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7)
2023(5986)
2022(5347)
2021(4979)
2020(4090)
2019(8838)
2018(9017)
2017(17155)
2016(8954)
2015(9897)
2014(9340)
2013(8629)
2012(7367)
2011(6646)
2010(6629)
2009(6419)
2008(5818)
2007(5177)
2006(4546)
2005(3792)
作者
(22972)
(19611)
(19117)
(17873)
(11877)
(9234)
(8789)
(7457)
(7128)
(6706)
(6328)
(6234)
(5940)
(5809)
(5745)
(5742)
(5729)
(5651)
(5618)
(5256)
(4709)
(4632)
(4460)
(4383)
(4332)
(4277)
(4126)
(4122)
(3832)
(3824)
学科
(31118)
经济(31089)
管理(29401)
(23609)
(21017)
企业(21017)
方法(13642)
数学(11201)
数学方法(11060)
环境(10628)
(8964)
中国(8498)
(8243)
业经(7894)
(7607)
(7040)
贸易(7038)
理论(6852)
(6848)
(6815)
地方(6564)
(6308)
(6054)
(5446)
财务(5433)
农业(5422)
财务管理(5420)
技术(5223)
企业财务(5093)
(4983)
机构
学院(118375)
大学(114354)
管理(46520)
(43388)
经济(42357)
理学(40666)
理学院(40253)
管理学(39397)
管理学院(39212)
研究(34451)
中国(25476)
(22652)
科学(21921)
(20283)
(17046)
中心(16578)
财经(16401)
(16247)
(16215)
师范(16118)
业大(15960)
(15759)
研究所(14834)
(14727)
(14334)
技术(13873)
北京(13645)
(12769)
经济学(12628)
师范大学(12532)
基金
项目(82706)
科学(66049)
研究(62420)
基金(59356)
(50834)
国家(50401)
科学基金(44556)
社会(40138)
社会科(37923)
社会科学(37915)
(34229)
基金项目(31706)
教育(29405)
自然(28259)
(27729)
自然科(27617)
自然科学(27611)
自然科学基金(27094)
编号(26881)
资助(23186)
成果(21050)
重点(18352)
(18182)
课题(18018)
(17688)
(17328)
项目编号(16922)
创新(16786)
国家社会(16227)
科研(15819)
期刊
(48350)
经济(48350)
研究(29506)
中国(22878)
管理(16504)
学报(16190)
(15743)
科学(15508)
教育(15424)
(14883)
大学(12123)
学学(11433)
农业(10363)
业经(10347)
技术(10201)
经济研究(8269)
(7899)
金融(7899)
财经(7187)
图书(6895)
商业(6737)
(6177)
科技(5792)
(5654)
问题(5529)
(5468)
统计(5380)
职业(5360)
(5282)
论坛(5282)
共检索到16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善秀  杜默君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随着网络化教学进一步在全国推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陶鹏  杨秀芹  宋灵  
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师生关系缺乏准确定位,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的师生关系面临着诸多危机,如学生权利的过度放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教师权威的过度弱化,职业认同有所降低;师生话语的过度亲密,职业道德出现危机等。针对以上师生关系危机,建议高校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质疑,以包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个性,以无私的爱心接触学生的内心,以自律的精神引导学生的行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步学等在2007年第10期《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撰文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绪可望  田凤梅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关系。研究师生关系需要首先清晰认识学生、教师。网络教育作为区别于前网络教育的新教育,其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它具有整体性、虚拟性、直接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奇志  
教育活动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外压的过程,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应当充满人性化,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对传统的师生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以适应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应转变教育观与学习观,改革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与方法,积极改进教育评价标准,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静虹  
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形式之一,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一日为师,百日为父"、"教不严、师之惰"等警训,提倡"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的师生关系。当今社会,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渐入"深水区",高校里的师生关系日渐"去魅",出现了师生关系功利、师生感情淡漠以及师生交流贫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彬  邹红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安立  
交往教学理论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系统的交往教学理论思想,其立论的基础是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我国班级授课制中实行交往教学,必须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模式,文章提出了建立课堂交往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应当渗透着教育情感和人文关怀;师生在心理相融、行为互动的交往中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完成和师生互惠,教学相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蔷  冯亭  梁文霞  
基于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影响,指出网络时代导师和研究生都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晓乐  杨晓  
正确的指导理论能够促进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入。本文提出利用解构主义理论来研究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并与主体性理论作了对比论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方安  
师生关系是一种多主体关系性存在。和谐师生关系既是教育资源又是教育质量。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发挥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营造立德树人的学校文化,重视家庭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协调作用,要弘扬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基鸿   王海莹   王大磊  
职业院校新型师生关系在目标维度、情感维度、伦理维度分别具有协同共进、亦师亦友、德育共鸣的特征。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院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存在缺乏完善的师生数字素养培育机制、师生互动效果欠佳、数据伦理风险等问题。据此,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院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进路,包括分层强化师生数字素养、虚实融合构建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防范化解师生面临的数字伦理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艾诗根  
师生关系模式概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所担当的角色责任以及对主体"重心"的拿捏程度。在"中心式"师生关系中,会出现拔高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来压制对方的意向,造成用"中心"来贬抑"边缘"的眼光来看待师生关系。而在"平衡式"师生关系中,师生关系走向了民主平等和对话理解,互为交互主体的关系,却依旧在抽象的"人-人"关系中来审视师生关系。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主次、中心和边缘、简单平衡的关系,而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在"共生式"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需要担负起自身的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杭丽华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人际状态。在"两课"教学中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在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两课"教师应从塑造良好心理印象、丰富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和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