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8)
2023(14948)
2022(12745)
2021(12530)
2020(10043)
2019(23503)
2018(23629)
2017(43167)
2016(24774)
2015(28367)
2014(28580)
2013(26915)
2012(24902)
2011(22516)
2010(22937)
2009(20484)
2008(20314)
2007(18319)
2006(16137)
2005(14162)
作者
(69437)
(57545)
(57450)
(54725)
(36779)
(27822)
(26321)
(22602)
(22127)
(20951)
(19991)
(19377)
(18212)
(18112)
(17745)
(17725)
(17716)
(17154)
(16585)
(16571)
(14551)
(14475)
(13925)
(13262)
(13254)
(12927)
(12853)
(12827)
(11576)
(11522)
学科
(84236)
经济(84139)
管理(65533)
(57946)
(49109)
企业(49109)
方法(38271)
数学(31966)
数学方法(31412)
中国(27946)
教育(25185)
(23487)
(23385)
理论(20854)
(20531)
业经(20259)
地方(17458)
(15589)
贸易(15580)
农业(15484)
(15465)
(15267)
(15060)
技术(14630)
教学(14049)
环境(13121)
(12893)
财务(12817)
财务管理(12785)
(12635)
机构
大学(345600)
学院(338759)
管理(126086)
(116501)
研究(113936)
经济(113314)
理学(108767)
理学院(107381)
管理学(104974)
管理学院(104347)
中国(78914)
(75845)
科学(74017)
(57850)
(56689)
师范(56230)
(54906)
研究所(53028)
(52774)
(51600)
中心(51066)
业大(50655)
北京(48728)
师范大学(45358)
教育(43844)
财经(43783)
(42474)
技术(41874)
(41431)
农业(41331)
基金
项目(228661)
科学(178513)
研究(173524)
基金(159342)
(138167)
国家(136864)
科学基金(116056)
社会(102973)
社会科(96925)
社会科学(96898)
(91778)
教育(86763)
基金项目(84157)
(78702)
自然(75095)
编号(74619)
自然科(73328)
自然科学(73310)
自然科学基金(71916)
资助(65180)
成果(64704)
课题(54353)
重点(52152)
(50263)
(48751)
(47277)
项目编号(46262)
(44887)
大学(43750)
创新(43708)
期刊
(130522)
经济(130522)
研究(104469)
中国(74563)
教育(74109)
学报(56526)
科学(49529)
(48273)
管理(46058)
大学(43390)
(41404)
学学(38515)
农业(34069)
技术(33846)
图书(24921)
(23768)
金融(23768)
业经(21468)
财经(20420)
经济研究(19493)
职业(18337)
(17419)
(17279)
书馆(17189)
图书馆(17189)
(16887)
科技(16492)
理论(16171)
(16101)
论坛(16101)
共检索到50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明勇  
网络时代信息传输渠道日益多元化,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探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由杨伯成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由于网络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社会以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社会观看待网络社会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章主要介绍高校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  
信息技术发展正在对人类未来发展及当下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渗透,当代学生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群体,他们的认知及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时代新产物,其网站建设研究是当下重点研究课题,有助于弘扬主旋律并传播先进文化。由杨伯成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5月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分别从概念特征、发展历程、教育内容、运行机制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对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平台系统的有效应用对策,以期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玉玲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然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较多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了和谐社会目标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利于形成协调一致的网络教育体系,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金红  
<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更加严峻。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能够轻松接触到各类思想文化,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道德文化意识很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的影响,无孔不入的信息源使高校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稳定把控。但与此同时,网络大数据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传统学科课程在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后育人成效有明显提升。思政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并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思政教育体系,将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对思政教育的冲击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助力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勇  杨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创造型与创新型产业发展格外重视,在一个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社会生产模式变革的时代,"创新精神"被人们赋予更崇高的意义。创新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培养"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高校在社会中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大学生既是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模式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三观及思维模式会对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关系我们国家的繁荣与长治久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若虹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网络平台也被应用到了教学中,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网络平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较多问题。要想让网络平台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及时找到解决对策,对此提出应增强师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健全网络平台监管体系、合理选择网络平台、积极更新传统观念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施丽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方法。文章首先界定了网络直播技术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网络直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网络直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而后,分析了现阶段将网络直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多种相应的应用策略,如科学规划直播内容、加强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持、提升教师直播能力与素养,以及推动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的提高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耀东  
各种智能设备与现代化信息传播平台得以深入应用的今天,网络舆情油然而生,并对社会发展与大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而网络舆情中所存非理性因素能充分折射出大众对某一社会舆论热点的倾向性观点,以致对该问题未来的发展走向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顺应时势与院校发展实况构建网络舆情阵地、并由此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预先对网络舆情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有充分了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睢辰萌  孙晓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迅速的信息传递服务,同时也对人类的思想评价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所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就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双面反映。网络技术推动了互联网信息交流的跨区域性功能的发展。在媒体交流平台上,社会信息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众眼前,以致由于信息资讯鱼目混珠,大众对于新闻资讯的舆情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扭曲,科学形态的判断思维受到了网络舆情的蒙蔽,甚至人们丧失了自主判断思维。在未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建强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播思想、文化、信息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得以不断完善,使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所观、所想,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将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高校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激励,也有负面冲击,因此,对高效网络舆情展开严格监督和正确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当下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潍文  
按课程性质来划分,高校教学主要分为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两大块,这两类课程分别对应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的重要组成。按以往教学思维,高校习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成不同的阵营,且两类课程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但部分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证明,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融合起来,以适当的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是有利于总体教学质量提升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宣王威  
新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定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融入时代特色,结合教育的目标,提升思政教育的意义。新时代思政教育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弘扬和传承具有一定的全局性,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障碍,比如,思政教育模式的较为滞后、信息环境变化导致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等。本文结合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现实障碍,探讨有效的化解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康启鹏  高海英  关秀峰  赵健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具有"五强五弱"的特征,即关心时事观念强,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弱;求学求知欲望强,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弱;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强,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发挥技能特长优势意识强,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能力弱;职业意识强,乐观求职和就业能力弱。因此,民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宣善文  
红色资源中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萍  
在当今多元文化、网络信息化和各种西方思潮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其教育形式、内容与作用,分析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系统审视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生成、目标、效用、形态和生态系统,构建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课程与评价体系等,用以指导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推进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由张再兴撰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针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