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0)
2023(2833)
2022(2481)
2021(2238)
2020(1837)
2019(4430)
2018(4371)
2017(8569)
2016(4488)
2015(5018)
2014(5071)
2013(5072)
2012(4520)
2011(4238)
2010(4247)
2009(3937)
2008(3857)
2007(3275)
2006(3002)
2005(2600)
作者
(13297)
(11138)
(11096)
(10500)
(7149)
(5239)
(5166)
(4406)
(4282)
(3921)
(3741)
(3728)
(3525)
(3381)
(3379)
(3294)
(3292)
(3279)
(3237)
(3140)
(2660)
(2658)
(2635)
(2530)
(2487)
(2423)
(2382)
(2265)
(2215)
(2211)
学科
(22550)
经济(22521)
管理(14241)
(11477)
(10065)
企业(10065)
方法(9936)
中国(8549)
数学(8530)
数学方法(8460)
地方(6210)
城市(5953)
城市经济(4272)
(4190)
理论(4078)
业经(4030)
(3529)
(3528)
贸易(3528)
环境(3457)
(3338)
(3194)
(3147)
(3139)
技术(2938)
(2866)
(2743)
地方经济(2651)
产业(2523)
方城(2486)
机构
大学(70360)
学院(67662)
管理(27974)
(26037)
经济(25230)
理学(24839)
理学院(24381)
管理学(23808)
管理学院(23677)
研究(22495)
(15440)
中国(15150)
科学(14593)
(11719)
师范(11679)
(10803)
(10580)
中心(10048)
师范大学(9902)
研究所(9738)
北京(9667)
(9429)
财经(9272)
业大(8839)
(8484)
(8349)
(8133)
经济学(7934)
(7636)
商学(7116)
基金
项目(48387)
科学(40124)
基金(37408)
研究(33212)
(32490)
国家(32227)
科学基金(29091)
社会(23356)
社会科(22070)
社会科学(22065)
基金项目(20696)
自然(19775)
自然科(19421)
自然科学(19419)
自然科学基金(19084)
(17515)
(15627)
教育(15468)
资助(14477)
编号(12391)
(10614)
重点(10331)
成果(9847)
(9696)
国家社会(9691)
(9647)
教育部(9447)
人文(9232)
创新(8965)
科研(8888)
期刊
(27158)
经济(27158)
研究(19628)
中国(12408)
科学(10323)
管理(9621)
学报(9463)
教育(7328)
(7086)
大学(7041)
学学(6610)
城市(6453)
(5813)
问题(5301)
(5070)
技术(4564)
财经(4399)
图书(4243)
业经(4198)
经济研究(4185)
现代(3865)
(3822)
农业(3793)
资源(3755)
商业(3727)
(3485)
金融(3485)
(3439)
统计(3305)
科技(3091)
共检索到94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葛缨  邓林园  纪灵超  
本研究拟探索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网络效能感及生命意义感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用路径,并考查网络效能感在其人格特质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首先使用《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从3369名中国城市留守儿童中筛选出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310名,然后分别进行《儿童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网络自我效能量表》和《青少年生命意义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1)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与非成瘾留守儿童相比,人格特质各维度偏高,网络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均较低。其中,男生的总体网络效能感与网络能力感高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莲荣  梅松丽  张明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感觉寻求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信息问卷、网络使用情况问卷、网络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问卷对6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总分不具有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类型、父母学历、网龄的差异性;(2)网络成瘾总分具有上网地点、生源、网络功能使用、网络使用目的的差异性;(3)网络成瘾总分与周上网时间、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具有高相关;(4)网络成瘾总分与去抑制分量表得分与感觉寻求总分相关显著。结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情况、感觉寻求特点具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屈智勇  王晓华  
为调查流动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探讨两类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使用问卷法测查了3416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发现(1)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比率分别为12.99%、6.83%和6.82%。(2)初中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生,男女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得分均显著大于对应性别的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相比,均存在较差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4)留守和流动儿童中网络成瘾倾向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更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相英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晶晶  刘丽芳  方晓义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文娇  周治金  
本研究以武汉地区5所高校的733名大学生为对象,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量表》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等3种类型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恩远  周惠玉  
采用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自我控制三个问卷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理论中值;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在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茂伟  
基于"人格特质-认知、行为(素养)""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认知、行为(素养)"的路径范式,运用大五人格、网络自我效能理论,以实证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在批判及功能范式的认知、应用表现一般;神经质与网络媒介素养相关不显著,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与网络媒介素养呈显著正相关;网络自我效能在人格特质(神经质除外)与网络媒介素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各自总效应比分布于16.02%60.11%)大小不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映华  
以53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社会认同、问题网络使用对其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普遍较长,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及社会认同感居于中等水平,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网络使用;社会认同积极影响生命意义感,问题网络使用消极影响生命意义感;问题网络使用是社会认同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变量。高校应该重视提升大学生积极生命意义;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防止网络沉溺;实施适合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三观"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顾海根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秋  张悦  
[目的/意义]探讨用户人格特质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选取NEO-FFI量表对用户的人格特质进行划分,通过用户实验获取不同人格特质分组受试者的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各项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结论]人格特质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完成时间、搜索策略、目标页面操作、搜索工具使用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外倾性典型高分组和尽责性典型高分组用户在处理不同类型任务时的任务完成时间有差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桂梅  张敏强  
为探讨中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以东莞市555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与网络成瘾相关密切;人际关系、网友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同性自我表露行为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晓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惊讶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资讯、交流等便捷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知不觉的陷入了一个无形的网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房超  方晓义  申子姣  
目的: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从济南市某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02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Shek等编制的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量表、陈淑惠等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查。结果:(1)1年之后,父母的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均有显著增加。(2)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前测心理控制与后测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前测行为控制与后测女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3)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1年后的网络成瘾倾向,行为控制显著负向预测1年后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男生1...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海涛  苏苓  王美芳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生活事件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CIAS)、(ASLEC)问卷对高职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生活事件各因子不存在显著的独生与否差异;除丧失因子外其他各生活事件各因子与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的差异及相关;高职生学习压力、其他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关系密切,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各因子不存在独生与否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