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16)
2023(20314)
2022(17444)
2021(16381)
2020(13331)
2019(30680)
2018(30520)
2017(57521)
2016(31346)
2015(35194)
2014(34989)
2013(33809)
2012(31157)
2011(28006)
2010(28268)
2009(25559)
2008(24929)
2007(21768)
2006(19084)
2005(17003)
作者
(87898)
(72862)
(72322)
(68662)
(46258)
(34997)
(33119)
(28642)
(27857)
(26219)
(24815)
(24590)
(23103)
(22876)
(22594)
(22236)
(21689)
(21510)
(20833)
(20791)
(18036)
(17955)
(17511)
(16790)
(16313)
(16290)
(16142)
(16127)
(14715)
(14364)
学科
(123720)
经济(123578)
管理(88833)
(83693)
(69049)
企业(69049)
方法(51860)
数学(43777)
数学方法(43129)
中国(36124)
(35060)
(30631)
地方(30281)
业经(29650)
(26643)
农业(23722)
理论(23377)
(23031)
(22659)
贸易(22639)
(21880)
技术(20638)
(20480)
(20026)
环境(19994)
银行(19982)
(19308)
财务(19214)
(19197)
金融(19193)
机构
学院(430862)
大学(429058)
管理(166853)
(166125)
经济(162261)
研究(143344)
理学(143226)
理学院(141591)
管理学(138825)
管理学院(138044)
中国(108505)
(93439)
科学(89519)
(77649)
(71176)
(67612)
中心(66089)
(65152)
研究所(64368)
业大(62827)
财经(61312)
(60231)
师范(59658)
北京(59513)
(55647)
(53482)
(53064)
农业(52211)
经济学(49207)
技术(48580)
基金
项目(291449)
科学(228441)
研究(217289)
基金(207350)
(179881)
国家(178280)
科学基金(153322)
社会(134515)
社会科(127207)
社会科学(127179)
(115253)
基金项目(109446)
教育(101494)
自然(98546)
(96709)
自然科(96154)
自然科学(96130)
自然科学基金(94334)
编号(91045)
资助(84944)
成果(74152)
重点(65648)
(64546)
课题(63339)
(63149)
(60915)
创新(56746)
项目编号(55761)
科研(55109)
大学(54610)
期刊
(188280)
经济(188280)
研究(127339)
中国(90498)
学报(66246)
管理(62516)
(62046)
科学(61295)
(60331)
教育(59293)
大学(50935)
学学(47248)
农业(43036)
技术(41015)
(37576)
金融(37576)
业经(32960)
经济研究(29241)
财经(29175)
图书(26256)
(25020)
问题(24296)
(22128)
科技(21564)
(20422)
理论(20115)
技术经济(20085)
商业(19415)
(19382)
论坛(19382)
共检索到64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志强  
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推动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由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组成的协同发展模式中,网络治理理论有了一席用武之地,通过网络治理使得多方主体优势互补,充分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文章回顾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南京栖霞区的发展实践,认为在新形势下以创新为抓手,驱动产学研协同发展需要从产业链条入手,调整政府配置科技资源的方式,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破除人才流动壁垒,集中资源促进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玲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义务教育学校以区域联动的合作方式来统筹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可以在理论理性与实践筹谋的对话中澄清内涵、达成共识,并在学术支援与行政支援的协同中,共享资源和智源,多方向生成发展意愿、多层面释放实践智慧,从而逐渐实现共同优质发展。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区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U-A-S合作行动研究为个案,尝试从行动观念的区域认同、区域联动的动力机制、推进措施、行动效果四个方面来论述区域联动式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设计、过程推进、问题诊断、效果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戈楚婷  
以推拉理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村宅基地作为资源和资产属性以及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迁移到城市这两个角度,重新梳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南京市栖霞区农村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归纳主要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农户年总收入、家庭居住人口数和农户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推动因素;而非农业收入占比、外出务工人口数、是否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是否拥有城镇住所、是否有宅基地产权证书以及宅基地抵押权认知情况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拉力因素。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  濮励杰  张晶  朱明  
研究背景:在当今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成为土地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城乡交错带这一特殊的城市扩张边缘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研究目的:通过典型研究区域南京市栖霞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探讨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特点和方法。研究方法:模型法、主成分分析法、文献法。研究结果:9a内栖霞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但受到产业发展模式制约,综合集约利用水平仍不高。研究结论:城乡交错带这一特殊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不同于城镇与乡村的特点。引入PSR模型进行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是可行的,在研究区的评价实践中是成功的,评价结果能较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正磊  林振山  蒋萍莉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三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现状、结构变化和农用地效益变化,认为:三镇土地流转过程、特征与它们的经济状况有关。分析了影响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土地流转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奋进中的南京市栖霞区土地管理局栖霞区地处南京市的东北隅,面积36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总人口33.9万人。区内有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新生圩外贸港,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宁杭、宁镇、绕城、和燕、太新等公路网络密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文征  鞠颂东  
近年来,物流园区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新型业态,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与集约化程度、整合物流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物流园区间非合作博弈,互动协同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体系,导致物流园区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物流园区个体理性决策与最终结果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过分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不仅没有推动区域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反而制约了各参与方实际效益的获得。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园区协同运作与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应出台国家级物流园区专项规划,树立全国"一盘棋"发展思路;组建跨区域的物流园区联合会,推动物流园区网络联盟的构建;适当引入协调和约束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伟  
本文旨在通过以京津冀地区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作为理论依据,对二者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如何促进京津冀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越先  
“集成创新”是适应科学技术和市场需要的快速发展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受到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注意。研究对象涵盖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笔者在学习“集成创新”理论基础上,认为将集成创新模式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新问题,从而推进园区和区域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文松  方创琳  
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三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三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模式、市场合作驱动的类似于固安工业园的产业新城模式、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为主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模式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文松  方创琳  
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进程中,三地园区之间是否深度融合,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与河北高科技园区与中关村科技园签有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有10家,其对接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关村科技园总收入占比居前5位的产业类别恰好相对应。三地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可分为产业梯度转移机制、市场需求吸引机制、科技产业孵化转化机制、政府引导驱动机制、市场合作驱动机制5类。合作共建模式主要有:政府引导驱动机制为主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丹  
依据共生理论,对职教园区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等要素进行分析,拟构建出集约型职教园区共生系统模型。据此模型提出了广州教育城联动发展路径,即共生单元的选择上要围绕广州重点、新兴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专业集群板块组团方式选择入驻成员;在共生环境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软硬件环境和优惠政策,以管委会形式进行组织管理;在共生模式的形成上,要坚持"共生、共享、共融"的设计理念,构建起广州教育城资源共享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新焕  林子华  
虚拟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组织形式备受关注。本文从知识网络这一视角出发,分析虚拟科技园区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虚拟科技园区知识循环创造模型,提出虚拟科技园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虚拟化运营中合作伙伴文化背景复杂、合作意图差异及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所引发的学习智障,建立科学健全的基于组织层面和网络层面的学习机制,并以云南省大学科技园为案例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波  孔焱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策略:坚持建园初衷,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定位;完善运营机制,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良性发展;加强协同互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反哺功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沛良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开发的现代农业“板块”。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明显。但由于各地园区建设总体上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园区建设的目标、功能定位等重要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园区建设应有的效果。本文以江苏为例将对这些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