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3)
2023(13715)
2022(11896)
2021(11198)
2020(9130)
2019(21112)
2018(20786)
2017(39858)
2016(21313)
2015(24063)
2014(23846)
2013(23424)
2012(21467)
2011(19360)
2010(19297)
2009(17794)
2008(17181)
2007(15049)
2006(13297)
2005(11148)
作者
(61468)
(51102)
(50596)
(48287)
(32446)
(24502)
(23010)
(20064)
(19329)
(17890)
(17628)
(17000)
(16197)
(15882)
(15467)
(15413)
(15384)
(15085)
(14512)
(14477)
(12552)
(12408)
(12126)
(11663)
(11493)
(11311)
(11268)
(11262)
(10176)
(10151)
学科
(84433)
经济(84319)
(60388)
管理(58818)
(47834)
企业(47834)
方法(37924)
(32785)
数学(31214)
数学方法(30854)
业经(22639)
农业(21773)
中国(21521)
(19477)
(19303)
地方(17512)
理论(15437)
(15146)
贸易(15137)
(15112)
(14729)
(13942)
技术(13236)
环境(12633)
(12029)
银行(11981)
(11949)
金融(11947)
教育(11898)
(11783)
机构
大学(306637)
学院(305397)
管理(124871)
(116254)
经济(113594)
理学(108924)
理学院(107690)
管理学(105907)
管理学院(105346)
研究(99352)
中国(72076)
(64662)
科学(63071)
(51803)
(50973)
(48404)
业大(46326)
中心(45766)
研究所(44555)
(43620)
师范(43220)
(43117)
财经(42467)
北京(40547)
农业(38810)
(38689)
(35943)
(35631)
师范大学(35144)
经济学(33893)
基金
项目(215382)
科学(170127)
研究(159191)
基金(156803)
(136559)
国家(135116)
科学基金(116506)
社会(100907)
社会科(95230)
社会科学(95207)
基金项目(84427)
(84090)
自然(75490)
自然科(73728)
自然科学(73714)
自然科学基金(72383)
教育(72056)
(70206)
编号(65584)
资助(63348)
成果(52946)
重点(47295)
(47092)
(45901)
(44912)
课题(43979)
创新(41709)
国家社会(41089)
科研(40869)
教育部(40511)
期刊
(129450)
经济(129450)
研究(85459)
中国(54104)
(50517)
学报(48834)
科学(45903)
管理(42891)
大学(37371)
(36341)
学学(35043)
农业(34528)
教育(34172)
业经(24614)
技术(23919)
(23196)
金融(23196)
财经(19294)
经济研究(18786)
图书(18077)
问题(17077)
(16429)
科技(15624)
(15420)
(15391)
理论(14738)
实践(13743)
(13743)
技术经济(13553)
现代(13542)
共检索到431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兵  余柳仪  陈望雄  
资本强势介入背景下,了解具有自组织背景的传统村落在向旅游地转型过程中的组织行为规律,对当前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有现实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展开了案例比较。研究发现:天宝古村与贾家古村旅游自组织现象明显,且有不同的演化分异趋向。发端于天宝刘氏理事会的天宝古村旅游,在政府他组织介入下走向自组织。缘起于村落认知觉醒的贾家古村旅游自组织,在博物馆化的村落与旁观者的村民两相分离的状态中走向内部他组织。网络嵌入理论的解释是,权力-信任关系引发村民合作或对抗的集体行动,村落社区网络信息流则导致村民旅游参与或退出的集体行动,天宝古村与贾家古村旅游自组织演化分异由此形成。研究认为,他组织介入成为必然的情况下权力-信任关系建立至关重要。研究也指出,村民与村落分离现象值得研究者关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文兵  余柳仪  吴忠才  
本文基于整体网视角对张谷英村社区咨询网进行研究,试图揭示传统村落旅游地社会网运行机理。通过确定样本边界得到了169户家庭构成的样本空间,对咨询网络结构分析与社区权力分异研究发现:(1)张谷英村旅游地社区咨询网络结构呈现不均衡性;大多数家庭活跃于由可达性产生的1-派系小圈子之中,并由11个基础派系衍生出240个衍生派系。(2)整体网视角下张谷英村旅游地社区权力分异呈现金字塔结构;年龄、是否参与旅游经营、助人经历、能力展现与业余爱好是权力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位于权力分异金字塔结构顶端的家庭很少,但对张谷英村旅游地社区咨询网络演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也显示:旅游实践活动既是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成员能力展现的重要平台,也是体现社区社会网权力分异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网视角的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权力分异将处于动态演化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媛  张瑾  沈世伟  
从传统村落原住民的视角切入探讨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营造,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的本源。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为案例,将景观意象五要素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借助文本分析工具明确篁岭古村旅游景观客体与意象结构,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前往实地开展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客体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原生村落景观;(2)案例地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较高;(3)相较于没有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对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更高、旅游支持意愿和旅游参与意愿更强,但对社区的情感强度却更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林  廖国一  
在村落遗产旅游发展中,村民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本文以龙脊平安寨为典型案例,分析其遗产旅游从集体行动的"困境"到"理性"从而实现自组织的治理过程。结合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与自组织理论,本文提出,自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了集体的理性,其内发性、参与式发展可以有效地治理村落遗产旅游的公共事务,从而实现村落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洪昌  舒伯阳  
制度在旅游发展模式演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界目前对旅游发展模式现状及横向优劣比较的研究较多,而对模式是如何演进以及如何解释制度对模式的作用机理缺乏相应的研究。文章基于新经济社会学中制度嵌入性的分析框架,结合郎德苗寨的实践案例,对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逻辑进行考察和阐释。内生文化诉求、资本利益博弈与制度嵌入调试共同推动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的动态演进和多元共存。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生演化,分别借助科层制、项目制和制度赋权的路径嵌入于民族传统村落,通过制度创新重构村落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强  王爱  储金龙  黄超伟  余浩然  Chan EME  
[目的]全面评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基础及阶段性特征,是有效引导农旅融合、农民创收和农居焕新的重要路径。[方法]以古徽州四批次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五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EVM法对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可视化模拟,全面探讨不同视角、不同方向下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结果]基于非参数空间统计方法,既能较好地刻画旅游竞争力整体分布的规律性和局部空间异质性,又能优化样点数据的评估误差。[结论]总体上看古徽州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旅游市场环境、相关配套设施、文化物质环境较好;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圈层化的分布格局,北部以徽州区为主、南部以婺源东部地区为主的两大核心区已然形成;各侧视图的空间形态以及典型方向的剖切线,均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的空间梯度分布态势,同时也表现出空间上的跳跃和突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蔡桢燕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超  孔翔  陈品宇  
原真性作为旅游研究中热点话题,却较少探讨传统村落旅游情景下的原真性问题。传统村落兼具乡村聚落、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多维属性,致使其原真性问题更为复杂,村落、原真性与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基于此,该文以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为例,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立足建构主义视角,探讨旅游者“主位”下的原真性体验。研究发现原真性在传统村落此类旅游目的地选择中仍具有作用,体现在旅游者对村落原始特征、反商业化、建筑特色与文化符号的追寻,目的地文化掮客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种追寻在旅游者具身实践中得以强化,并在遗产景观、乡村意象、旅游景观与地方氛围、文化独特性的交互品鉴中形成原真性体验。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偏好以静态、冰冻过去的方式理解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此外,文章依据旅游者建构原真性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原始想象型、审美现实型、理性认知型。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原真性研究领域中观点争鸣的认识,回应传统村落此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其原真性该如何理解的学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吉林  刘水良  周春山  
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及其工具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张家界4个中国传统村落农户适应类型、适应驱动因子和适应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产生旅游专营、旅游主导、旅游参与、务工主导、工农均衡和务农主导6种生计适应类型,参与旅游农户比例低,务农和务工不同程度地成为了传统村落农户的生计策略之一;(2)影响农户适应效果的主要适应因子有6个,即农户家庭劳动力总量、户主学历、房屋面积、家庭存款、邻里关系和种植面积,均为生计资本指标;(3)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寒非  
通过调查黔东南地区归平侗寨房族组织结构及其特点发现,房族组织是当地重要的乡村自组织,法治巧妙地"嵌入"族规和纠纷解决之中。乡村自组织资源非常丰富,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法治推进的本土资源。法治嵌入乡村自组织主要有制度嵌入、规则嵌入以及行动嵌入三种方式。制度嵌入主要通过"行政权主导乡村自组织制度设计"机制实现;规则嵌入主要通过"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转化"机制实现;行动嵌入主要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机制实现。基于乡村自组织的"嵌入式法治"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模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目标的关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传统村落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它具有生态嵌入性或地理嵌入性。所谓建筑形态的地理嵌入性,指的是它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从而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从陕西的窑洞村落,到西双版纳的竹楼村落,从北方的四合院村落,到江南的水乡村落,无不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匹配性。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传统村落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它具有生态嵌入性或地理嵌入性。所谓建筑形态的地理嵌入性,指的是它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从而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从陕西的窑洞村落,到西双版纳的竹楼村落,从北方的四合院村落,到江南的水乡村落,无不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匹配性。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传统村落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它具有生态嵌入性或地理嵌入性。所谓建筑形态的地理嵌入性,指的是它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从而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从陕西的窑洞村落,到西双版纳的竹楼村落,从北方的四合院村落,到江南的水乡村落,无不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匹配性。这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梦  成锦  
本研究基于依恋理论,建构以居民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为自变量,社区总体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旅游经济依赖程度为调节变量,旅游支持为因变量的整合模型。以贵州省黔东南苗寨、侗寨为案例地,共收集到254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社区总体满意度对旅游支持影响显著;社区总体满意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地方认同对旅游支持的影响随居民-旅游经济依赖程度加强而增强,社区总体满意度对旅游支持的影响随着村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增强。通过直接作用、中介作用及边界条件探讨,论证了居民地方依恋对旅游支持影响机理,对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