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8)
- 2023(16860)
- 2022(14630)
- 2021(13554)
- 2020(11486)
- 2019(26382)
- 2018(26271)
- 2017(49689)
- 2016(27298)
- 2015(30521)
- 2014(30296)
- 2013(29972)
- 2012(27453)
- 2011(24775)
- 2010(24468)
- 2009(22533)
- 2008(22294)
- 2007(19247)
- 2006(16916)
- 2005(14725)
- 学科
- 济(107138)
- 经济(106997)
- 管理(81271)
- 业(76487)
- 企(64179)
- 企业(64179)
- 方法(46685)
- 数学(40120)
- 数学方法(39677)
- 农(29512)
- 财(28601)
- 中国(26752)
- 业经(25958)
- 地方(24238)
- 学(23778)
- 制(23506)
- 农业(19526)
- 贸(19484)
- 贸易(19475)
- 易(18877)
- 技术(18131)
- 务(17785)
- 财务(17711)
- 财务管理(17678)
- 环境(17306)
- 理论(16927)
- 和(16926)
- 企业财务(16688)
- 体(16463)
- 银(15905)
- 机构
- 大学(386198)
- 学院(383876)
- 管理(151490)
- 济(150018)
- 经济(146760)
- 理学(131760)
- 理学院(130240)
- 研究(129240)
- 管理学(128023)
- 管理学院(127337)
- 中国(94144)
- 科学(82751)
- 京(82550)
- 财(69341)
- 农(67992)
- 所(65083)
- 业大(62025)
- 江(59925)
- 研究所(59679)
- 中心(58714)
- 财经(55264)
- 农业(53615)
- 北京(50929)
- 经(50136)
- 范(50109)
- 师范(49499)
- 院(47226)
- 州(45673)
- 经济学(44538)
- 财经大学(41079)
- 基金
- 项目(269847)
- 科学(211119)
- 基金(195164)
- 研究(192680)
- 家(172038)
- 国家(170652)
- 科学基金(145781)
- 社会(121476)
- 社会科(115022)
- 社会科学(114993)
- 省(106754)
- 基金项目(104736)
- 自然(96686)
- 自然科(94334)
- 自然科学(94308)
- 自然科学基金(92617)
- 划(89492)
- 教育(87481)
- 资助(79240)
- 编号(77762)
- 成果(62150)
- 重点(60746)
- 部(58476)
- 发(57523)
- 创(56593)
- 课题(53568)
- 创新(52849)
- 科研(51651)
- 制(49856)
- 计划(49694)
- 期刊
- 济(163330)
- 经济(163330)
- 研究(108695)
- 中国(73898)
- 学报(67115)
- 农(60892)
- 科学(59077)
- 管理(54600)
- 财(53513)
- 大学(49845)
- 学学(47079)
- 农业(41394)
- 教育(39905)
- 技术(31372)
- 融(30797)
- 金融(30797)
- 业经(27959)
- 财经(26525)
- 经济研究(25528)
- 经(22661)
- 问题(21576)
- 业(21323)
- 图书(20350)
- 科技(20158)
- 版(19244)
- 理论(17771)
- 资源(17732)
- 技术经济(17645)
- 业大(17450)
- 现代(17058)
共检索到555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俊杰 盛亚
从集群社会网络视角,通过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检验了网络强度、网络开放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机制,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网络强度、网络开放度与产业集群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环境不确定性调节网络强度和网络开放度与集群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网络开放度对集群绩效的正向作用增加,而网络强度对集群绩效的正向作用减弱;最后讨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改进的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华晟
产业集群具有协同作用和集体效率两个本质特征。作者认为 ,“协同”与“集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容。社会网络作为联结地方不同的行为主体以及本地与其它地区的纽带 ,在地方成长路径中 ,有效地促使要素资源简单集聚转向结成地方生产网络 ,并进而向地方创新网络演进。尽管在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中 ,社会网络的作用强度呈现由成熟期之前的持续增强转向此后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 ,然而它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所替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特定的社会结构仍然是构成地方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邬爱其
基于对浙江省家族企业的调查问卷,本文检验了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网络机制,发现处于集群网络的焦点位置、与本地大企业建立关系以及与行业协会等地方组织保持联系有助于家族企业快速成长,但由于关系的冗余性和价值差异,丰富的本地关系并不能帮助家族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集群网络资源 快速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红波 吴泗宗 王建玲
我国本土产业集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围绕"锁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潜在风险等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而产业集群升级始终不能很好解决,并成为困扰我国实践和理论的一个棘手问题;文章在辨析产业集群内外双重锁定的基础上,指出升级仅适合集群发展初级阶段时的内部"锁定",而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并面临外部"锁定"时,往往不能突破而陷入"升级悖论";基于跨网络学习的视角,本文认为集群只有彻底自我否定,并融入跨国企业网络,才能突破来自内外的双重锁定,获得学习和知识溢出的机会;最后,结合我国浙江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自我否定 跨网络学习 双重锁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会龙 池仁勇
浙江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跨区域扩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面临着跨区域重构,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层面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依托"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全新产业链的竞争。本文首先剖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接着阐述了浙江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跨区域重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蔡猷花
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关系网络出发,基于加权小世界网络,研究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绩效。提出用节点间的传输距离、传输频率、知识价值量、知识构建维护成本来衡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绩效,并得出了其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绩效的影响函数。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网络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娇俐 王文平 束慧
本文运用集群网络理论,在分析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不同主体及其作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生型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特征对集群中的知识学习和更新机制进行剖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生型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知识网络支撑下,多主体间连接关系和企业主体间连接关系都有利于集群企业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实施,促进集群的知识更新,最终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振东 许森 焦豪
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集中在相对较小区域内,这种高密度企业集中会对企业社会网络产生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差异特征,因此企业社会网络特征也非常不同。本研究针对价值链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两个典型类型产业集群,探讨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来检验不同产业集群类型下企业社会网络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本研究所取样的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然后再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证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露元 邹忠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了"跨国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技术流动与扩散—集群绩效"的概念模型,以广西和越南制造业集群为例,基于116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逐一验证。研究发现: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在跨国网络结构与集群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广西与越南制造业集群之间的资源共享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不显著,亟需加强双方节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集群网络结构推动了知识、技术跨区域的流动和扩散,进而提升整体集群的绩效。本文以产业集群跨国合作网络为研究视角,探讨不同国家集群间相互联系与发展的关系,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形势,为"一带一路"下相关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集群 跨国网络结构 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小勇
从复杂系统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讨论了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提出了集群创新环境因素和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两类动因,并讨论了各动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集群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进而影响其创新合作行为,从而导致不同形态特征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集群创新环境的演进也是通过借助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的传导进而使集群创新网络发生演进的。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为例,对其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正式制度对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网络演进 质性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慧君 王文平
现有的研究表明,社会嵌入性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但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社会网络当作一个静态的因素来考察其对集群的作用。本文以温州传统产业集群为例,从社会网络与集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该集群在集群形态从同质集群、分工集群向创新性集群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网络随之而发生的由族群、企业家社会网络向非人格化社会网络变迁的这一集群与社会网络的协同演化过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 协同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中伟
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是由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叠加而成的复合网络,内含乘数传导创新机制、合作创新机制和创新动力增强机制。在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创新机制作用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企业相比,具有新产品乘数倍增加、创新低风险低投入高成功率、创新成果高速扩散、创新周期缩短等绩效和创新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结构 创新机制 创新绩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慧 贾玉平
文章在总结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的传统分析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从知识粘合和知识网络搭建视角切入,构建了区域集群竞争力与知识网络链接程度之间的"超S型"关系模型,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升级能力提升的知识网络构建一般路径,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浙江块状经济体在突破地域"锁定"状况过程中对知识网络构建的各种尝试。本研究对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梅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表现为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领导企业,并将非核心环节或业务转移或外包至群内或群外。通过对广州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对实现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工艺和产品升级以及流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功能升级,其阻挡作用则超过了推动作用,从而抑制了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要突破领导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设置的"壁垒",获取在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上的全面升级,必须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创新来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荣华
以河南省牛肉制品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河南省162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共收回140份有效问卷,经过实证研究与分析,以网络的视角探讨其产业集群存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地理临近优势、加强企业相互联系、共享集群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旨在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及相关产业集群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风险 网络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