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5)
2023(5723)
2022(4667)
2021(4337)
2020(3748)
2019(8396)
2018(8063)
2017(16420)
2016(7984)
2015(8623)
2014(8202)
2013(7996)
2012(7135)
2011(6325)
2010(6523)
2009(6739)
2008(5831)
2007(5253)
2006(4703)
2005(4555)
作者
(20408)
(16499)
(16497)
(15650)
(10457)
(7896)
(7709)
(6606)
(6264)
(5916)
(5632)
(5608)
(5448)
(5115)
(5098)
(4994)
(4957)
(4913)
(4789)
(4558)
(4046)
(3937)
(3929)
(3810)
(3776)
(3708)
(3573)
(3512)
(3379)
(3274)
学科
(28220)
(27772)
经济(27739)
(26527)
金融(26526)
(24772)
银行(24772)
管理(24590)
(23905)
(22674)
企业(22674)
中国(17114)
方法(12766)
(11726)
(11559)
数学(11401)
数学方法(11326)
中国金融(11230)
(10790)
保险(10698)
(9413)
财务(9394)
财务管理(9375)
企业财务(9034)
业经(8653)
(6990)
地方(6599)
(6477)
贸易(6469)
(6404)
机构
学院(103522)
大学(102579)
(45863)
经济(44841)
管理(43376)
中国(36324)
理学(35928)
理学院(35675)
管理学(35174)
管理学院(34994)
研究(28671)
(26643)
财经(20748)
(20331)
(20094)
(19750)
金融(19702)
银行(18976)
(18856)
(17807)
中心(17783)
财经大学(15948)
人民(15291)
经济学(15122)
(15096)
国人(14426)
中国人(14375)
科学(13947)
经济学院(13831)
中国人民(13808)
基金
项目(65215)
科学(52512)
基金(49704)
研究(49278)
(41415)
国家(41067)
科学基金(37295)
社会(33366)
社会科(31749)
社会科学(31742)
基金项目(25795)
(24473)
自然(23507)
自然科(22992)
自然科学(22988)
自然科学基金(22621)
教育(21375)
资助(20975)
编号(20034)
(19832)
成果(15942)
(14444)
(14380)
国家社会(14131)
重点(14104)
创新(13428)
人文(13370)
(13286)
项目编号(13249)
教育部(13227)
期刊
(45857)
经济(45857)
(35746)
金融(35746)
研究(34291)
(20831)
中国(20262)
管理(15579)
(10889)
科学(10706)
学报(10655)
财经(10275)
大学(8922)
学学(8627)
(8523)
理论(8023)
经济研究(7860)
技术(7713)
实践(7458)
(7458)
业经(7313)
中国金融(6185)
财会(6145)
农业(6108)
教育(5217)
问题(5060)
统计(4932)
会计(4865)
国际(4803)
(4791)
共检索到166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建光  
本文采用百度大数据构建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以考察互联网金融特有风险的定价问题。研究发现,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越高,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也越高;并且移动互联网端较PC端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要求的风险补偿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前、基金经理人采用激进投资策略时,以及市场资金面宽松情景下,投资者网络风险感知程度与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之间存在更显著的正相关性;对于使用非苹果智能手机的投资者以及PC端的女性投资者而言,网络风险感知程度与要求获得的风险补偿之间也存在更显著的正相关性。本文的研究表明,网络安全风险感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感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
[期刊] 改革  [作者] 支振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强化互联网内容治理,是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而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法治化,则是互联网内容治理的重要趋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安渝  张昭  曾蔚  王璐  
本文从价格角度探究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三者间的联动关系和因果关系;从收益率角度研究这三者各自的波动规律。研究发现,三者价格间的波动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此外,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收益率波动规律明显有别于传统市场,具有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更具价格影响力的新特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鹞  赵昕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学术界及实务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市场的个体风险能够被充分分散,从而将金融市场的效率提升到几乎完美的状态。本文在理性预期均衡理论框架下,首次提出了具有社交网络特征的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并讨论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构成。认为在将世界上每个个体高度互联的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世界中,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完全缓释金融市场中的个体风险,甚至会出现由这种高度互联的社交网络结构所驱动的独特市场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本文在分析了"互联网+"的实质、内涵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显然特指的是一种信息时代特有的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形态,"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在这个意义上则主要指的是网络经济安全问题。进而分析了网络经济安全的两个特征,即技术性与管理性特征并存;网络安全管理具有博弈性和可控性特征。从前述"互联网+"风险的衍生机制及其特征出发,可以看出解决"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框架式思路必须坚持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双管齐下的方针政策,其中技术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互联网经济安全的两个基点。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会平  郭宁  杨国富  汤志伟  
[目的/意义]在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同时,应同等重视其网络安全问题。理顺"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构建思路,有助于推动政府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运用社会-技术框架,基于文献数据库、政府或事业单位网站、搜索引擎、深度访谈等收集资料,深入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进展。[结果/结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量已建政务服务系统安全隐患多、制度建设存在"脱节"、政府部门动力和能力不足。首先应建设跨层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以及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机制;同时,在各层级建设相对独立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超成  魏娟  邓世名  
文章构建了基于融资企业、投资者、互联网金融平台决策博弈的两类风险定价机制——投资者竞拍和融资平台定价模式,并对两类风险定价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融资平台定价模式,投资者竞拍模式下的借款利率、违约率以及融资平台利润均更低,而融资企业的效用更高。研究结果解释了当前阶段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主流定价模式的内在激励机制,为融资企业和监管层评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剑波  宋帅  石峰  
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小微企业提升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迎合个人投资需求、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弥补传统银行融资渠道不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却面临着账号被盗、资金被窃、交易受骗以及财产受损等诸多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飞  刘志洋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历史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补偿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有效覆盖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2P产品的借款利率整体上低估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投资者对借款订单信息、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信用评估信息存在不同的风险敏感性,对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风险敏感性较高,而对借款人的工作所属行业、工作时间、年龄、学历信息的风险敏感性较低;在不同的P2P细分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对借款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有所差异,进而产生了部分细分市场中违约风险被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利率定价机制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为此,要反思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机制,从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着手,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夯实利率定价准确反映风险的基础;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化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引导投资者对信用评估信息给予关注和重视;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及其他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定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平汉  江鸿泽  
网络传销作为一种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引发了严重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2009—2018年7334份传销刑事判决书,基于传销组织"金字塔"结构特点,以标准化后的被告人数衡量网络传销发案率,构建地级市层面网络传销发案率的面板数据,从投资者资产配置的角度研究地区金融可得性对网络传销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传销显著降低了当地社会的信任程度;金融可得性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网络传销的发展,基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的分析仍然支持这一结果,这种抑制效果主要出现在东中部地区。在机制分析中,基于2015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差分分析表明,金融可得性通过加剧市场竞争优化了投资收益,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网络传销的可能性。本文表明,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有序竞争,对于从源头上治理和打击网络传销等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阳晓伟  魏家富  房汉国  
文章从技术、操作、市场和违法犯罪四个角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从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这六个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暖  
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将资源配置到充满经济活力的领域、实现制度增量改革、释放市场创造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价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实体融资难题主要源于金融活动为机构意志所左右,而互联网金融发端的本质正是通过交易激活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生机,让市场因素在金融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济资源的配置无非企业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汉君  
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还有其特殊性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