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1)
2023(7717)
2022(6747)
2021(6385)
2020(5383)
2019(12726)
2018(12639)
2017(24285)
2016(13424)
2015(15466)
2014(16140)
2013(15716)
2012(14828)
2011(13552)
2010(13868)
2009(12971)
2008(13453)
2007(12533)
2006(10766)
2005(9851)
作者
(40420)
(33979)
(33748)
(32484)
(21548)
(16386)
(15733)
(13316)
(12650)
(12341)
(11402)
(11371)
(10856)
(10677)
(10672)
(10630)
(10581)
(10001)
(9892)
(9874)
(8476)
(8444)
(8285)
(7784)
(7697)
(7647)
(7627)
(7574)
(6970)
(6855)
学科
(57357)
经济(57294)
管理(39867)
(37789)
(31979)
企业(31979)
方法(28300)
数学(23773)
数学方法(23524)
(15897)
(15744)
中国(13773)
(13392)
业经(12707)
理论(12097)
(11972)
(11250)
贸易(11247)
(10882)
地方(10477)
(10219)
财务(10193)
财务管理(10157)
农业(10099)
(10072)
企业财务(9582)
(8777)
银行(8754)
(8241)
(8070)
机构
大学(204774)
学院(203823)
(80542)
经济(78605)
管理(77370)
理学(66154)
理学院(65415)
研究(64858)
管理学(64242)
管理学院(63857)
中国(49626)
(43227)
科学(40317)
(39158)
(33802)
(33302)
(32323)
财经(31048)
中心(30957)
研究所(29964)
业大(29503)
(27924)
(27623)
师范(27366)
北京(27269)
农业(26606)
(26049)
经济学(25093)
财经大学(22866)
(22801)
基金
项目(127105)
科学(98765)
研究(94516)
基金(90302)
(77886)
国家(77206)
科学基金(65670)
社会(58123)
社会科(54801)
社会科学(54782)
(50395)
基金项目(47736)
教育(45057)
(41994)
自然(41838)
自然科(40813)
自然科学(40799)
编号(40748)
自然科学基金(40077)
资助(37238)
成果(34230)
重点(28774)
(28500)
课题(27767)
(26893)
(26220)
项目编号(24623)
大学(24550)
教育部(24480)
创新(24409)
期刊
(91678)
经济(91678)
研究(58489)
中国(39844)
(32707)
学报(32017)
(30384)
科学(28191)
管理(26294)
教育(25383)
大学(23794)
学学(22062)
农业(19949)
技术(18786)
(16822)
金融(16822)
财经(15588)
业经(15323)
经济研究(14170)
(13431)
图书(12610)
问题(12310)
(10803)
技术经济(10720)
(10595)
理论(10441)
商业(10307)
财会(9740)
(9624)
统计(9555)
共检索到301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正银  
本文依据治理环境的演化进程,论证网络治理是以企业间的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通过对Jones等网络治理模型的修正,利用扩展的四重维度交易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结构嵌入理论,对网络治理的理论架构进行详细地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王世权  
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内涵进行认知的基础上,将当前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归纳为股东治理观、员工治理观、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和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四种;在对各种治理观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不应单纯致力于如何维系企业健全的经营,而更应该关注在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下什么样的治理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最后指出了只有扬弃传统的基于静态资源观点的治理制度安排,转向以创新为导向(或者以知识为导向)的治理理念,才能使公司治理理论更加适应实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国强  
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跨边界的经济技术协作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网络组织,它具有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核心能力、加快研发速度等显著的协同效应,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选择。然而,网络组织治理有何独特性?这是对网络组织进行有效治理首先要回答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红,陈百明,高永,张蓬涛,刘新卫  
城市土地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城市土地利用,使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关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文章从分析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并对城市土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程序及应用模式.探析城市土地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引起的效应,对于丰富城市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传谌  刘凌波  
本文假设在不能有效地改变市场结构和维持价格管制策略的前提下,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型厂商内部的结构和特征,以及执行管制价格同样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问题。得出通过改变以资本结构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打通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利益流,建立起网络型厂商内部和资本市场上的利益制衡机制,进而制约经理层以价格决策为核心的市场行为,达到弱化网络型厂商市场势力和垄断产品价格柔性下调的目的,运用这种微观治理的方法,将外部不可能实现的约束和制衡引入到网络型厂商内部,从而使全社会的资源和利益配置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皇平平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短时间内便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冲突,但表现为瞬间爆发性,参与者也具有匿名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社会的弱控制力及其他种种触发因素,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和蔓延。因此,如何妥善、公正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化和法治化研究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并通过搭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合理有效地疏导、规制和监管,进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法治的思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政府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必须推进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日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加以剖析,最后对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芮鸿程  
企业网络治理边界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资产专用性与交易成本 ,还要关注核心技术和获取垄断优势等相关要素的经营活动效率范围。确定治理边界的核心思想应该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纳入到整个网络中来 ,即将价值链上能实现最大增值的环节置于网络内部 ,并借助网络成员间的互信与稳定协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 ,网络内的各结点也同样依此原则形成其治理边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政府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必须推进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日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加以剖析,最后对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尚杰  
网络课程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网络环境之和。网络课程建设应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的设计与构成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无形性、难以触知性、难以储存性和师生难以分离性的问题,以规范的手段和程序解决教学质量的差异问题,解决"做中学,做中教"的问题,还应注重网络课程的监控、应用及实践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泽波  王鸿雁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区域内利益相关方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从上而下的单中心治理模式。文章以京津冀环境治理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多中心治理与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尝试着提出基于政府、企业、民众、非政府环保组织"四中心"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分析其各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利用"道德"的力量促使环境治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洁  
本文通过引入界面治理这一新兴发展的理论,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这两个角度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中出现的“交互壁垒”进行分析,并发现了以下问题:政府数据在纵向层面由于下级政府在数据交互中无法及时有效地从上级政府数据库中获取所需数据资料,跨部门协同治理逐渐陷入涣散、溃退的局面;在横向层面,数据公开、数据收集、数据储存、数据运用方面问题丛生,政府间由于绩效考核方面冲突不断形成部门林立且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间合作意愿缺失,交互积极性较低,在缺少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会陷入“伪动”和“缓动”的情况。在外部环境中,政府、社会和市场间根本利益有明显的差异,社会这一治理主体在协同治理网络中处于边缘地带。基于此,本文提出对应纾困路径:优化内部结构,构建纵横交错的合作网络;开放外部环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数据治理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明彬  周超文  
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简称SNS)的思想起源于著名的"小世界"理论或"六度分隔"理论。基于社会网络服务所建立的网站以使用者真实信息,将人际关系网络化,按聚合效应机制形成独特的虚拟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及信息流动在其中呈现出扁平化、去中心化以及自组织的特点。伴随着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网络服务已对信息流动方式及传统社区产生重大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未来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影响。本文猜测,由于社会网络服务的作用优势,未来教育可能会朝着"自组织"方向迈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泽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多中心治理过程。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探索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进孝  
认为知识管理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诸方面的影响,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较之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除了手段上的更新和层次上的深入外,基本模式也应该有根本性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