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7)
- 2023(11834)
- 2022(9730)
- 2021(8884)
- 2020(7127)
- 2019(16198)
- 2018(16065)
- 2017(31221)
- 2016(16763)
- 2015(18909)
- 2014(18821)
- 2013(18496)
- 2012(16879)
- 2011(15135)
- 2010(14920)
- 2009(13586)
- 2008(12892)
- 2007(11073)
- 2006(9566)
- 2005(8214)
- 学科
- 济(68481)
- 经济(68408)
- 管理(51585)
- 业(48162)
- 企(41448)
- 企业(41448)
- 方法(31930)
- 数学(27431)
- 数学方法(27119)
- 业经(19785)
- 农(16930)
- 财(16503)
- 中国(16235)
- 学(14825)
- 地方(12793)
- 产业(12323)
- 贸(12054)
- 贸易(12050)
- 易(11712)
- 理论(11649)
- 技术(11550)
- 农业(11538)
- 和(11504)
- 务(11460)
- 财务(11399)
- 财务管理(11384)
- 信息(11367)
- 环境(11004)
- 企业财务(10851)
- 制(10794)
- 机构
- 大学(242108)
- 学院(239918)
- 管理(101152)
- 济(89848)
- 理学(88651)
- 经济(87753)
- 理学院(87716)
- 管理学(86262)
- 管理学院(85836)
- 研究(74539)
- 中国(53871)
- 京(51137)
- 科学(47925)
- 财(39858)
- 业大(36435)
- 所(36046)
- 农(35355)
- 中心(34143)
- 研究所(33194)
- 财经(33117)
- 江(32630)
- 北京(32201)
- 范(32010)
- 师范(31758)
- 经(30167)
- 院(27647)
- 农业(27644)
- 州(27448)
- 师范大学(25700)
- 经济学(25689)
- 基金
- 项目(172364)
- 科学(135738)
- 研究(126669)
- 基金(125419)
- 家(108502)
- 国家(107614)
- 科学基金(93577)
- 社会(79271)
- 社会科(75115)
- 社会科学(75096)
- 基金项目(67387)
- 省(66999)
- 自然(61389)
- 自然科(59904)
- 自然科学(59890)
- 自然科学基金(58795)
- 教育(56899)
- 划(56101)
- 编号(52563)
- 资助(50772)
- 成果(41790)
- 重点(37426)
- 部(37078)
- 创(36028)
- 发(35573)
- 课题(34550)
- 创新(33442)
- 项目编号(33028)
- 科研(32851)
- 国家社会(32240)
- 期刊
- 济(93358)
- 经济(93358)
- 研究(66304)
- 中国(40304)
- 学报(38167)
- 管理(35060)
- 科学(34626)
- 农(31569)
- 大学(28640)
- 财(28637)
- 学学(26652)
- 教育(26054)
- 农业(22619)
- 技术(19972)
- 图书(17642)
- 融(16617)
- 金融(16617)
- 业经(16607)
- 财经(15037)
- 经济研究(14384)
- 科技(13394)
- 理论(12955)
- 经(12598)
- 实践(12262)
- 践(12262)
- 情报(12223)
- 问题(12097)
- 书馆(11691)
- 图书馆(11691)
- 技术经济(11377)
共检索到33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坤 刘英华
主要以现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款的规定为法律依据,以网络数字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和使用为路线,分析现实状况下的网络数字作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业已形成的保护范围、存在的问题及法律空白,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灵巧
本文探讨了构建网络作品法律保护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韦楠华 吴高
首先阐述了网络链接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然后从网络链接的标识本身、手段方式和指向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网络链接所面临的侵权风险,最后从法律平衡、行业自律和技术手段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网络链接 侵权 风险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珂
我国的立法已远远滞后于网络业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侵害他人隐私权的现象时常发生。笔者通过介绍个人数据定义及其法律特点,个人数据侵权的方式和法律构成要件,通过比较研究美国法和欧盟法保护个人数据的各种具体的制度,分析两种立法模式的利弊,提出中国个人数据侵权的立法建议,希望能推动中国《个人数据法》的立法进程。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侵权方式 立法保护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欣
新经济模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孕育出了网络混剪短视频,这一新的视频类型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著作权侵权问题。在网络混剪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往往会以"合理使用"为抗辩理由。因此,必须厘清网络混剪短视频是否适用"合理使用"制度,分析其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网络混剪短视频创作者和原作品人之间权利的平衡,使网络混剪短视频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司法层面,应当明确网络混剪短视频"合理使用"制度和侵权行为的标准,从而判断其是否属于著作权侵权范畴,同时要加强法院的说理,加强对网络混剪短视频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琳 袁峥嵘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同人作品逐渐跳出同人圈而走向了大众视野,与此同时,其所存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也暴露无遗,然而我国著作权法却并未对同人作品进行明确规定,这就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作进一步的阐释。就现有研究而言,同人作品著作权侵权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长,内容愈加细致深入,概念和特征研究基本成熟,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也应当看到,现有研究在同人作品的认定、法律定位、保护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还略有不足。因此,本文试图将同人作品侵权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同人作品 著作权侵权 综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
在网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中介服务商在版权侵权活动中的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中介的法律地位相对于传统的法律理论已经发生变化,国际上的司法实践也有不统一的地方。鉴于这一情况,近期出台的美国DMCA法案和欧盟的电子商务指令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奠定了规制中介服务商的基本法律准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小兰
网络版权侵权风险是网络服务商风险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影响着网络服务商的生存与发展,网络服务商应当高度重视。网络服务商在风险管理中应当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以识别、合理地评估和有效地处理网络版权侵权风险,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成本,保障网络企业在网络传播中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获取最大的收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飞相 杨扬 陈敬良
在企业与政府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企业与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类企业与政府均衡情况和策略选择,结果表明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大于政策实施成本时,有限理性的政府会选择监管策略,此时企业是否会选择保护策略依赖于保护成本和侵权赔偿的大小;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大于企业侵权收益时可以防止市场中的侵权行为,但此时企业可能选择搭便车行为,而不采取保护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邱婷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个人网络隐私数据信息被泄露,侵权现象严重,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面临挑战。而要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进行有效法律规制,首先得把握网络隐私权权利属性、法律特征,了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状态、侵害原因和其他国家的规范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尽量全面的视角视角,采采取"立法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自我提升为本"的综合保护模式,实现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权利保护,达到网络隐私权维护和网络产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婵 张文德 蓝以信
针对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权问题,首先从网络硬件服务提供者和网络软件服务提供者两方面界定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权主体,然后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不相容性,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立指标权重,并引入可拓理论构建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评估方法在解决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侵权风险评估问题上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了解著作权侵权风险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销售的同一种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标的使用超出了原来的含义,它不仅是区别同一商品的标志,而且是商品质量的标志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信誉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宗艳霞
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B2B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3.9%。2014年"双11",阿里巴巴集团创造了一天571亿元的销售奇迹,让人们意识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财富,电子商务已发展成为我国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