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9)
- 2023(18110)
- 2022(15511)
- 2021(14383)
- 2020(12049)
- 2019(27228)
- 2018(27060)
- 2017(51434)
- 2016(28158)
- 2015(30942)
- 2014(30729)
- 2013(30085)
- 2012(27465)
- 2011(24855)
- 2010(24603)
- 2009(22410)
- 2008(21893)
- 2007(19311)
- 2006(16662)
- 2005(14370)
- 学科
- 济(105013)
- 经济(104889)
- 管理(84596)
- 业(79889)
- 企(67833)
- 企业(67833)
- 方法(49073)
- 数学(41901)
- 数学方法(41455)
- 财(28462)
- 中国(28141)
- 农(27970)
- 学(26100)
- 业经(24628)
- 技术(22239)
- 制(21337)
- 地方(20939)
- 贸(19647)
- 贸易(19637)
- 理论(19375)
- 易(19076)
- 农业(18713)
- 务(17946)
- 财务(17868)
- 财务管理(17838)
- 银(17595)
- 银行(17520)
- 企业财务(16983)
- 和(16959)
- 行(16668)
- 机构
- 大学(394939)
- 学院(392450)
- 管理(155016)
- 济(150739)
- 经济(147441)
- 理学(135362)
- 理学院(133789)
- 管理学(131365)
- 研究(131257)
- 管理学院(130644)
- 中国(95536)
- 科学(85624)
- 京(83327)
- 农(72074)
- 财(69036)
- 所(66447)
- 业大(64738)
- 研究所(61338)
- 中心(59558)
- 农业(57181)
- 江(57174)
- 财经(55791)
- 北京(51556)
- 范(51092)
- 经(50899)
- 师范(50426)
- 院(47689)
- 州(46108)
- 经济学(45026)
- 技术(43099)
- 基金
- 项目(278977)
- 科学(218767)
- 基金(202569)
- 研究(196911)
- 家(180158)
- 国家(178687)
- 科学基金(152471)
- 社会(124125)
- 社会科(117627)
- 社会科学(117599)
- 省(110280)
- 基金项目(108057)
- 自然(101981)
- 自然科(99694)
- 自然科学(99664)
- 自然科学基金(97900)
- 划(93410)
- 教育(90663)
- 资助(82375)
- 编号(78485)
- 成果(62941)
- 重点(62684)
- 创(61191)
- 部(60343)
- 发(58578)
- 创新(56634)
- 课题(54531)
- 科研(53859)
- 计划(52958)
- 国家社会(51183)
- 期刊
- 济(157105)
- 经济(157105)
- 研究(108963)
- 中国(76571)
- 学报(72668)
- 农(63968)
- 科学(62828)
- 管理(56320)
- 大学(53474)
- 财(52190)
- 学学(50601)
- 教育(44800)
- 农业(43665)
- 技术(32323)
- 融(31143)
- 金融(31143)
- 业经(26900)
- 财经(26876)
- 经济研究(26000)
- 业(23496)
- 经(23074)
- 科技(21732)
- 图书(21147)
- 问题(20416)
- 版(20162)
- 业大(19264)
- 技术经济(18345)
- 理论(17834)
- 商业(17558)
- 现代(16422)
共检索到559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佟泽华 姜子元 师闻笛
【目的/意义】个体知识协同行为(Id-KCB)和团队知识协同行为(T-KCB)在组织的网络柔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探讨其内在机理对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数据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剖析了"网络柔性"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Id-KCB、T-KCB的中介效应。【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网络柔性对Id-KCB、T-KCB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T-KCB对创新绩效很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而Id-KCB对创新绩效并没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是Id-KCB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T-KCB。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知识协同行为和非知识协同行为是知识管理领域新的研究主题,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环境扰动对知识协同行为和非知识协同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环境扰动正向影响非知识协同行为的产生,而环境扰动对知识协同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恶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一定反向影响,知识协同行为对组织创新绩效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对知识协同行为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而恶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反向影响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妹 包凤耐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社会资本 协同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基于此,文章在给出非知识协同行为(NKCB)概念的基础上,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特性、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机理进行了剖析,进而又与"知识协同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分析了"非知识协同行为"与"知识协同行为"的转化问题。研究指出,非知识协同行为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具有非协同性(滞后性)、两面性、无序性、群体性等特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使非知识协同行为向有利的方向转化,直至转化为知识协同行为,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完成。
关键词:
知识协同 非知识协同行为 比较分析 转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基于知识协同的视角,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网络嵌入性通过外部协同能力(关系学习),以及内部协同能力(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路径,证实了关系学习与知识整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对企业协同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关系学习和知识整合活动,才能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吴丽金 喻林 黄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知识协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属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为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并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平台、提升集群行为主体知识协同能力、提高集群知识协同效应和形成信任共享的集群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的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吴丽金 喻林 黄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知识协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属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为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并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平台、提升集群行为主体知识协同能力、提高集群知识协同效应和形成信任共享的集群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的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水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春花 佟泽华 刘晓婷 孙杰 薛晓娜 刘阳如冰
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知识协同行为(KCB)是产业集群创新(ICI)活动的有力支撑,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知识协同行为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与群体知识协同行为耦合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与协同行为模型(CDE-I-KCBM)。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模型不仅可以反映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规律,也可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和群体知识协同行为的内在关联本质,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循环反馈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良谋
企业,作为独立利益的主体,在面对技术创新、运营管理与服务品质等复杂性任务时,往往需要与其他企业在资产联合、利益分配与功能整合等多维层面上进行协作,利用多个企业进行专用性资产的联合与协同,形成网络组织以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彭正银教授等所著的《基于任务复杂性的企业网络组织协同行为研究》一书,是一本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的力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猷花 黄娟 王丽丽
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网络惯例、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合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LISERAL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产学研多重网络环境下网络惯例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利用惯例和知识共享均有助于渐进性创新,探索惯例和知识创造均促进突破性创新;利用惯例有助于知识共享,但不利于知识创造;探索惯例有助于知识创造,但不利于知识共享。
关键词:
网络惯例 知识协同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猷花 黄娟 王丽丽
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网络惯例、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合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LISERAL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产学研多重网络环境下网络惯例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利用惯例和知识共享均有助于渐进性创新,探索惯例和知识创造均促进突破性创新;利用惯例有助于知识共享,但不利于知识创造;探索惯例有助于知识创造,但不利于知识共享。
关键词:
网络惯例 知识协同 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毕可佳 胡海青 张道宏
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使孵化器承载协同网络主体互动、推动网络演进的功能得以体现。本研究将编配理论引入企业孵化网络,提出孵化器编配能力,以194家初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探讨网络视角下孵化器编配能力在网络协同效应的中介作用下对孵化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孵化器编配能力的知识迁移能力维度、创新保护能力维度、网络稳定能力维度对网络协同效应和孵化网络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网络协同效应在知识迁移能力维度与孵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创新保护能力维度、网络稳定能力维度与孵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完善孵化器能力构建与评价体系、解释孵化器绩效差异与孵化资源配置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孵化理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毕可佳 胡海青 张道宏
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使孵化器承载协同网络主体互动、推动网络演进的功能得以体现。本研究将编配理论引入企业孵化网络,提出孵化器编配能力,以194家初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探讨网络视角下孵化器编配能力在网络协同效应的中介作用下对孵化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孵化器编配能力的知识迁移能力维度、创新保护能力维度、网络稳定能力维度对网络协同效应和孵化网络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网络协同效应在知识迁移能力维度与孵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创新保护能力维度、网络稳定能力维度与孵化网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向东 汪丽云 张志颖 魏旭光
本文选取245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探索互动导向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知识协同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导向的3个维度(互动承诺、互动能力和互动关系)均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知识协同在互动承诺、互动能力和互动关系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价值网络视角下跨界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组织柔性的中介效应
用户介入对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共创的中介效应与网络能力的调节效应
多重知识网络嵌入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效应——失败学习的中介作用
财务柔性会影响实体企业创新绩效吗——基于股权结构的调节效应
互动导向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协同的中介作用
组织内社会网络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人际公民行为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创新绩效——人力资源柔性的中介作用
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跨界搜寻联合与匹配平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耦合的中介作用与柔性惯例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