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8)
- 2023(13869)
- 2022(11989)
- 2021(11334)
- 2020(9556)
- 2019(21720)
- 2018(21575)
- 2017(40453)
- 2016(22031)
- 2015(24489)
- 2014(24054)
- 2013(23559)
- 2012(21496)
- 2011(19327)
- 2010(19007)
- 2009(17155)
- 2008(16614)
- 2007(14395)
- 2006(12494)
- 2005(10643)
- 学科
- 济(82571)
- 经济(82479)
- 管理(66578)
- 业(60793)
- 企(51165)
- 企业(51165)
- 方法(40019)
- 数学(34307)
- 数学方法(33943)
- 财(23496)
- 农(21918)
- 中国(20993)
- 学(20237)
- 业经(19960)
- 地方(16101)
- 贸(16007)
- 贸易(16001)
- 易(15549)
- 农业(14906)
- 理论(14614)
- 技术(14611)
- 务(14550)
- 财务(14483)
- 财务管理(14456)
- 和(13907)
- 制(13893)
- 企业财务(13749)
- 环境(13396)
- 划(12195)
- 银(11495)
- 机构
- 大学(313977)
- 学院(309940)
- 管理(126506)
- 济(116594)
- 经济(114039)
- 理学(110964)
- 理学院(109702)
- 管理学(107764)
- 管理学院(107203)
- 研究(101178)
- 中国(72410)
- 科学(67266)
- 京(66484)
- 农(55666)
- 财(53240)
- 业大(52171)
- 所(50893)
- 研究所(47072)
- 中心(46147)
- 农业(44235)
- 财经(43293)
- 江(42905)
- 北京(41393)
- 范(40225)
- 师范(39729)
- 经(39537)
- 院(36573)
- 州(35417)
- 经济学(34002)
- 技术(32744)
- 基金
- 项目(223751)
- 科学(174800)
- 基金(162935)
- 研究(157516)
- 家(144487)
- 国家(143310)
- 科学基金(122523)
- 社会(98772)
- 社会科(93509)
- 社会科学(93483)
- 基金项目(87839)
- 省(87384)
- 自然(82716)
- 自然科(80839)
- 自然科学(80815)
- 自然科学基金(79371)
- 划(74111)
- 教育(71591)
- 资助(66053)
- 编号(63661)
- 成果(50431)
- 重点(49728)
- 部(48109)
- 创(46886)
- 发(46419)
- 创新(43705)
- 科研(43472)
- 课题(42749)
- 计划(42203)
- 大学(41182)
共检索到43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鞠英杰
指出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影响力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时代给政府信息影响力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网络空间范围内重新审视政府,发挥政府的效力。分析政府信息影响力的网络空间,揭示政府信息影响力的机制。同时指明未来在政府信息影响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关键词:
政府 信息影响力 网络
[期刊] 改革
[作者]
楼培敏
传统政府是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 ;电子政府则是网络文明的政府形态。不能把这种能够引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信息网络化仅仅看成是一种“工具”、“手段” ,它更是一种孕育和敦促人类社会进入新文明形态的“方法论”。重塑政府首先是重塑它的核心价值观 ,从原来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下 ,有效地进行政府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乃至职能功能的转变与重塑。对电子政府本质的回避与漠视是当前发展完整的电子政府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电子政府 网络社会 政府重塑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立军 任毅 左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与此同时,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相关的网络新闻在国际国内的信息传递中,为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相互了解,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又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网络新闻信息影响力构成要素出发,对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网络新闻信息的信息源进行分类,并类别化其信息影响力要素,剖析与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相关的网络新闻信息的国内外影响力,以期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速汉语国际推广,做好相关新闻信息传播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网络新闻信息 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国利
网络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提供多种机遇的时代 ,由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信息服务的全程化 ,需要信息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数据挖掘的能力、高效分析处理和智能重组信息的能力 ,信息沟通的能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能力和知识学习的能力等多种信息能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黎细玲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在信息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必须广泛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系统整体作用 ,实现图书馆信息共享。通过网络信息导航 ,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开采 ,更好地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而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信息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图书馆 信息资源 管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小清
分析讨论网络环境促使图书馆的变革 ,新技术下馆员中介功能更趋增强 ,网络技术拓展和推进了信息咨询服务。对变化发展中的各层面咨询服务 ,包括网上咨询服务、用户教育、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传递和网络导航服务的工作内容、运作模式和功能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咨询 网络时代 图书馆服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家生 徐融
本文就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平台技术、会计软件、制度安排、教育模式四个方面的定位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基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硬件配置 ,全面考虑功能、市场与技术的会计软件定位 ,会计制度变迁与信息技术并行发展 ,培养三大核心能力的素质教育改革是我国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定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明 董庆兴 陈烨
[目的/意义]梳理网络背景下的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有助于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开展与实践指导。[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互联网应用发展统计情况,从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和公共服务五个应用情境梳理了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结论/发现]已有研究在内容上都涵盖了简单个体信息行为和复杂群体信息行为,在研究方法上都考虑了具体网络应用情境。而在未来研究中,与社交网络相结合的新内容和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新方法仍是重点方向。[创新/价值]根据应用情境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进行划分和总结,丰富了用户心理及其信息行为研究综述的主题分类方式,进一步归纳了图书情报领域在用户心理与行为研究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丁小文
1引言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安全的集中体现。其网络的安全性就是主权国家的国界。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是信息自由流动的主要集散地和管理站,是体现一个国家信息主权安全的部门之一。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图书馆实体安全和图书馆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海群
本文以集成思想提出并论证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信息概念 ,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信息的特征与功能 ,并分别探讨专利信息、商标信息、版权信息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以此构建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雨杉
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多种多样,公众对于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越发重要。面对和处理网络信息变为了政府工作的日常部分,从复杂多面的社会信息中准确识别出最反映人民真实需求的社会问题,将其列入到政府公共政策议程清单中,这给政府提出了挑战。探索网络时代给政策议程设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网络的快速便捷特点发挥最大效用,在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中占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好地实现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网络平台 发展探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静 刘启凡 朱恒民 洪小娟 黄卫东
[目的/意义]为研究网络个体观点在人际社交网络和平台媒体信息共同影响下的演化情况,依据现实情景构建“静态—动态”二模连接机制,并引入动态智能信息推荐机制,对于研究个体在现实网络情景和社交平台技术下的观点变化情况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改进的DW模型,针对影响个体的两个群体分别构建静态和动态连接,采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参数对群体观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仿真软件运行结果分析发现,二模连接机制协同影响下的群体观点具有明显的分簇和聚合两个阶段,最终稳定观点趋向平台观点均值,连接数量、推送范围、信任度的变化对群体观点演化过程都有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祝琳琳 李贺 刘嘉宇 田泽金 武贺顺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厘清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形成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与关联路径,为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行为、认知、环境3个方面提取14个形成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形成因素层级系统,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方法分析形成因素的依赖性和驱动力,确定因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结果/结论]信息接收者情感共鸣、信息接收者价值认同以及信息发布者的知名度属于根源层因素并处于独立集群;信息传播者转发行为等因素均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属于自发集群;信息质量等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影响力的形成且处于依赖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