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2)
- 2023(17148)
- 2022(14650)
- 2021(13663)
- 2020(11560)
- 2019(25781)
- 2018(25614)
- 2017(48918)
- 2016(26423)
- 2015(29464)
- 2014(28580)
- 2013(28250)
- 2012(25546)
- 2011(22729)
- 2010(22730)
- 2009(21438)
- 2008(20952)
- 2007(18621)
- 2006(16418)
- 2005(14664)
- 学科
- 济(106611)
- 经济(106490)
- 业(100953)
- 管理(93377)
- 企(91807)
- 企业(91807)
- 方法(47258)
- 数学(36953)
- 数学方法(36527)
- 业经(34357)
- 农(32587)
- 财(32021)
- 中国(26443)
- 技术(24833)
- 务(23904)
- 财务(23831)
- 财务管理(23807)
- 农业(22786)
- 企业财务(22542)
- 理论(21812)
- 制(20866)
- 学(20729)
- 和(20122)
- 划(19603)
- 地方(19558)
- 贸(19094)
- 贸易(19080)
- 环境(18780)
- 易(18527)
- 策(17528)
- 机构
- 学院(373216)
- 大学(368845)
- 管理(153534)
- 济(147333)
- 经济(144194)
- 理学(132218)
- 理学院(130877)
- 管理学(128848)
- 管理学院(128168)
- 研究(116978)
- 中国(89751)
- 京(78502)
- 科学(72533)
- 财(67938)
- 农(59184)
- 所(57649)
- 江(55878)
- 业大(54517)
- 财经(54265)
- 中心(53418)
- 研究所(52230)
- 经(49329)
- 北京(49228)
- 范(47356)
- 师范(46913)
- 农业(46274)
- 州(45169)
- 经济学(42862)
- 院(42859)
- 商学(41181)
- 基金
- 项目(251591)
- 科学(199607)
- 研究(187222)
- 基金(182293)
- 家(157496)
- 国家(156109)
- 科学基金(136422)
- 社会(118107)
- 社会科(111883)
- 社会科学(111855)
- 省(100122)
- 基金项目(96692)
- 自然(88512)
- 自然科(86476)
- 自然科学(86459)
- 教育(85347)
- 自然科学基金(84947)
- 划(82352)
- 编号(77049)
- 资助(73866)
- 成果(60984)
- 创(56490)
- 重点(55621)
- 部(54391)
- 发(53635)
- 课题(52148)
- 创新(51966)
- 项目编号(48170)
- 国家社会(48127)
- 业(47811)
- 期刊
- 济(166685)
- 经济(166685)
- 研究(107103)
- 中国(72693)
- 管理(61818)
- 农(54960)
- 财(54943)
- 学报(54540)
- 科学(52092)
- 教育(43172)
- 大学(41867)
- 学学(39400)
- 农业(38476)
- 技术(36554)
- 业经(30411)
- 融(30235)
- 金融(30235)
- 财经(26406)
- 经济研究(25695)
- 经(22688)
- 业(22370)
- 技术经济(21105)
- 问题(21000)
- 科技(19846)
- 图书(19533)
- 现代(18430)
- 商业(17606)
- 理论(17166)
- 财会(16794)
- 版(16781)
共检索到549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刘华芳
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过程组织的匹配互动是实现有效组织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组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组织与企业动态能力的权变匹配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两者匹配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技术创新过程 信息流 动态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党兴华 杨刘军
工业化社会的技术创新组织在网络环境下存在转型要求,虚拟技术创新联盟是网络环境下理想的技术创新组织。本文在对工业化社会技术创新组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转型的设计思想和转型的目标模式,并对虚拟技术创新联盟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技术创新 组织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 蒋军锋
本文首先研究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流网络结构,定义了网络结点,讨论了结点行为,利用极大熵准则决定信息流的路径方程;基于网络嵌入性,继而讨论了结点间的联结行为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信息流整体网络行为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信息流 网络结构 结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巧珍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模型。最后.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互动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徐可 杨皎平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琴
本文从企业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引入跨组织知识管理,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我国企业网络能力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力的结构对跨组织知识管理有积极影响,跨组织知识管理的结构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对于处于社会网络之中的企业而言,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能力,建立和优化内外网络关系,加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实现跨组织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新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网络能力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跨组织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香 钱省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燕群 何永芳
企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发展,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中。本文基于企业合作专利数据构建创新网络,在传染病传播SI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活动在复杂网络中的扩散机制和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节点属性以及感染强度有关。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合作网络 创新扩散 仿真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开良 梁昆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电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电信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主要研究网络时代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动因和动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电信企业 技术创新 动力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旭明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能否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网络环境下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能否选择适当的创新模式对于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应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尽快占领市场。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马慧
在分析新兴技术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网络中多核心企业创新行为博弈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检验了初始成本、创新学习意愿和知识转移效率差异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成本较低、创新意愿较强的核心企业,研发投入和利润均较高;初始成本差值和创新学习意愿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正向影响;知识转移效率差值对研发投入差值的影响呈正向关系,对利润差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核心企业个数对研发投入差值和利润差值均呈负向影响,为减少非核心企业"搭便车"现象,应打造有多核心企业的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
关键词:
合作创新 知识转移 创新学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洁 梁淑茵 何小文
通过结合组织内部和外部层面,构建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与双元技术创新,以及创新匹配方式与创新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对广东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2)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正相关;(3)中心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中心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资源守旧、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组合均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4)双元技术创新的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
双元技术创新 网络位置 组织惯性 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洁 梁淑茵 何小文
通过结合组织内部和外部层面,构建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与双元技术创新,以及创新匹配方式与创新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对广东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2)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正相关;(3)中心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中心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资源守旧、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组合均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4)双元技术创新的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
双元技术创新 网络位置 组织惯性 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