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5)
- 2023(7170)
- 2022(5978)
- 2021(5776)
- 2020(4555)
- 2019(10534)
- 2018(10471)
- 2017(18056)
- 2016(10641)
- 2015(11953)
- 2014(12071)
- 2013(10930)
- 2012(10528)
- 2011(9475)
- 2010(9660)
- 2009(8566)
- 2008(8541)
- 2007(8094)
- 2006(7176)
- 2005(6763)
- 学科
- 济(38471)
- 经济(38437)
- 管理(21084)
- 教育(20880)
- 业(16524)
- 中国(16181)
- 方法(14745)
- 企(14424)
- 企业(14424)
- 贸(13315)
- 贸易(13312)
- 易(13077)
- 数学(11665)
- 地方(11549)
- 数学方法(11422)
- 出(11224)
- 理论(11093)
- 学(10313)
- 农(8509)
- 口(8054)
- 出口(8052)
- 出口贸易(8052)
- 业经(7934)
- 教学(7875)
- 财(7665)
- 地方经济(7174)
- 和(6700)
- 发(6683)
- 技术(6329)
- 关系(6000)
- 机构
- 大学(145551)
- 学院(140098)
- 研究(51317)
- 济(48564)
- 经济(47190)
- 管理(44870)
- 理学(38278)
- 理学院(37625)
- 管理学(36644)
- 管理学院(36329)
- 京(32911)
- 中国(32411)
- 范(31522)
- 师范(31364)
- 科学(31193)
- 教育(30499)
- 师范大学(25850)
- 所(25133)
- 江(23350)
- 研究所(22822)
- 中心(22698)
- 财(22264)
- 北京(21440)
- 技术(19061)
- 院(18767)
- 州(18586)
- 财经(17631)
- 农(17523)
- 职业(16875)
- 业大(16844)
- 基金
- 项目(90470)
- 研究(73672)
- 科学(73256)
- 基金(62543)
- 家(53546)
- 国家(52996)
- 社会(45471)
- 科学基金(44820)
- 社会科(42748)
- 社会科学(42741)
- 教育(41705)
- 省(36353)
- 编号(32582)
- 划(32402)
- 基金项目(31739)
- 成果(29594)
- 自然(26266)
- 自然科(25711)
- 自然科学(25706)
- 课题(25513)
- 自然科学基金(25208)
- 资助(24897)
- 重点(22017)
- 年(21870)
- 部(21442)
- 发(21184)
- 规划(19970)
- 项目编号(19826)
- 教育部(19136)
- 创(18692)
共检索到225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立保 郭雄伟
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崛起是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现象。它的诞生给传统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互联网及其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入了两难选择的窘境。本文从网络文化产生的历时性视角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价值基础以及网络文化的特性,最终试图寻找一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网络困境的新出路。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虚拟 思政教育 出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网络文化的视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科学地认识它,合理地利用它,更好地使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舒志定
网络已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与教育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 ,必须要看到网络对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更需要讨论形成负面影响的根源是什么。本文以批判现代性的视野 ,反思了网络背景下教育的合法性问题 ,并阐明了教育困境问题的根源 ,为下一步探讨教育的转向提供了认识的基础
关键词:
理性主义教育观 网络 教育合法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巍巍
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优势学科建设将更加突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大力开展网络学习视域下的高等教育优势学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的教育教研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对社会专业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地方高校 优势学科 学科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正荣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内涵。本文认为网络在理念、载体、模式和内容四个方面引起了文化传播的历史性变革;文化则是网络产生的前提条件、发展的核心内容、未来的价值坐标;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与文化的互动中形成的平等文化、多元文化、霸权文化和全球文化。
关键词:
网络 文化 网络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新民
国际互联网所创造的网络文化与教育新时空,已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广阔新舞台。从网络文化的视野中深化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课题。从本期开始,本刊设立“网络文化与教育”这一新专栏。特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担任本专栏主持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迎春
<正>互联网的智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为现代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敞开了大门,以大数据技术、数字化教学系统、智慧课堂、新媒体传播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构成了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体系,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人才体系、教学设计体系得到了充实与完善,高校思政教学模式从此由传统转向现代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思政教学仍有很大的待挖掘的发展潜力,其理念、机制、模式、体系、人才培养、文化生态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明勇
网络时代信息传输渠道日益多元化,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探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由杨伯成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由于网络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社会以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社会观看待网络社会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章主要介绍高校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留涛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未能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较好融合,存在忽略安全意识引导、体制机制建构不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根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从执行、内容和保障三个维度创新进行。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信息素养 校园网络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施丽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方法。文章首先界定了网络直播技术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网络直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网络直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而后,分析了现阶段将网络直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多种相应的应用策略,如科学规划直播内容、加强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持、提升教师直播能力与素养,以及推动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的提高等。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网络直播 应用 时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若虹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网络平台也被应用到了教学中,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平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较多问题。要想让网络平台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及时找到解决对策,对此提出应增强师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健全网络平台监管体系、合理选择网络平台、积极更新传统观念等。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大学生思政教育 互联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怀超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社会整体道德状况也面临一定的冲击。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继承,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建设服务,成为当前高职德育的重要课题。传统道德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需要从高职德育的视角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高职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形态提供重要资源。
关键词:
高职德育 传统道德 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立均 杨兆山 高鹏
教育对国民性的养成应"扎根本土,放眼全球",基于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为主要维度的文化自觉立场。为培养提高国民的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民族的自立与自强,我们应加强以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内容的国家认同教育,并在对理性爱国精神、国民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中不断优化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国民性 国家认同教育 现代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欢
考察职业教育产教内部关系对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价值。社会网络理论提供了分析产教内部关系的全新框架,即结构洞驱动了以技能传递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网络生成,产教关系深入是从技能需求出发的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并保持适度平衡的过程,产教互动的本质是以技能转换为诉求的产教资源双向转化。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呈现出僵化、失衡、退化的产教强弱关系样态,结构洞中介作用弱化导致产教资源流动受限,职业教育存量社会资源的可观与高质量技术技能社会资本匮乏并存。未来产教关系构建的着力点应以强化弱关系、拓展结构洞、增强社会资本为目标,创新构建以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互交织、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优势互补、信息流动与资源共享有效协同的产教融合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