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7)
2023(6966)
2022(5842)
2021(5399)
2020(4480)
2019(10332)
2018(10019)
2017(19834)
2016(10598)
2015(11650)
2014(11533)
2013(11435)
2012(10475)
2011(9584)
2010(9299)
2009(8519)
2008(8726)
2007(8058)
2006(6954)
2005(6514)
作者
(32924)
(27485)
(27411)
(26108)
(17489)
(13349)
(12170)
(10710)
(10515)
(9849)
(9436)
(9221)
(9057)
(8861)
(8798)
(8612)
(8307)
(8258)
(8257)
(7982)
(6940)
(6724)
(6673)
(6398)
(6305)
(6221)
(6067)
(5985)
(5707)
(5598)
学科
(44445)
经济(44390)
(32889)
管理(32563)
(27729)
企业(27729)
方法(22356)
数学(19244)
数学方法(19046)
(13073)
(11496)
(10864)
中国(10517)
业经(9777)
(9748)
贸易(9747)
(9533)
(8879)
(8384)
财务(8372)
财务管理(8354)
企业财务(7699)
理论(7307)
农业(7136)
技术(7129)
(6970)
银行(6937)
(6702)
金融(6699)
地方(6629)
机构
大学(158234)
学院(155023)
(65779)
经济(64502)
管理(59656)
研究(54821)
理学(52344)
理学院(51758)
管理学(50834)
管理学院(50555)
中国(39987)
科学(34886)
(32788)
(30621)
(30356)
(28538)
研究所(26296)
业大(25629)
中心(25047)
财经(24828)
农业(24624)
(23000)
(22894)
经济学(21202)
北京(20151)
(19733)
经济学院(19284)
财经大学(19101)
(18324)
师范(17992)
基金
项目(109428)
科学(87025)
基金(83400)
(75778)
国家(75272)
研究(72521)
科学基金(64297)
社会(48205)
社会科(45959)
社会科学(45945)
自然(44312)
基金项目(43681)
自然科(43435)
自然科学(43418)
自然科学基金(42713)
(41062)
(35791)
资助(35052)
教育(32983)
编号(26465)
重点(24745)
(24559)
(22686)
(22213)
科研(21910)
计划(21647)
国家社会(21374)
创新(21331)
成果(20988)
教育部(20909)
期刊
(64566)
经济(64566)
研究(42459)
学报(30953)
中国(28485)
科学(26588)
(26051)
(23826)
大学(22605)
管理(22125)
学学(21620)
农业(17630)
(13395)
金融(13395)
财经(12793)
教育(12019)
经济研究(11846)
(11067)
技术(11009)
理论(9983)
(9920)
业经(9639)
实践(9179)
(9179)
问题(8589)
(8214)
业大(8191)
(7634)
技术经济(7363)
统计(7339)
共检索到22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传海  
本文在存在网络效应和转移成本的市场条件下,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厂商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进行竞争性歧视定价的商业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成本是厂商可以实施价格歧视的内在原因;在歧视定价均衡中,厂商在第二期会通过给予价格优惠吸引竞争对手的消费者转移,并在第一期为争取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网络效应加剧了企业两期的价格竞争。就市场绩效而言,网络效应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厂商利润的下降;而转移成本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则是负面的。此外和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降低社会总福利。因此以社会总福利为目标的公共政策,应着重于降低转移成本,并限制厂商使用歧视定价的营销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中  
通过在Hotelling空间差异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转移成本构建非对称企业竞争博弈模型。主要研究在非对称情况下,两企业在一致定价与价格歧视下竞争的均衡结果。还对两种不同定价体制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价格歧视是否强化竞争。研究发现价格歧视对竞争的效应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受到两企业不对称程度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司银元  杨文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合理地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展开营销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构建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主要研究转移成本和优惠券的存在对厂商价格竞争和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转移成本是厂商价格歧视的内在原因,在博弈第一阶段,厂商为争取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在博弈第二阶段,转移成本与优惠券的存在加剧了厂商两期的价格竞争;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降低了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歧视定价是厂商最终的均衡策略。因而,建议企业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实行价格歧视、提供个性化商品服务、综合考虑价格歧视与服务差异化等策略,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升企业收益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宗豪  吴冰洋  
在银行业竞争中,转移成本能够锁定消费者,使银行能够对锁定的消费者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但是,转移成本也使银行对没有被锁定的消费者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发现,转移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并且转移成本越高,银行从信贷中获得的利润越高。但是,当存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竞争时,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银行的利润随着转移成本的增加而降低,转移成本没有给银行带来优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渭文  蒋传海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子健  
本文借助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探讨了客户转移成本和自动柜员机网络兼容性两个问题。研究表明:存款客户转移成本随银行规模增大而提高,贷款客户转移成本随银行规模增大而降低;单向兼容情况下,某家自动柜员机网络单向开放导致自身利润下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夏大慰  
文章通过在豪泰林空间差异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转移成本构建的博弈模型,主要研究转移成本和产品差异的存在对于企业价格竞争和策略性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纯策略价格均衡是否存在以及在位企业容纳还是遏制竞争对手的潜在进入,都依赖于转移成本相对于产品差异程度的大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想  
本文构建包含转移成本及网络外部性参数的纵向质量差异模型,讨论在三种环境下成熟双边市场中双寡头垄断平台的竞争策略,研究发现:以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转移成本实行的歧视性定价会降低平台均衡利润,网络外部性则会加剧价格竞争,不利于平台获利;而统一定价策略下的价格水平、平台利润是市场份额及网络外部性参数的函数,期初市场份额会对定价水平产生直接和间接效应,平台利润优于歧视性定价。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转移成本导致的歧视定价会产生更多用户剩余净损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忠平  
顾客转移成本与银行规模相关是前人在研究中发现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不同规模银行的顾客所获得的银行服务的价值不同,因而造成顾客的转移成本不同。网络所有者可通过价格手段将网络外部性内在化,并改变顾客转移成本。银行间差别定价就是一种内在化网络外部性的手段,采用这种定价政策可提高市场有效性,给银行提供按市场规律运行的环境,有利于向顾客提供多层次的银行服务,并有助于形成顾客在银行之间的合理分布。因此,根据银行规模差别定价是适合我国银行业现状的交易账户业务定价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莉艳  
依据三级价格歧视的原理,厂商对拥有更高价格需求弹性的年轻人与热爱折扣产品的团购群体索取远低于垄断条件下单一定价的团购价格,以吸引目标客户之外的消费者,为攫取长期利益打下"客户基础"。文章利用博弈论模型与效用函数证明了网络团购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改善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并建议网络外部性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严建援  郭海玲  戢妍  
考虑了作为软件领域先行者的SWS提供商由于企业用户前期IT投资所引发的客户转移成本,以及SaaS与SWS之间日益减小的质量成本差异问题,构建了基于序贯博弈的经济模型。研究发现:转移成本对SWS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定价以及其利润水平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对SaaS提供商而言,这种作用是反向的;SaaS与SWS之间质量成本差异系数的减小对双方竞争策略的影响则取决于具体的转移成本环境;考虑到两因素的联合作用,随着质量成本差异系数的日趋减小,在不同的转移成本环境下,转移成本的高低对于软件提供商采取更加激进还是更加保守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要家  吕萃  
如何判定寡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是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的难点问题。采用差别产品寡头三级价格歧视模型分析发现,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取决于产品差别化"竞争弱化效应"和价格歧视"竞争促进效应"的共同作用,寡头三级价格歧视并不注定所有消费者支付低价格和企业利润下降。寡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并且消费者福利与社会总福利往往呈现出非同步变化的特点,带来更复杂的福利权衡。反垄断法应科学界定价格歧视,执法应采用"形式审查"与"效应审查"相结合的复合审查机制,并优先保护消费者利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要家  尹温杰  
标准必要专利垄断企业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歧视性专利许可收费是反垄断执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华为诉IDC公司案、高通公司案,运用纵向寡头博弈模型证明,专利垄断企业歧视性许可收费会对下游低成本企业索要高许可费,这抑制了低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了低成本企业的产量和市场份额,阻碍低成本企业技术创新,其总体上是降低社会福利的。因此,歧视性高许可费是应该受到反垄断法禁止的伤害竞争行为。歧视性许可费的反垄断审查应主要依据FRAND原则做出判定,由于缺乏公认的"合理许可费"确定方法和执法机构的信息缺乏,反垄断机构应避免直接规定"合理的"许可费水平,应重在维护微观主体的自由谈判交易机制的有效性,反垄断审查可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万中  蒋传海  
厂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动态记录和掌握消费者的购买信息,以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相同的产品价格,即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的价格歧视。建立博弈模型研究厂商这种定价模式对寡头厂商投资激励和竞争行为的影响。当厂商进行价格歧视时,均衡中,厂商对重复购买的消费者索取高价,而对竞争对手的顾客索取低价。当厂商不进行价格歧视时,缓和了厂商第二期的价格竞争,厂商在第二期索取较高的价格,对第一期定价的影响与厂商的数目以及厂商和消费者的耐心程度相关。价格歧视竞争导致厂商对产品质量的投资较少,禁止价格歧视行为,会增强厂商的投资激励,扩大社会总福利。价格歧视行为对厂商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取决于厂商的投资成本。当厂商投资成本较大时,价格歧视竞争减少厂商利润,但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杨万中  朱蓓  
在一些同时存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和拥塞效应的行业,寡头厂商广泛使用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进行歧视定价的商业模式,文章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这类行业和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厂商实施歧视定价源于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而且消费者寻求多样化和拥塞效应会导致厂商每一期产生"默契合谋"。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会增加消费者福利,降低社会总福利。进一步的定价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寡头厂商都会选择获利较少的歧视性定价策略,陷入"囚徒困境"的境地。对于文章所研究的行业,厂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使用这种定价策略,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