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0)
- 2023(15695)
- 2022(13570)
- 2021(12941)
- 2020(10886)
- 2019(24762)
- 2018(24391)
- 2017(46804)
- 2016(26197)
- 2015(29469)
- 2014(29418)
- 2013(28415)
- 2012(26243)
- 2011(23809)
- 2010(23721)
- 2009(21462)
- 2008(21076)
- 2007(18474)
- 2006(16265)
- 2005(14142)
- 学科
- 济(94297)
- 经济(94183)
- 管理(72277)
- 业(67720)
- 企(56264)
- 企业(56264)
- 方法(44335)
- 数学(37661)
- 数学方法(37118)
- 农(27169)
- 中国(26829)
- 财(24727)
- 学(23233)
- 业经(22313)
- 贸(19326)
- 贸易(19320)
- 地方(19207)
- 易(18782)
- 理论(18436)
- 农业(18122)
- 制(17004)
- 教育(16623)
- 和(16236)
- 技术(15699)
- 务(15207)
- 环境(15193)
- 财务(15137)
- 财务管理(15110)
- 策(14675)
- 银(14391)
- 机构
- 大学(369773)
- 学院(364255)
- 管理(141195)
- 济(137085)
- 经济(133921)
- 研究(124392)
- 理学(122876)
- 理学院(121414)
- 管理学(118946)
- 管理学院(118303)
- 中国(89057)
- 科学(81317)
- 京(79111)
- 农(66201)
- 所(63350)
- 财(62742)
- 业大(59531)
- 研究所(58428)
- 中心(55579)
- 江(53745)
- 农业(52395)
- 范(51733)
- 师范(51170)
- 财经(50394)
- 北京(49883)
- 经(45919)
- 院(44998)
- 州(43477)
- 师范大学(41301)
- 经济学(40029)
- 基金
- 项目(254287)
- 科学(198447)
- 研究(182604)
- 基金(182415)
- 家(161137)
- 国家(159766)
- 科学基金(135463)
- 社会(112608)
- 社会科(106531)
- 社会科学(106503)
- 省(100187)
- 基金项目(97101)
- 自然(90610)
- 自然科(88503)
- 自然科学(88474)
- 自然科学基金(86870)
- 划(85714)
- 教育(85519)
- 资助(75022)
- 编号(74718)
- 成果(61594)
- 重点(57445)
- 部(55520)
- 发(53821)
- 创(52968)
- 课题(52303)
- 创新(49212)
- 科研(48935)
- 大学(48150)
- 计划(47439)
- 期刊
- 济(147271)
- 经济(147271)
- 研究(107070)
- 中国(70040)
- 学报(66638)
- 农(59698)
- 科学(57407)
- 教育(51140)
- 大学(50152)
- 管理(49945)
- 学学(46094)
- 财(45353)
- 农业(41309)
- 技术(29481)
- 融(29066)
- 金融(29066)
- 业经(25159)
- 财经(23740)
- 经济研究(23596)
- 图书(22218)
- 业(21075)
- 经(20268)
- 科技(19289)
- 问题(19216)
- 版(18914)
- 业大(17620)
- 理论(16803)
- 技术经济(16399)
- 商业(15698)
- 资源(15657)
共检索到528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赫连华巍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给高校传统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负面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云升
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可谓无与伦比。当前,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文章在系统分析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优化网络文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负面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晓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喜爱网络最多、接触网络最多、使用网络最多的主要群体之一。但不少大学生却迷恋于网络之中 ,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 ,这对其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正视这种新的挑战 ,并在查找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措施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回答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迷恋网络 负面影响 成因 对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昌斗
用大量事实和数据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巨大作用 ,着重分析了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 ,并从网络特点、网络文化等不同侧面剖析了负面效应产生的深层原因 ,还提出了促进学生网上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计算机应用 网络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居英
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精神与物质文明的飞跃,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和潜在危机。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无疑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早、最广、最深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消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名川 谭英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童童 田宁
作为我国网民主体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盛行的时代,多元的网络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看,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念的渠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也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迷失、道德情感冷漠和道德行为失范,甚至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即充分利用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积极的网络文化活动,有针对...
关键词:
网络文化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克敏 杨金卫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现状及趋势出发,分析目前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加强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网络文化安全 对策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康
网络文化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文化,它不仅可以方便同学之间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也对大学生的个性养成、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很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引导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文化 存在问题 引导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秋华 洪瑶琪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网络流行文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文章通过对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流行文化的形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态度和选择的标准,以及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等,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供可行性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流行文化 教育 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月芬
"诚信缺失"作为消极心理的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文章揭示诚信缺失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旨在指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诚信缺失的情况,建立和健全诚实守信的心理与人格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缺失 负面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付少雄 林艳青
[目的/意义]通过探讨手机使用对用户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加强对信息系统使用影响用户健康的认知,为高校、图书馆及医疗机构等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提供依据。[研究设计/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6160份有效问卷,探究手机等IS设备使用对用户心理及生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体育活动对手机等IS使用负面影响的调节作用。[结论/发现]手机过度使用会导致手机依赖症,引发视力水平、睡眠质量降低等负面效应,从而损害用户生理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缓解信息系统使用对视力水平、睡眠质量与健康水平的负面影响。[创新/价值]扩展了自我调节理论在个人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范畴,发现体育运动对于手机过度使用的负面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小青 蒋常香
信息高度聚集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新一轮的网络技术革命已经悄然完成。网络文化也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因此,如何在面对网络文化这一新媒介进入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的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网络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阎惠英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性,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时代进步的关键。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程
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其实质是一种消费的女性符号,既要认识到它对拓展女性话语空间、促进女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它给女大学生带来的伦理道德失范、女性主体意识弱化以及消费意识膨胀等消极方面。探讨通过拓展课堂外教育、提高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开设女性学课程、促进女大学生组织的发展等来营造社会性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