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
- 2023(2031)
- 2022(1815)
- 2021(1737)
- 2020(1510)
- 2019(3454)
- 2018(3391)
- 2017(6461)
- 2016(3266)
- 2015(3604)
- 2014(3407)
- 2013(3036)
- 2012(2760)
- 2011(2332)
- 2010(2157)
- 2009(1937)
- 2008(1764)
- 2007(1624)
- 2006(1408)
- 2005(1343)
- 学科
- 业(11202)
- 济(9782)
- 经济(9768)
- 管理(8800)
- 企(8193)
- 企业(8193)
- 农(5587)
- 方法(4417)
- 农业(4225)
- 数学(3651)
- 数学方法(3593)
- 业经(3300)
- 学(2772)
- 理论(2606)
- 贸(2529)
- 贸易(2527)
- 易(2505)
- 销(2272)
- 供销(2271)
- 技术(2235)
- 制(2214)
- 中国(2126)
- 教学(2113)
- 工作(1984)
- 信息(1981)
- 电子(1949)
- 教育(1819)
- 银(1811)
- 银行(1808)
- 行(1735)
- 机构
- 大学(44873)
- 学院(43876)
- 管理(20563)
- 理学(18342)
- 理学院(18195)
- 管理学(17897)
- 管理学院(17818)
- 济(16948)
- 经济(16616)
- 研究(12952)
- 中国(9824)
- 农(9811)
- 京(9017)
- 业大(8245)
- 科学(8221)
- 农业(7485)
- 中心(7121)
- 江(6463)
- 财(6427)
- 经济管理(6146)
- 范(6094)
- 师范(6002)
- 所(5694)
- 财经(5615)
- 农业大学(5443)
- 研究所(5362)
- 北京(5265)
- 经(5213)
- 州(4968)
- 师范大学(4827)
- 基金
- 项目(33547)
- 科学(27690)
- 基金(26249)
- 研究(24091)
- 家(23346)
- 国家(23203)
- 科学基金(20827)
- 社会(16167)
- 社会科(15170)
- 社会科学(15169)
- 自然(14254)
- 基金项目(14206)
- 自然科(14014)
- 自然科学(14008)
- 自然科学基金(13791)
- 省(12308)
- 教育(10979)
- 编号(10719)
- 划(10578)
- 资助(10001)
- 成果(8289)
- 部(7517)
- 创(7298)
- 重点(7074)
- 国家社会(7065)
- 创新(6760)
- 大学(6636)
- 教育部(6590)
- 项目编号(6581)
- 发(6542)
共检索到5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沙勇忠 杨昕雅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针对中国背景下的网络微课社群的用户参与动机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通过网络问卷测量,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共聚类出了七大用户参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对网络微课社群用户来说,从众和情感动机不是重要的参与动机,社交和信息动机属于较为重要的参与动机,兴趣、学习和分享动机是最主要的参与动机,由此推断出网络微课社群的构成要素为主题、输出与交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亚平 朱东红
以使用过社交网络的中国用户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的测量量表,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考察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包括信息性动机、娱乐性动机、维旧动机、扩新动机和从众动机等方面。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参与动机 量表 因子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傅亚平 赵晓飞
以用户使用社交性网络服务(SNS)网站的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关系为研究目的,运用动机理论和网络效应理论,构建基于网络外部性的SNS网站用户参与动机和参与强度关系模型,选取人人网用户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娱乐性动机是影响用户参与强度的主要因素;间接网络效应(感知附加功能)对用户参与动机全部具有显著影响,但直接网络效应(参与成员数量)对用户的参与动机只有局部显著影响,且娱乐性动机在网络效应和参与强度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效应作用。依据研究结论,SNS网站的运营商应在明确网络环境下的"动机—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鼓励用户分享、丰富娱乐资源,构建服务平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两个...
关键词:
SNS 网络效应 参与动机 参与强度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振超
随着微信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知识型微信社群已成为个体间学习互动的新媒介。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对用户参与知识型微信社群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掌握用户参与动机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联度,以期为微信社群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霍明奎 朱莉 刘升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站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全面开启。考虑个体用户参与动机,在把握用户隐私顾虑和信任基础上,从优化用户感知、提升用户参与度角度来设计和运营网站,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强度。【方法/过程】本文在构建了用户信任、隐私顾虑对移动社交网络参与动机和参与度影响模型基础上,收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隐私顾虑、隐私顾虑与参与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信任与参与动机、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之间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洲一 邱瑾
以用户参与网络众筹的动机为研究目的,基于整合的技术接受模型(UTAUT)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动机测度量表。选取杭州市公众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获取用户行为数据,运用非平衡样本处理算法使少数类样本信息得到平衡,并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器挖掘影响用户参与的重要动机。研究发现:学历和经验是两个显著控制变量;绩效期望是用户参与网络众筹的首要动机维度,且内外激励因素并驱作用;外在激励中经济收益最为显著,内在驱动因素中同情心起到重要作用;信任动机对网络众筹参与也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探索新的收益模式、构建安全的投资平台,有助于网络众筹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当前社交网络群组吸引着大量高度活跃的用户,使其可以发布丰富的原创内容,进行频繁的知识交流与传播。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梳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引入知识共享意愿在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自我建构理论引入自我建构类型对行为动机的调节作用,构建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动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微信群和Facebook Group共计467份样本数据,采用PLS-SEM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利他和社交参与是最主要的知识共享行为动机;自我效能和互惠受用户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依存自我显著负向调节自我效能与微信群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独立自我显著负向调节互惠与Facebook Group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从个体自我认知角度提出了动机差异的文化阐释,丰富了知识共享行为动机的理论研究,并对社交网络的知识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根强 刘人境
文章研究了网络社群中用户网络特征、双重行为倾向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双重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研究的目标是帮助在线商家寻找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搜寻者,理解知识共享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网络异质性和网络权力对在线用户行为倾向、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网络关系强度对在线用户行为倾向、知识共享均无显著影响;在线知识发送倾向和搜寻倾向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倾向在网络特征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长亮 王晰巍 王雅梦 王晨晓
【目的/意义】分析新媒环境下网络社群中用户信息行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网络社群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呈现国内外网络社群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从研究热点看,国内外研究主要是围绕网络社群中用户的信息共享行为、信息搜寻行为和信息传播行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未来研究主要围绕网络社群中用户的信息持续使用行为、信息采纳行为和信息交互行为三个方面。
关键词:
网络社群 信息行为 研究动态 发展趋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巍 叶强
近年来,以"第二人生"为代表的虚拟世界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蕴含的巨大商机已经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关于虚拟世界的理论研究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虚拟世界用户生活方式等行为规律系统深入的认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也很有限。基于现有的关于现实世界消费者生活方式和网络用户生活方式的研究,提出虚拟世界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测量模型,并采用在"第二人生"中进行街头拦访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获取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量表设计和实证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初步建立包含个性满足、人际交往、社会融入和虚拟体验4个维度的虚拟世界生活方式测量模型,用以综合反映虚拟世界居民的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阳 朱君璇
[目的/意义]对于一个在线社交网站,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就是用户体验的好坏。[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结合多学科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体验进行定义。其次在对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套详尽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多个层次的众多因素进行权重的度量,并以动态模糊集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种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用户体验要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董晶 温萧羽 许浩
[目的/意义]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网络社群平台不断掀起文旅景点“打卡”风潮。文旅打卡行为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塑造和传播过程,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该行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设计/方法]以文化场景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准社会关系理论和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研究网络社群用户文旅打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旅景点的场景特征如何影响用户打卡意愿,进而引发打卡行为。[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场景真实性、合法性、社群影响和准社会关系是影响网络社群用户文旅打卡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关建议。[创新/价值]从文化角度揭示了文旅景点的场景特征与用户打卡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德强 黄世晴 董颖 王珏
[目的/意义]调研中外科研人员对社交网络的认知情况,对学术工作者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动机和需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707位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的认知、使用动机和访问信息,并将问卷调查结果与Natur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和使用意识并不是很高,国内科研人员比较倾向于使用以社交型为导向的网站,对以学术型为导向的网站使用较少。国外主流ASNS平台中,我国用户对ResearchGate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认知 使用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宇 王晰巍 杨梦晴
[目的/意义]对网络社群中用户的知识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知识消费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体系,以充分挖掘网络社群用户的知识需求,提升网络社群知识产品的质量。[方法/过程]首先对网络社群知识消费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和调查,获取用户在网络社群知识消费过程中有关用户体验的研究资料,通过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归纳网络社群知识消费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网络对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构建了网络社群知识消费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提出了"个性需求、成长需求、知识属性、社群属性"4项一级指标和"满足心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敏 田松瑞 张可
[目的/意义]系统分析了小木虫论坛的用户参与行为模式,希望对中文网络学术社区的系统构建和服务改善提供参考,以期推动中文网络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研究设计/方法]以小木虫论坛为样本对象,将定性内容编码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对收集到的5个学科版块(高分子、微米和纳米、仿真模拟、药学、投资理财)的431位用户、513个发帖及38423个回帖进行文本分析。[结论/发现]不同等级用户具有不同的参与方式,多种类型资源存在于中文网络学术社区用户的交互内容中,支持类情感信息在各学科中都普遍存在,提供个人观点和深入联系的比例较低。[创新/价值]弥补了中文网络学术社区中用户交互内容的文本语义分析不足,系统探究了不同学科用户的参与模式差异、共享资源的需求偏好等问题,充实丰富了网络学术社区用户参与行为的研究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