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3)
- 2023(11607)
- 2022(9715)
- 2021(8874)
- 2020(7749)
- 2019(17902)
- 2018(17619)
- 2017(34918)
- 2016(18718)
- 2015(21272)
- 2014(21323)
- 2013(21285)
- 2012(19669)
- 2011(17339)
- 2010(17674)
- 2009(16890)
- 2008(17386)
- 2007(15997)
- 2006(13973)
- 2005(13042)
- 学科
- 业(86701)
- 济(85751)
- 经济(85644)
- 企(78787)
- 企业(78787)
- 管理(71874)
- 方法(38704)
- 数学(29868)
- 业经(29608)
- 数学方法(29558)
- 财(29548)
- 农(29069)
- 务(22192)
- 财务(22162)
- 财务管理(22127)
- 企业财务(20917)
- 农业(20517)
- 中国(19433)
- 制(18530)
- 技术(18141)
- 贸(16359)
- 贸易(16354)
- 和(16157)
- 易(15888)
- 理论(15664)
- 策(15339)
- 划(15081)
- 地方(14177)
- 体(13497)
- 学(12771)
- 机构
- 学院(282536)
- 大学(276881)
- 济(120532)
- 经济(118193)
- 管理(115547)
- 理学(98685)
- 理学院(97752)
- 管理学(96453)
- 管理学院(95922)
- 研究(86223)
- 中国(69876)
- 财(58149)
- 京(57142)
- 科学(50725)
- 农(47882)
- 财经(45935)
- 江(44391)
- 所(43653)
- 经(41444)
- 中心(41313)
- 业大(39667)
- 研究所(38841)
- 农业(37592)
- 经济学(36223)
- 北京(35825)
- 州(35196)
- 财经大学(33622)
- 范(33402)
- 师范(33141)
- 经济学院(32977)
- 基金
- 项目(176739)
- 科学(141072)
- 研究(132546)
- 基金(129157)
- 家(110094)
- 国家(109065)
- 科学基金(95780)
- 社会(85524)
- 社会科(81040)
- 社会科学(81015)
- 省(70581)
- 基金项目(68675)
- 自然(60946)
- 教育(60132)
- 自然科(59585)
- 自然科学(59568)
- 自然科学基金(58559)
- 划(57515)
- 编号(54615)
- 资助(51938)
- 成果(43807)
- 创(39917)
- 部(39526)
- 业(39395)
- 重点(39048)
- 发(38347)
- 创新(36436)
- 课题(36239)
- 国家社会(34942)
- 制(34515)
- 期刊
- 济(139695)
- 经济(139695)
- 研究(81264)
- 中国(51295)
- 财(50001)
- 管理(45632)
- 农(45294)
- 学报(37381)
- 科学(36527)
- 农业(30485)
- 大学(28771)
- 学学(27232)
- 融(26891)
- 金融(26891)
- 技术(26347)
- 业经(25933)
- 教育(24774)
- 财经(23392)
- 经济研究(21142)
- 经(20220)
- 问题(18909)
- 业(18392)
- 技术经济(17325)
- 财会(15507)
- 贸(14937)
- 商业(14712)
- 现代(14236)
- 世界(13459)
- 理论(13398)
- 统计(12907)
共检索到422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辉 朱礼华
较之传统市场,网络市场上的柠檬问题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及原因。本文基于网络企业的视角,将网络柠檬问题的主要表现归纳为网络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网络消费者信息搜集这两个过程,并将其原因归纳为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及群体内部知识水平的差异、网络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网络产品的SEC属性及网络自身的虚拟性等四个方面。文章最后提出了网络经营者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充分利用网络中介的作用、声誉转移策略、促成产品属性的转换及顾客参与式的定价策略四个方面。
关键词:
网络 柠檬问题 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勇 陈禹
信息经济学中常讲的"柠檬"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GeorgeAkerlof(1970)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在传统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非对称性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并由此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勇 陈禹
从现在已有的关于网络中介的理论来看 ,有关中介在解决”柠檬”问题作用方面论及的较少。本文从网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性的角度 ,建立了网络交易中质量中介运行模型 ,最后通过例证对网络质量中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柠檬”问题 逆向选择 中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勇
文章基于阿克洛夫(Akerlof)经典模型构建了网络"柠檬"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型,该模型是对Akerlof经典模型的改进与扩展:改进后的模型充分考虑了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以揭示出网络市场"柠檬"问题不同于实物市场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模型所提供的结论提出网络营销的策略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树梅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让他获此殊荣的是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据说这篇论文曾被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拒绝,拒绝的理由都是说这篇文章太"肤浅",说白了就是嫌太"通俗易懂"了。几经周折,这篇论文于1970年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随之反响广泛。"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有"次品"的意思,这里的"柠檬市场"指的就是次品市场。阿克尔罗夫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只有卖方熟知产品的质量,而买方无从获得准确的质量信息,或者无法分辨产品质量
关键词:
柠檬市场 游戏机制 人力资源市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勇
"柠檬"问题说明了市场中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交易效率的负影响,它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信息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提出的。本文所构建的网络"柠檬"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型,基于对Akerlof经典模型的改进与扩展:充分考虑了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以揭示出网络市场"柠檬"问题不同于实物市场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还基于淘宝网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性地探讨了信用评价系统等抵消机制在抵消"柠檬"现象时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艳,许长新
在我国,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银行信贷仍然存在“不良贷款——信贷紧缩”现象。由于信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根据柠檬原理,本文将此现象视为一种“柠檬”现象,并从“柠檬”形成机理出发分析此现象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柠檬市场 信贷紧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封俊丽
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中国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的"柠檬"问题,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网络食品质量安全"柠檬"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机理与成因的基础上,借鉴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淘宝网为例,从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的中观层面构建新型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管控模式,并提出了解决路径:规范网络食品经营商的市场准入;构建有效的信息生成及发布机制;强化担保机制,构建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与担保机制共存的信任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勇
本文以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提出的“柠檬”原理为出发点 ,对传统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交易中的“柠檬”问题进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和透视 ,并探讨和比较了在这两个市场解决“柠檬”问题的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饶勇 黄福才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知识质量的信息在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这就使通用性知识对创新性知识的逆向淘汰成为可能。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系统论证了其特殊性和可能诱发的一些现象,并提出了分离均衡和知识审计等解决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彭勇
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可移动资源、不可移动资源和负向生产率冲击的简单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并购可移动资源丰富(生产率较高)和不可移动资源丰富(出口网络多)的企业为外商企业创造了更高价值;第二,并购遭受负向冲击的企业给外商企业带来的收益更高,即“趁火打劫”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9~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商企业倾向于并购生产率较高和出口网络丰富的目标企业,具有高生产率和广泛出口网络的企业在受到生产率负向冲击时更容易成为外商企业的并购目标。文章研究发现,外商企业在华并购的目标是优质资源,特别是遭受负向冲击的优质企业更易成为并购目标。因此,文章的研究为外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并购目标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解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如桥 陈继祥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集群有可能形成“柠檬市场”,由此而带来的危害是集群将呈现出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来避免集群的“柠檬市场”问题。
关键词:
集群 柠檬市场 专业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