于两种方向的交叉点上:图书馆专业人员致力于研究高校大学生书目情报能力的培养或信息素质的教育方面;而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着重于研究青少年知识利用过程中不良的习惯或如何帮助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戒除"网瘾"方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艳丰 刘敏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兴起,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问答行为正从传统平台转向AIGC类平台,对传统知识问答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对AIGC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知识问答转移行为展开细致研究,为传统知识问答平台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首先对32位招募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原始数据,其次借助扎根理论质性分析并构建4维共16个二级指标体系,最后引入BPNN改进的DEMATEL算法模型进行关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行为体系因素可划分为强驱动型因素、一般驱动型因素、强特征型因素、一般特征因素,其中信息有用性、信息过载是高校大学生知识问答转移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庄雨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原因,并就大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共筑网络道德长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育人环境 网络道德引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田杰 吴超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洪如霞 胡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逐渐普及,高校大学生正在广泛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学习的不足,平衡了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关系。但若要真正利用好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必须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各自的优缺点和差异,进而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化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传统学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对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安全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立宏 邓英
以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现在接触最多的知识吸收方式"、"各种知识吸收方式的有效性"和"传统的两大知识吸收方式的效果"等角度,揭示当代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对高校知识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最后从课程内容、实践教育、阅读习惯、馆藏资源利用率、职业规划、师生交流、讲座和培训等方面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吸收 知识传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红波
1.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提升就业率。根据奥肯法则,假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一定值,当某年事实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则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个百分点。因此,当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的趋势,因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士林 苏益南 何铭
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意识涵盖认知意识、情感意识和意志意识三个层面。由于文化、教育、制度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应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发展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融合的传统文化;重视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知识产权意识 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艳 吴霁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SNS以别具一格的魅力和特有的人际交往方式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从问卷调查大学生使用SNS的基本情况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SNS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要从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新型网络师生关系、打造高品位校园网络文化、实现网上网下教育合力等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SNS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孙建华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现象,在虚拟生存的世界里,大学生面临人生体验的丰富与空洞、人际交往的广泛与狭窄、道德伦理的发展与失落、身心健康的成长与问题、个性发展的自由与异化,这种双重境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要正视大学生虚拟生存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虚拟生存 机遇 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家刚 山显光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一所高校只有形成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才能对其学生产生良好的熏陶作用。这种熏陶作用不仅对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网络角度出发,广泛搜集资料,综合分析高校学风的现状、高校学风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进行学风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针对互联网背景的高校学风优化管理的对策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学风 网络观 学生管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呈领 刘丽丽 梁云真 赵刚
随着"三通两平台"应用的逐步推广,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开展知识建构的重要平台。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他人交流、协作,即知识共享。为研究学生在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为学生网络学习知识建构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评价顾忌,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学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然后提出研究假设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PSS软件对数据及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72.4%的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时会进行知识共享,但共享的主要是简单的学习材料;结果预期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评价顾忌对知识共享行为有负向影响;知识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华道云 李义丹 杨燕
对某高校因不及格学分达标而受试读、退学处理的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受处理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所致。调查发现了迷恋网络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地域特征、性别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由于迷恋网络而诱发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工作,整顿治理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成才教育和心理辅导等,使大学生尽快走出迷恋网络的误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网络伦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