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0)
2023(10349)
2022(8331)
2021(7630)
2020(6414)
2019(14731)
2018(14236)
2017(27913)
2016(14387)
2015(15817)
2014(14972)
2013(14932)
2012(13619)
2011(12155)
2010(12003)
2009(11490)
2008(11622)
2007(10318)
2006(9028)
2005(8576)
作者
(38171)
(32116)
(32070)
(30224)
(20572)
(15081)
(14305)
(12417)
(12109)
(11249)
(10983)
(10612)
(10441)
(9970)
(9903)
(9650)
(9609)
(9243)
(9236)
(8826)
(7869)
(7768)
(7546)
(7263)
(7132)
(7122)
(6987)
(6808)
(6339)
(6167)
学科
(73701)
(72091)
经济(72013)
(67734)
企业(67734)
管理(57361)
方法(32261)
业经(26700)
数学(24756)
数学方法(24666)
(23777)
(23143)
中国(19380)
(17981)
财务(17973)
财务管理(17963)
企业财务(17017)
农业(16902)
(16652)
贸易(16643)
(16361)
技术(15906)
(14466)
(13406)
(13150)
(13054)
(11619)
理论(11118)
技术管理(10840)
企业经济(10720)
机构
学院(211013)
大学(207717)
(105179)
经济(103910)
管理(89354)
理学(77286)
理学院(76648)
管理学(76040)
管理学院(75632)
研究(67780)
中国(57111)
(47363)
(42628)
财经(38470)
(35441)
科学(35186)
经济学(33891)
(32173)
(30898)
经济学院(30880)
中心(30456)
(29487)
研究所(28912)
财经大学(28787)
北京(27084)
商学(27017)
商学院(26771)
业大(25550)
经济管理(25085)
农业(24139)
基金
项目(136921)
科学(112877)
基金(106399)
研究(103199)
(90923)
国家(90173)
科学基金(80747)
社会(72817)
社会科(69382)
社会科学(69368)
基金项目(55411)
(49768)
自然(49465)
自然科(48505)
自然科学(48494)
自然科学基金(47778)
教育(44811)
资助(42885)
(41016)
编号(38648)
(33347)
(32524)
国家社会(32413)
(32314)
重点(29836)
(29717)
成果(29533)
创新(29337)
教育部(28990)
人文(28422)
期刊
(114468)
经济(114468)
研究(64930)
(38683)
管理(37933)
中国(37058)
(29501)
科学(26925)
学报(23711)
(20947)
金融(20947)
农业(20932)
财经(20181)
经济研究(20147)
业经(19681)
大学(19641)
学学(18787)
技术(18338)
(17635)
问题(14835)
世界(14468)
(14384)
(14368)
技术经济(13830)
国际(12501)
教育(12121)
现代(11166)
商业(10796)
财会(10008)
经济管理(9673)
共检索到313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宇  袁正  
本文对网络效应和互联互通构建模型,说明存在网络效应时,互联互通导致企业利润的变化。网络服务是否从互联互通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取决于网络效应系数和单位连接费用,一般而言,如果网络效应系数较小,支付的连接费用也较小,或者网络效应系数较大,支付的连接费用也可以较大,这时,网络将从互联互通中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一结论对新进入厂商、主导厂商或者势均力敌的厂商都成立。如果不满足上述情形,互联互通可能使它们的利润下降。中国电信业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清  
分析我国电信网络互联互通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揭示出问题背后的经济、法律、管理漏洞,从立法、执法、行业管理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以期解决长期困扰电信业改革的问题——互联互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学信  
随着我国电信、电力等网络产业改革的进展,互联互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国外对垂直性的网络产业中互联互通管制的实践和相关的接入定价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困扰我国电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接入价格是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的经济基础,接入价格应被设计为仅仅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目标,而不能兼顾其他政策目标;过低的接入价格水平是目前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应该选择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的接入定价;在接入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应以长期增量成本法为主,短期内可以采用完全分配成本法作为一种过渡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楠  伍世安  
笔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研究了电信产业互联互通过程中运营商之间的策略选择,用演化稳定策略描述了互联运营商间合作竞争的长期演化趋势,探讨了规制机构的惩罚效应对违规电信运营商的有效性,指出政府对拒绝互联互通的惩罚、接入价格以及由拒绝互联互通引起的利益变化是影响系统演化结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延芬  
互联互通的资费水平直接关系到电信业竞争的公平性与主导运营商的生存。中国的互联互通资费是以用户资费为基础参考有关情况进行结算的,导致主导运营商降低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扭曲竞争环境。本文详细讨论了主要的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法的利弊,认为就中国现状而言,应尽快过渡到长期增量成本法等激励性规制方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孟飞  
本文从网络融合深化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采用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电信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电信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排名比较靠前;而规模效率普遍较高,且差异较小。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网络融合对我国电信业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价格规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市场规模和电信业重要程度等宏观经济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电信业的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善轩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1~2月通信业务总量为1434.0亿元,同比增长45.3%;通信业务收入为909.9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电信收入增长15.3%。但由于新增用户日益低端化,业务总量的增长并未带来收入的同步增长,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正  高伟  
本文回顾了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历程并总结其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外电信业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电信业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计划体制内的改良、走向市场竞争的英国模式、分拆与重组的美国模式、新一轮电信重组。其经验可总结为优先发展通信业;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政企分开、邮电分营;政资分开、股份制、民营化改造与对外开放;以政府主导的制度模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楠  
没有公平合理的接入价格是目前我国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因。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网间接入价格是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采用相对机会损益解释了互联互通中讨价还价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建立边际增量收人模型从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确定合理的接入定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乐  刘孟飞  
本文以31省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绩效表现,综合分析其具体的演变过程与趋势,并实证检验了网络融合、区域经济环境差异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电信业市场绩效整体偏低且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从演变趋势来看,不同地区电信业的市场绩效都是趋于改善的;在本文所考虑的三个模型中,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区域经济环境因素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规制改革措施的绩效影响方向则是不一样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丰波  吴绪亮  
用户多归属降低了进入者的壁垒,并赋予用户更为灵活的选择,从而较好地制约了企业排除竞争和限制交易条件的能力。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创新、用户偏好的异质性、核心好友圈和负网络效应等因素均能够有效限制网络效应强化企业市场势力的作用,促使互联网企业积极从事创新,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用户体验。因此,在认定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势力时,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多归属等制约网络效应的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凌  任荣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胡雅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中国电信业自2010年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这表明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尚不能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格局,还要出台其他政策与之配套,例如接入定价规制政策。以移动-移动互联为例,研究中国电信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应如何进行接入定价,以优化电信业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研究得出: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当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时,使得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加,最后达到均分市场的格局。因此,为了使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的同时,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