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2)
2023(3435)
2022(2933)
2021(2778)
2020(2272)
2019(5324)
2018(5125)
2017(10252)
2016(5004)
2015(5654)
2014(5574)
2013(5453)
2012(4636)
2011(4071)
2010(3791)
2009(3590)
2008(3373)
2007(2730)
2006(2254)
2005(1855)
作者
(12953)
(10995)
(10924)
(10248)
(6778)
(5114)
(4992)
(4364)
(4054)
(3720)
(3570)
(3540)
(3406)
(3318)
(3259)
(3255)
(3180)
(3174)
(3135)
(3083)
(2603)
(2560)
(2540)
(2477)
(2460)
(2335)
(2280)
(2277)
(2150)
(2116)
学科
(20850)
经济(20824)
管理(17361)
(16447)
(15005)
企业(15005)
方法(10215)
数学(8447)
数学方法(8375)
(5671)
业经(5504)
中国(5133)
(4972)
贸易(4971)
(4825)
(4559)
理论(4113)
技术(3955)
(3745)
财务(3739)
财务管理(3733)
(3702)
地方(3695)
(3621)
企业财务(3561)
(3534)
(3167)
农业(3046)
(3013)
银行(3007)
机构
大学(71890)
学院(70942)
管理(31066)
(29111)
经济(28576)
理学(27807)
理学院(27520)
管理学(27095)
管理学院(26965)
研究(19663)
中国(14475)
(13622)
(13468)
财经(11463)
科学(11356)
(10566)
中心(9648)
(9624)
师范(9576)
(9177)
经济学(9159)
商学(8876)
财经大学(8873)
业大(8837)
商学院(8783)
(8403)
经济学院(8346)
北京(8133)
师范大学(7828)
(7786)
基金
项目(51575)
科学(42893)
基金(39828)
研究(38555)
(34028)
国家(33760)
科学基金(30599)
社会(26839)
社会科(25457)
社会科学(25453)
基金项目(21558)
自然(19569)
自然科(19220)
自然科学(19217)
(19187)
自然科学基金(18903)
教育(17925)
(16267)
编号(15117)
资助(14956)
成果(11965)
(11846)
(11600)
国家社会(11370)
重点(11166)
人文(10950)
教育部(10872)
创新(10643)
(10438)
(10323)
期刊
(28900)
经济(28900)
研究(18534)
中国(11385)
管理(11188)
(9988)
科学(9278)
学报(9277)
大学(7363)
教育(7281)
学学(6835)
(6388)
业经(5757)
财经(5470)
经济研究(5140)
技术(5113)
(4945)
金融(4945)
(4755)
图书(4436)
商业(4363)
农业(4307)
问题(3688)
理论(3466)
情报(3460)
科技(3368)
现代(3258)
技术经济(3245)
实践(3175)
(3175)
共检索到9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绪可望  田凤梅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关系。研究师生关系需要首先清晰认识学生、教师。网络教育作为区别于前网络教育的新教育,其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它具有整体性、虚拟性、直接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善秀  杜默君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随着网络化教学进一步在全国推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陶鹏  杨秀芹  宋灵  
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师生关系缺乏准确定位,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的师生关系面临着诸多危机,如学生权利的过度放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教师权威的过度弱化,职业认同有所降低;师生话语的过度亲密,职业道德出现危机等。针对以上师生关系危机,建议高校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质疑,以包容的胸怀接纳学生的个性,以无私的爱心接触学生的内心,以自律的精神引导学生的行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蔷  冯亭  梁文霞  
基于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影响,指出网络时代导师和研究生都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晓乐  杨晓  
正确的指导理论能够促进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入。本文提出利用解构主义理论来研究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并与主体性理论作了对比论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伟  
从古今之变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当下师生关系在走向民主与平等,但同时也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回归古典的目的论师生关系,重温目的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友爱性以及敬畏性,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本研究基于对美国一所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导师的访谈,并选择化学和英语学科为案例进行质性研究。本文指出,博士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受到学科文化的影响,并呈现学科差异。学科知识生产活动的社会条件是反映学科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权力结构和紧密程度。不同学科师生关系的结构也对博士教育实践提出了不同挑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丛立新  
民主平等与教师主导是师生关系的两个方面,是分别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社会学角度,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取决于一定社会的主流人际关系;从教育学角度,师生关系则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教与学的关系。在现实中,两个方面交织缠绕在一起,只有从认识上加以澄清和区别,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和准确地加以把握。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追求,同时,必须坚持而不能放弃教师主导。两种规定并不是彼此冲突,而是能够在实践中统一,并行不悖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汪幼辛  
推论(推理)是皮尔士“探究方法”的核心,教学推论是推论与教学的独特结合,其教学意义必须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中,其核心在于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推论的条件,即原因、规则和结果。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1)教师直接明确推论条件———教师对学生推论控制程度取决于明确的条件种类数;(2)教师间接控制推论条件,包括对原因、对规则和对结果三种控制行为。教学推论本质上是在技术兴趣指导下的工具性活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步学等在2007年第10期《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撰文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桂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理论上的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却常常流于一般化、公式化,即把特殊的师生关系单纯当作一般的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并把复杂的师生关系简单化。故对这个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莲  
]根据霍夫斯泰德(Hofstede)比较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中国和瑞典分别属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高权力差距和低权力差距、强回避不确定性和弱回避不确定性、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国家。本文试图探讨生活在中瑞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师生这一不平等角色关系看法的异同。30名就读于瑞典某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曾到过中国留学现也就读于该校的9名瑞典学生,完成了笔者设计的有关中瑞师生关系比较的调查问卷。对问卷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证实了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在中瑞师生关系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家军  
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道德危境"入手,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下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达到与学生的"视野融合",真正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