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4)
- 2023(16470)
- 2022(13260)
- 2021(11995)
- 2020(10151)
- 2019(22838)
- 2018(22585)
- 2017(43681)
- 2016(23375)
- 2015(26212)
- 2014(26255)
- 2013(25600)
- 2012(23185)
- 2011(20666)
- 2010(21159)
- 2009(20439)
- 2008(19650)
- 2007(18061)
- 2006(15980)
- 2005(15000)
- 学科
- 济(101221)
- 经济(101073)
- 业(94882)
- 企(85976)
- 企业(85976)
- 管理(85141)
- 方法(43330)
- 财(35458)
- 数学(34305)
- 数学方法(34092)
- 业经(34018)
- 中国(32049)
- 农(31551)
- 融(29275)
- 金融(29268)
- 制(28022)
- 银(27444)
- 银行(27422)
- 行(26440)
- 务(25195)
- 财务(25147)
- 财务管理(25105)
- 企业财务(23877)
- 农业(22452)
- 体(20879)
- 技术(19452)
- 理论(19313)
- 地方(19255)
- 贸(17572)
- 贸易(17554)
- 机构
- 学院(334036)
- 大学(329910)
- 济(143181)
- 经济(140334)
- 管理(133020)
- 理学(113360)
- 理学院(112353)
- 管理学(110875)
- 管理学院(110262)
- 研究(103999)
- 中国(89239)
- 财(73904)
- 京(68017)
- 财经(57550)
- 科学(57135)
- 江(52530)
- 经(52254)
- 农(52087)
- 中心(50613)
- 所(50454)
- 经济学(44913)
- 研究所(44431)
- 业大(44056)
- 财经大学(42642)
- 北京(42279)
- 州(41670)
- 经济学院(40686)
- 农业(40441)
- 范(38564)
- 师范(38139)
- 基金
- 项目(212636)
- 科学(170454)
- 研究(161267)
- 基金(156866)
- 家(133353)
- 国家(132151)
- 科学基金(116691)
- 社会(106099)
- 社会科(100624)
- 社会科学(100604)
- 省(83484)
- 基金项目(82122)
- 教育(74355)
- 自然(72278)
- 自然科(70725)
- 自然科学(70709)
- 自然科学基金(69563)
- 划(68135)
- 编号(65197)
- 资助(63614)
- 成果(53975)
- 部(48116)
- 创(47401)
- 重点(46905)
- 制(45623)
- 发(45271)
- 课题(44896)
- 国家社会(44511)
- 创新(43569)
- 业(42840)
- 期刊
- 济(163339)
- 经济(163339)
- 研究(101310)
- 中国(70980)
- 财(62369)
- 管理(55354)
- 农(50031)
- 融(47694)
- 金融(47694)
- 学报(44617)
- 科学(42465)
- 大学(36110)
- 学学(34183)
- 教育(33760)
- 农业(33050)
- 技术(30472)
- 财经(30336)
- 业经(28362)
- 经(26085)
- 经济研究(25825)
- 问题(21198)
- 业(19100)
- 技术经济(17448)
- 财会(17091)
- 贸(16757)
- 现代(16258)
- 商业(16093)
- 世界(16006)
- 会计(15746)
- 理论(15648)
共检索到51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为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畅通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渠道,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契机,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建立了"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两个网络互动平台。为检验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的治理作用,文章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交易所网络平台互动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机制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在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时,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总体来看,网络平台互动质量越高,企业金融化程度越低。文章为抑制企业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以及更好地利用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彭正银
本文以信息技术发展和资本市场监管转型为背景,利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和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中问答板块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网络平台互动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依然支持这一结论;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来缓解融资约束的;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质量的网络平台互动能更有效降低融资约束程度,网络平台互动缓解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扩大企业外源融资规模。本文的研究从融资约束缓解的视角为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阚沂伟 徐晟 李铭洋
本文基于深交所"互动易"与上交所"上证e互动"的网络互动平台数据,研究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信息越充分、互动情绪越积极、互动行为越有效,则越有助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当公司的内外部信息更透明时,投资者互动的治理效应更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更好。并且投资者网络互动平台能够通过媒体渠道放大其社会责任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促进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调动投资者在网络互动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外部监督治理功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严若森 高心仪
本文聚焦于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这一典型的非正式互动性信息披露渠道,并收集整理2010-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4562家上市公司在上交所“e互动”和深交所“互动易”的投资者问答数据,研究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数字化战略信息传递积极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业绩期望落差激发企业积极传递数字化战略信息,该结论经内生性检验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对于数字化能力强企业,业绩期望落差主要通过管理层可置信承诺假说下的“长期性激励动机”激发企业积极传递“言行一致”的真实性数字化战略信息,而对于数字化能力弱企业,业绩期望落差则主要通过管理层自利性偏差假说下的“暂时性安抚动机”激发企业积极传递“言行不一”的粉饰性数字化战略信息。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管数字注意力强、组织惯性小、深交所及科创板和创业板、地区诚信与法治环境好的企业中,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数字化战略信息传递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数字化能力强(弱)企业,更严格的数字化信息披露规制和更大力度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对其业绩期望落差与数字化战略信息传递积极性之间的正向关系起到强化(弱化)作用,而企业积极传递数字化战略信息对于增加其数字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和数字化创新产出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兴全 程慧慧
以数字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为背景,针对企业的资金配置问题,利用2010-2020年深交所“互动易”和上交所“上证e互动”中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问答数据,从融资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式沟通的数量特征和质量内涵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高数量和高质量的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提升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其次,网络平台互动对公司现金持有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治理效应而非融资效应,具体表现为抑制管理层在职消费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对企业所持现金的无效损耗而产生的现金回流。再者,网络平台互动提高公司现金持有的治理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网络平台互动可促使企业将增持现金用于创新、分红及慈善活动,改善资金再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勇
基于深交所网站披露的2013~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投资者实地调研数据,本文考察了实地调研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对企业的实地调研会显著提升其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表现在投资者对企业的实地调研频度、广度及深度越高,其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证实,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有效抑制较差的信息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面影响,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频度、广度及深度越高,较差的信息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面影响越小。本文从会计信息可比性这一视角考察了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的治理功能,拓展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研究结论对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实地调研的规范管理及其相关信息披露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英允 杨朝 高敬忠
以2010~2018年我国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利用"互动易"这一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进行互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通过"互动易"平台进行的互动程度提高有助于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网络平台互动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会受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当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时候提升作用较显著。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替换变量度量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研究从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丰富了对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治理功能的研究,并为深交所探索市场化监管转型与监管创新路径提供了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建伟
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围绕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融资约束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倾向,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二是从融资约束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高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倾向,而对低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在促进实体企业经营绩效改善中的作用,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走依靠公司治理改革、运营机制创新、组织管理变革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避免企业过度依赖要素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投入和资本运作来实现规模扩张、利润增加。二是要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金融资源供给结构并提升供给效率,将发挥好全要素生产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推动企业"去杠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企业价值提升作为经营考核目标,抑制一部分实体企业推行过度金融化的倾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臣鑫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会计准则变革之一,对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以“A+H”股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抑制企业投资替代动机下的金融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目的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第二,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较强、审计质量较高、短期利润动机较强、金融损益调整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新准则实施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第三,新准则实施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增强了其预防性动机,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 “脱虚向实”。为此,要进一步做好新准则的宣传辅导,引导企业对金融交易进行客观公允的确认与计量,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督,防止企业利用新旧准则交替中的监管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等违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兰品 冀泽辉 胡凯
增值税税率改革是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措施,而这一举措能否遏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差异性投资收益率所导致的经济“脱实向虚”风险,不但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以财税[2017]37号文、财税[2018]32号文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39号文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2017~2019年增值税税率改革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能有效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且对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域的企业治理效应更明显;增值税税率改革能有效弱化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促进经济“脱虚还实”,而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影响效果不明显;增值税税率改革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效应能促使实物资本投资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有助于优化企业投资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俊 李婷玉 杨茜雅
本文以2010—2021年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问答”板块上的互动数据为样本,采用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股利关注”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股利关注”通过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现金股利分配。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配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强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杨钰洁
留抵退税是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举措,而这一举措能否抑制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利差扩大所导致的“脱实向虚”风险,不仅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宏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财税[2018]70号文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6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1季度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现金流效应”和“主业投资效应”两条路径,削弱了金融化的预防储蓄动机和逐利动机,进而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金融与法制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减税政策和防范化解微观层面“脱实向虚”风险、实现“六稳”“六保”目标提供必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梁丹阳 独正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弥补研发投资市场失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防止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增加内部现金流缓解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动机,通过提高主业业绩削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动机,从而抑制了金融化。与国有企业和成熟期、衰退期企业相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更能够抑制非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的金融化。本文从金融化视角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作用效果,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有益补充,对于重塑金融化政策范式,进一步科学优化政策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卫兵 王利霞
减税降费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策略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营改增"可能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机制影响企业金融化,即增加企业经营性投资而抑制企业金融化的替代效应,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而增加金融资产配置的富余效应。本文基于我国 "营改增"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一,"营改增"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第二,"营改增"主要通过刺激企业经营性投资的替代效应对企业金融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并未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第三,"营改增"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强于国有企业,且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存贷比较高的地区。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减税降费政策除了可直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外,对抑制企业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孙汉 沈胤鸿
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是证交所构建的基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式沟通的新型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也是公司履行信息披露责任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上特有的制度背景,考察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存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互动强度越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作用渠道检验表明,网络平台互动强度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进而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当上市公司回复越及时、回复字数越多时,两者负向关系更显著。拓展性分析表明,在分析师关注较低、媒体关注较低以及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外部信息环境较弱时,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能够发挥传统外部中介的补充治理效应;网络平台互动中管理层风险信息和竞争文化信息披露也能起到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效果。文章从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的治理角度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提升、信息化视角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转型提供了“落脚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抑制金融资产配置吗?——来自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交易所大宗交易流动性折价研究——来自沪深交易所的经验证据
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足迹吗?——来自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特征吗?——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
减少避税活动会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吗?——基于“金税三期”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金融化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吗?——证据与机制解释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金融化对实体经济财富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来自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类账户制度能够抑制市场过度投机吗——来自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经验证据
女性高管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吗?——来自我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