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8)
- 2023(5069)
- 2022(4115)
- 2021(3935)
- 2020(3416)
- 2019(7391)
- 2018(7621)
- 2017(12136)
- 2016(7001)
- 2015(8103)
- 2014(8134)
- 2013(7379)
- 2012(6821)
- 2011(6227)
- 2010(6580)
- 2009(6056)
- 2008(5937)
- 2007(5809)
- 2006(5275)
- 2005(5041)
- 学科
- 济(22979)
- 经济(22953)
- 管理(22454)
- 业(20346)
- 企(18054)
- 企业(18054)
- 技术(11875)
- 学(9297)
- 教育(8138)
- 方法(8060)
- 中国(7923)
- 理论(7243)
- 技术管理(6546)
- 教学(6207)
- 数学(6028)
- 业经(6024)
- 农(5924)
- 数学方法(5908)
- 制(5239)
- 财(4813)
- 贸(4623)
- 贸易(4616)
- 工作(4562)
- 易(4511)
- 和(4480)
- 农业(4165)
- 银(4059)
- 银行(4045)
- 图书(3967)
- 研究(3940)
- 机构
- 大学(102160)
- 学院(96243)
- 管理(34916)
- 济(33764)
- 经济(32764)
- 研究(31395)
- 理学(28579)
- 理学院(28266)
- 管理学(27632)
- 管理学院(27424)
- 中国(23153)
- 京(21847)
- 科学(19251)
- 江(17810)
- 范(17021)
- 师范(16889)
- 财(16430)
- 中心(15592)
- 所(15306)
- 州(14178)
- 北京(14007)
- 研究所(13657)
- 农(13518)
- 技术(13170)
- 师范大学(13147)
- 业大(13125)
- 教育(12787)
- 财经(12212)
- 院(10981)
- 经(10916)
- 基金
- 项目(58890)
- 研究(47445)
- 科学(45807)
- 基金(39732)
- 家(33542)
- 国家(33242)
- 科学基金(28617)
- 社会(28293)
- 社会科(26630)
- 社会科学(26624)
- 教育(24443)
- 省(24332)
- 编号(20950)
- 基金项目(20177)
- 成果(19931)
- 划(19899)
- 自然(17101)
- 自然科(16762)
- 自然科学(16760)
- 自然科学基金(16464)
- 资助(15678)
- 课题(15096)
- 项目编号(13824)
- 创(13573)
- 重点(13384)
- 年(13293)
- 部(12778)
- 创新(12585)
- 大学(12298)
- 发(12138)
共检索到163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子连 陈桂香
传统高校德育面临"去生命化"之困,工作创新性、实效性缺失,生命化德育是其必然选择。生命化德育是一种以基于生命、关怀生命、满足生命、涵养生命、提升生命为目的教育,它不拒绝功利主义但超越功利主义。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对高校生命化德育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可以说,网络是高校德育的新阵地、新平台,必须充分利用之,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因此,高校要树立"平等、自由"的德育工作理念,提高师生信息素质,设立网络生活情境,回归本真生活实践,从而实现德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生命化德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关键词:
教育 生命 生命哲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振纲
信息网络化决不可简单看作是一种技术革命,它正在引起复杂的社会文化效应。中国信息网络发展的迅速与不平衡性,网络世界的本质与哲学的一致性,网络世界所存在的开放与锁禁、虚拟与现实、创新与削弱创造诸矛盾与人文困惑,已成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可忽视的课题;克服“只重物性,不重人性”的片面的科学观,是数字化时代科技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参考文献3。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矛盾困惑 哲学 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廖璠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是一种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虚实结合、互通有无是其本质特征。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具有积极和负面的"双刃"效应。对于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应持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利益驱动观、联合发展观、系统发展观和法制发展观。参考文献18。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志刚
传统德育教学话语体系对于话语描述的忽视消解了教师的话语力量,使其陷于悖论性的话语困境。现代生命哲学重心在于促使德育话语在批判性、反思性和引导性方面转变,通过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描述性挖掘,不断完善德育教学话语逻辑架构意义生成与路径创新。
关键词:
德育教学 话语范畴 路径创新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忆慧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以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例,略述高校图书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拓展情报服务,以适应蓝色经济创新发展。
关键词:
网络技术 信息资源 创新驱动 情报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鹤鸣 漆乐乐
文章探讨了哲学视域下的图书馆与网络时代,指出图书馆不是一脱离人的物理场所和空间范围,而是直接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存在活动和交往的方式,因此,图书馆的本性是人文的,而不是与人文相通的。
关键词:
图书馆 哲学思考 网络时代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维·阿斯平 朱迪思·查普曼 杜永新
一、引言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太过关注经济、人员配置、课程传递与评估等现实问题,以至于无暇顾及其它。因此,更深层次的问题被搁置一旁便不足为奇,这类深层问题要么等待千载难逢的审慎思考机会的出现,要么被委托给有时间处理此类问题的"专家"或"学者",以便撇开那些"现实"问题。教育哲学问题尤其如此。在本文中,我们希望阐明的是,哲学问题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建绍
在讨论哲学与会计这个话题时,可能会让我们这些经常和数字、账目、凭证打交道的会计人员感到困惑。在我们看来,哲学家是一个人坐在书院里,或者在远离尘世的某个优雅之地,桌上放着一杯香茗,眼睛注视着深邃的星空,思考着人生、宇宙、起源和未来等形而上的重大问题。而会计人员则是忙忙碌碌地制作凭证和分录,认真细致地计算数字,工作要求特别仔细。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他们能有什么联系吗?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翻转课堂、微课程、MOOCs的热潮犹在,"红气球项目"已闪亮登场。祝智庭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技术变革教育的大潜力。毫无疑问,技术将继续为教育提供各种难以想象的可能,我们也很好奇,技术还将为人类教育打开什么样更惊奇的大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