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5)
- 2023(4008)
- 2022(3264)
- 2021(3343)
- 2020(2550)
- 2019(6318)
- 2018(6694)
- 2017(10372)
- 2016(6723)
- 2015(7362)
- 2014(7557)
- 2013(6386)
- 2012(5613)
- 2011(5274)
- 2010(5504)
- 2009(4854)
- 2008(4689)
- 2007(4121)
- 2006(4031)
- 2005(3894)
- 学科
- 教育(18994)
- 济(14230)
- 经济(14206)
- 中国(11420)
- 管理(10691)
- 业(7856)
- 理论(7717)
- 教学(7515)
- 企(7345)
- 企业(7345)
- 制(6721)
- 学(5441)
- 体(5191)
- 体制(4557)
- 发(4543)
- 业经(4389)
- 财(4338)
- 农(4058)
- 方法(3980)
- 发展(3936)
- 研究(3839)
- 革(3839)
- 技术(3820)
- 展(3813)
- 改革(3571)
- 学法(3478)
- 教学法(3478)
- 思想(3348)
- 政治(3262)
- 高等(3159)
- 机构
- 大学(81818)
- 学院(76450)
- 研究(32216)
- 教育(27827)
- 济(22968)
- 范(22883)
- 师范(22813)
- 管理(22536)
- 经济(22180)
- 京(19454)
- 师范大学(19160)
- 理学(18824)
- 理学院(18433)
- 科学(18228)
- 管理学(17940)
- 中国(17815)
- 管理学院(17741)
- 所(15486)
- 研究所(13981)
- 江(13774)
- 北京(13537)
- 财(13208)
- 中心(13105)
- 职业(12914)
- 技术(12628)
- 院(11627)
- 教育学(10652)
- 州(10478)
- 财经(9295)
- 研究院(8955)
- 基金
- 项目(46186)
- 研究(42132)
- 科学(38792)
- 基金(30411)
- 教育(28559)
- 家(25713)
- 国家(25368)
- 社会(24180)
- 社会科(22545)
- 社会科学(22542)
- 科学基金(21611)
- 编号(20071)
- 成果(19609)
- 省(18934)
- 划(18406)
- 课题(17460)
- 基金项目(15355)
- 年(15087)
- 规划(13042)
- 自然(12342)
- 部(12081)
- 自然科(12074)
- 自然科学(12072)
- 重点(12050)
- 项目编号(12023)
- 自然科学基金(11868)
- 性(11366)
- 教育部(11284)
- 度(11224)
- 资助(11204)
共检索到135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航
现代社会中,在网络时空下,中国法学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个无意识的扩张和两个有意识的改革。文章认为,无意识的扩张是指法学教育平台的扩张,由本校教室到全球网络空间教室;两个有意识的改革分别为,一是法学教育发展方向改革,由本土化到国际化;二是法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由教师教授为主到教师讲授与网络化教学并举。
关键词:
网络 时空 法学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艾琳
在全球化的洗礼中,法学作为公共秩序的确立者与维护者,必然要经受比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更多的价值拷问,它需要法学教育宣誓自己的价值选择,改革教育手段和方式,引领法律人走出全球化所带来的困境。法学教育要应对全球化,实现司法伦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有机融合,就要以伦理教育为根本,以精英教育为途径,以职业教育为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二战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期,进入80年代人们对战后这3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通过重点对80年代5篇著名教育改革文献的深入剖析,发现扩张期中的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5条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提高高等教育的标准与要求;形成"完整的核心"和"充实的专业";平衡教学与科研,丰富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学校环境改善为教师工作的场所;构建学习社区,让学生投身学习。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大扩张 危机 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向俊 马光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制造业领域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业领域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如何化解该矛盾。基于2001-2009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结果显示,放开公共服务业管制,有利于发挥"竞争效应",满足消费需求扩张,其中,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业的"竞争效应"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减税有利于降低财政支出扭曲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因此,我们应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放开公共服务业的准入限制,降低税负,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公共服务业管制 消费需求扩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耕
一、基本概念设有向网络G=(V,A,C),其中V为节点&v1,v2,…,vn,的集合,A为节点之间的弧&a1,a2,…,am,的集合,C是A上的非负实函数,C的分量ci表示弧ai的权或容量。令s是V中的一个特殊节点,称它为发射点或网络中心,其它点称为接受点或信息终端。以s为根的有向树T的定义为:T为有向图,若不计弧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黎波 吴勇志 柳钢
本文从专用性投资、博弈扩展的角度对企业网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由于企业网络中的成员不可收回的专用性投资形成的可置信承诺使得每一个成员都形成一个自我实施的单边协议,于是成员企业的收益也随着网络的扩大而递增。在自利原则与理性决策的条件下,企业交易的博弈扩展使得企业网络形成并发展起来。另从可置信承诺、重复博弈的角度对企业信任建立过程中关键的两个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企业信任机制是"内生"的观点。最后,提出了企业网络形成与企业信任机制建立同一性的说法,表明这两个事物的根本作用因素是一致的。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博弈扩张 企业网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国昌 朱州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的Oaxaca-Blinder(RIF-OB)分解方法,研究了2005-2015年我国教育扩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扩张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扩张的要素构成效应会扩大收入不平等,而教育扩张的要素报酬效应降低了收入不平等。前者是因为高校扩招加剧了教育不平等,后者则是因为自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回报率持续上升的势头从2005年左右停止并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高中和高等教育在收入的高分位处的溢价大幅下降。教育回报率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教育扩张带来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市场化转型有所放缓。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张或可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
关键词:
教育扩张 收入差距 RIF回归 OB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奇明 林坚
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快速推动了各层次教育扩张,但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带来教育公平?本文提出基于同胞相关系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分解框架,结合CHNS逾20年跟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扩张前后中国县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演变模式。研究发现,整体教育机会不均等有所缓解,但这主要源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及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仍持续甚至大幅上升。也就是说,教育扩张带来的入学门槛降低未能实现教育机会的全面均等化,本文对此的解释是,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收费与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抬高了高等教育成本且降低了预期收益,同时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使得社会经济背景较差以及农村家庭的孩子在较早阶段主动放弃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芳 张福进 尚洁
基于网络结构和优先连接模型,构建了集群网络扩张中的知识扩散、集群创新模型,并经数值模拟发现:集群网络结构随着转移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并在转移因子δ∈[0.3,0.9]时基本保持稳定;集群的效率与集群的集聚程度正相关;在集群形成中期培育领军企业能有效影响集群的网络结构和收益。研究证明,提高知识溢出效率、优化集群网络结构、适时培育领军企业是提高产业集群平均收益行之有效的办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才旺
货币扩张与金融宏观调控改革黄才旺一、关于货币扩张的形式必须先对货币扩张的含义进行界定。所谓货币扩张是指流通中货币(在流通和处于储存状态)量的增加和扩大,包括现金量的增加和存款货币增长。货币扩张在形式上分为三种。1.中央银行向流通中注入新的货币,增加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润润 胡业翠 郑新奇 郑云梅
研究目的:基于北京市1985、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道路网络图,探索北京城镇扩张与交通道路之间规律,为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借助GIS软件分析城镇扩张与道路密度间关系,建立城镇扩张—道路网络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当道路密度不超过9.0×103km/km2时,北京市城镇扩张速度与道路网络密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转折点位于道路密度为3.5×103km/km2处;道路密度超过9.0×103km/km2时,城镇不再扩张。北京市三环以内城镇用地基本处于不再扩张状态,五环以内包括五环周边区域,城镇发展速度随道路网络密度增加而减小,五环以外城镇扩张速度主要呈现随道路密度增加而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昭玲 高晓彤
通过构建不确定性下的动态出口决策模型,本文揭示了企业贸易网络对出口扩张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机制。随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BACI数据库,本文构建了企业自身和邻近企业贸易网络与社群网络强度的指标,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自身与邻近企业的贸易网络可以有效促进新贸易关系的实现;第二,贸易网络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出口中的不确定性发挥作用;第三,企业更倾向于在已出口的目的地社群实现新贸易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现有贸易网络的维护和共享,提升出口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企业贸易网络 不确定性 出口扩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维阳 唐可欣 刘雨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深化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金融企业不断完善全球战略布局。金融企业通过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为其他行业的全球扩张提供了金融支撑,推动了国际业务往来与资本流动,建构起了城际联系网络。论文以中国金融企业全球布局的时空演化为切入点,基于城市网络的分析方法,探究1979—2019年中国金融企业链接全球城市的网络塑造过程。研究发现:(1)中国金融企业全球扩张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明显;(2)随着全球分支机构数量和扩张范围的增加,扩张由主要世界城市延伸到全球范围的中小城市,亚太地区、离岸金融中心、欧美主要金融中心等成为网络中重要节点;(3)城际联系主要是通过金融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式、“总部—区域中心—分支机构”式和收购式扩张等3类扩张模式塑造而成。最后,探讨了国家经济战略与地缘关系、企业性质差异、节点城市或国家的特点等对企业扩张路径和城际联系形成的影响,为金融企业全球扩张及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