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0)
2023(3429)
2022(2679)
2021(2784)
2020(2173)
2019(5116)
2018(5096)
2017(7926)
2016(5272)
2015(6076)
2014(6098)
2013(5064)
2012(4756)
2011(4428)
2010(4612)
2009(3927)
2008(3819)
2007(3530)
2006(3248)
2005(3224)
作者
(11802)
(9684)
(9559)
(9429)
(6098)
(4642)
(4582)
(3899)
(3734)
(3588)
(3356)
(3253)
(3126)
(3075)
(3070)
(3050)
(3000)
(2893)
(2880)
(2787)
(2654)
(2434)
(2357)
(2223)
(2214)
(2192)
(2189)
(2152)
(1983)
(1978)
学科
教育(18770)
(11078)
经济(11069)
中国(10188)
管理(8670)
理论(7144)
教学(6174)
(6046)
(5416)
(5305)
企业(5305)
(3829)
方法(3821)
研究(3508)
发展(3506)
思想(3505)
技术(3479)
(3383)
政治(3316)
(3299)
思想政治(3162)
政治教育(3162)
治教(3162)
改革(3146)
德育(3135)
高等(3079)
数学(2923)
计算(2866)
业经(2834)
数学方法(2829)
机构
大学(67919)
学院(62025)
教育(26492)
研究(25208)
(20595)
师范(20545)
管理(17373)
师范大学(17205)
(16509)
(16467)
经济(15782)
理学(14746)
理学院(14448)
管理学(14006)
科学(13961)
管理学院(13846)
中国(11962)
(11647)
北京(11571)
职业(11460)
技术(11043)
(10720)
研究所(10630)
中心(10379)
教育学(10232)
(9107)
(8461)
(8094)
职业技术(7827)
教育学院(7551)
基金
项目(37987)
研究(35799)
科学(32353)
教育(25784)
基金(24804)
(20523)
社会(20431)
国家(20193)
社会科(18958)
社会科学(18954)
编号(17436)
成果(17309)
科学基金(17208)
(15651)
(15530)
课题(15359)
(13445)
基金项目(12093)
规划(11490)
项目编号(10711)
(10378)
重点(10051)
教育部(9923)
(9681)
(9647)
资助(9638)
自然(9545)
研究成果(9485)
自然科(9368)
自然科学(9368)
期刊
教育(45677)
研究(30356)
中国(22791)
(18195)
经济(18195)
职业(10800)
技术(9468)
学报(7320)
技术教育(6976)
职业技术(6976)
职业技术教育(6976)
大学(6933)
科学(6589)
管理(6301)
(5499)
(5416)
论坛(5416)
高等(5199)
图书(5036)
成人(4913)
成人教育(4913)
高等教育(4609)
(4576)
学学(4547)
(4019)
发展(3937)
(3937)
职教(3649)
书馆(3579)
图书馆(3579)
共检索到105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田凌晖  
网络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的过程 ,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 ,从而全方位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本文根据网络自身的特点 ,试探讨网络教育对传统师生观带来的变革作用。清楚地认识到 ,网络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概念的内涵 ,还使教育中的权力权威资源得以重组 ,从而使师生间的人际交往更趋民主 ,实现了师生行为的根本变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职夏茹  李新安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在变革中,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教学关系和教学评价标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同时,为迎接信息化时代网络教育的挑战,教师必须在教育思想、教学实践观、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方面加快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银行将成为未来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使银行机构虚拟化 ,推进货币电子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传统银行应调整经营战略 ,裁减营业网点 ,增强网上交易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曲云翬  黄勇  
目前,全球正在跨入网络社会,电子商务正在兴起。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市场竞争由此变得更加激烈,这一切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现在美国国内绝大多数公司都以电子文本向证监会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索系统)报送资料。而EDGAR系统又与Internet连接,使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用户都能十分便捷会获取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及实务提出了巨大挑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润红  
传统网络教育的瓶颈——带宽 尽管网络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伹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在远程教学实践中,这种网络教育的不足也暴露出来——带宽成了利用因特网发展网络教育的最大障碍。。解决带宽问题的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自古希腊开始,身体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就受到贬抑或忽略。教育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脖颈"以上,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身体要么是通向真理的障碍,要么仅仅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或"容器"。学习被视为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但是具身认知挑战了这种教育观念。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挑战了以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教育与教学观,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传统教育观形成挑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  芮峰  
网络营销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营销的优越性及其制约因素入手,分析了网 络营销带给传统零售业的机遇,提出了新条件下中国传统零售业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波涛  陶宏开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么好教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十分淡漠",这是很多成长于电脑进入中国大陆之前的高校工作者们的直觉。很多实际情况也的确就是如此:从课堂的到课率、校园的学习风气、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对事对人的评判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二东  
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李二东从1993年12月到1994年4月,我应美国佛蒙特大学的邀请,赴美工作和学习,使我有机会参观了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接触了许多教师和学生并多次参加由SDI(佛蒙特州学校发展研究会)和ASCD(全美学校课程督导协会)组织的学术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铁岩  
在现代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快速普及的助力下,互联网已经席卷了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有着强烈好奇心、乐于追求高新技术的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迎接着互联网这个新世纪的"幽灵"。当前,互联网不仅日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以往的高校德育中对此没有充分认识,仅仅将互联网作为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刚  
大学生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态度、参与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多元价值观、内容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建构系统完备的网络体系,以及改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