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5)
2023(8776)
2022(7451)
2021(7030)
2020(5778)
2019(13041)
2018(12584)
2017(25327)
2016(13057)
2015(14728)
2014(14698)
2013(14150)
2012(13309)
2011(11966)
2010(12435)
2009(12231)
2008(11336)
2007(10455)
2006(9914)
2005(9392)
作者
(36737)
(29991)
(29808)
(28856)
(19140)
(14375)
(13877)
(11690)
(11349)
(11153)
(10140)
(10023)
(9651)
(9464)
(9381)
(9326)
(8986)
(8802)
(8703)
(8669)
(7646)
(7233)
(7111)
(6906)
(6829)
(6788)
(6780)
(6699)
(6054)
(5955)
学科
(47819)
经济(47757)
管理(46721)
(41730)
(35340)
企业(35340)
(26723)
金融(26722)
(24945)
银行(24943)
(24191)
中国(21314)
(18894)
方法(16864)
(15701)
(15328)
数学(13940)
业经(13638)
数学方法(13630)
(12892)
财务(12845)
财务管理(12823)
企业财务(12236)
地方(12057)
环境(11938)
中国金融(11231)
(10792)
贸易(10781)
(10611)
(10584)
机构
学院(185709)
大学(183921)
(77950)
经济(76075)
管理(73412)
理学(60875)
研究(60429)
理学院(60330)
管理学(59461)
管理学院(59109)
中国(56509)
(42489)
(38492)
科学(32995)
财经(32097)
中心(31777)
(29614)
(29602)
(28837)
研究所(25811)
北京(25094)
(24822)
(24796)
(24272)
经济学(23535)
财经大学(23533)
(23457)
银行(23450)
师范(23303)
(22120)
基金
项目(113099)
科学(89864)
研究(88210)
基金(82283)
(69266)
国家(68651)
科学基金(60237)
社会(56519)
社会科(53609)
社会科学(53601)
(43653)
基金项目(42273)
教育(39207)
编号(37821)
自然(36889)
(36020)
自然科(36015)
自然科学(36008)
自然科学基金(35386)
资助(34486)
成果(33260)
课题(24955)
(24868)
重点(24750)
项目编号(24420)
(24348)
(23491)
国家社会(23181)
(23175)
(22534)
期刊
(90719)
经济(90719)
研究(60002)
中国(38962)
(38706)
金融(38706)
(33579)
管理(27474)
(23690)
学报(22093)
科学(20933)
教育(19183)
大学(17098)
财经(16051)
学学(15677)
技术(15037)
业经(14996)
农业(14834)
经济研究(14027)
(13616)
图书(13540)
理论(12000)
问题(11341)
实践(10944)
(10944)
(10345)
国际(9827)
情报(9302)
书馆(9254)
图书馆(9254)
共检索到30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蓝寿荣  黄申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金融信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以文字、图案等载体客观存在的一种财产,具有财产性,进而衍生出一种财产性权利,民众对这种财产性权利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同时,网络的数字化特征使得一切个人信息均表现为数据,数据是网络环境下个人金融信息的唯一载体。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网络环境下个人金融信息也存在易泄露风险,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金融信息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笼统、杂散,没有形成体系。制定一部统一的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是网络环境下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必然选择。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庄慧娴  于静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数据量呈指数型、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信息的收集与挖掘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个人信息安全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容易被非法收集及利用,造成个人利益的损失。因此,应通过行业自律保护和法律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立法上加强和完善对大数据运作的规制,以弥补自律保护强制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在自律保护方面,应积极督促和完善相关行业自律规范,以弥补法律保护存在滞后性的不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朝晖  
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论述了Internet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和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内容,介绍了防火墙、数据加密等几种典型的信息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加强我国Internet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魏鹏程  
我国的国际河流众多,对我国和邻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我国国际河流开发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国际河流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将国际河流环境安全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对我国国际河流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国际河流环境安全保护机制的同时,保持和发展与相邻国家和国际河流流域内国家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我国国际河流环境安全的长效良性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龙艳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变化 ,然后引出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带来的信息安全有关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娇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路径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困境,认为以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信息自决权、形象权、被遗忘权等单一权利路径,均难以妥善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建议突破单一权利路径,以"信息控制"为核心保护信息主体的知情、决定、保密、访问、更正、删除、传输、封锁等权利,并建立数据管理政策、利用技术手段落实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栋  黄晨  
颇受众人瞩目的几家大型网站在相当简单的计算机攻击面前几乎瘫痪 ,数字经济的心脏也因此受到重大打击。它给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这一系列事件表明了因特网特有的弱点 ,那就是信息服务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被不露面的黑客从根本上摧毁。本文通过对黑客攻击手法的分析研究 ,指出了我国信息建设中的安全隐患 ,并提出“技术 +产品 +策略 +管理”的信息安全模式和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灵敏  
在网络经济时代 ,企业的经营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必然要跨越时空的限制 ,进入网络财务管理新时代。然而 ,Internet技术的开放性和财务数据的机密性在网络财务系统中成为一对尖锐矛盾 ,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和重要。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了从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和技术防范三个方面创建网络财务安全机制的设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德昊  刘泽一  
互联网金融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中爆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比较严重,事件频发。本文用一系列数据和现象揭示了互联网金融中信息安全问题点多面广和形式多样的特征,从法律、政府监管、从业企业、技术和用户个人等多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健全法制、明确部门分工、从业企业加大投入、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和用户个人加强自我保护等,综合施策,确保互联网金融中个人信息安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海波  
信息安全是网络应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信息的存储、用户人网、存取权限、防火墙、数据加密五个方面介绍了网络中信息安全的技术保证,切合实际地给出了一些解决网络安全的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伟军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从根本上全面认识信息安全问题,本文从认识、技术、管理等八个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娄策群  范昊  王菲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信息安全问题比以前更突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信息污染、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信息侵权、信息侵略等。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政策措施、行政管理措施、法律措施、技术措施和伦理措施。参考文献 5。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润平  万佩真  
在快速进入信息时代的过程中,有的企业一味地追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却忽略了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使系统处于随时可能被破坏的危险之中。网络安全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并加以有效防范的问题。针对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本文在分析网络安全采用的主要技术的基础上,就安全预警、数据安全防护、入侵防范、病毒防治以及数据恢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玖玉  邓仙娥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探讨了相关的不安全因素,系统地提出了图书馆对此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仪  
在网络因素作用下,个人信息的效用可通过再利用活动得到分级与多层发挥,但该活动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风险。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网络治理模式并借鉴美欧实践经验,立足于分处前端与后端控制地位的再利用者对个人信息双向共享的实情,以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可控性等为起点衍生出若干规则。我国应通过立法以这些规则统一约束前后端再利用者,从而促使其采取合理技术措施降低风险;同时为满足信息安全的可用性要求,限制部分规则。在限制时,立法者宜考虑两端再利用者在相关控制系统中所处地位的不对等性,作区分式的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