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9)
- 2023(11287)
- 2022(10023)
- 2021(9516)
- 2020(7878)
- 2019(18313)
- 2018(18303)
- 2017(34870)
- 2016(18762)
- 2015(20983)
- 2014(20828)
- 2013(20460)
- 2012(18427)
- 2011(16683)
- 2010(16449)
- 2009(14667)
- 2008(14114)
- 2007(12192)
- 2006(10627)
- 2005(9196)
- 学科
- 济(72254)
- 经济(72177)
- 管理(54042)
- 业(51840)
- 企(43332)
- 企业(43332)
- 方法(34748)
- 数学(29523)
- 数学方法(29132)
- 农(20144)
- 中国(17964)
- 业经(17772)
- 学(16677)
- 财(15895)
- 地方(15489)
- 农业(13923)
- 理论(13853)
- 贸(13629)
- 贸易(13621)
- 易(13194)
- 技术(13019)
- 和(12676)
- 制(12273)
- 环境(10927)
- 教育(10544)
- 划(10504)
- 务(10464)
- 财务(10398)
- 财务管理(10377)
- 企业财务(9807)
- 机构
- 大学(264768)
- 学院(260830)
- 管理(110222)
- 济(98643)
- 理学(96544)
- 经济(96303)
- 理学院(95516)
- 管理学(93873)
- 管理学院(93397)
- 研究(83353)
- 中国(59566)
- 京(56284)
- 科学(53405)
- 财(42430)
- 农(40834)
- 所(40614)
- 业大(40589)
- 中心(38269)
- 研究所(37440)
- 江(36371)
- 范(36025)
- 师范(35713)
- 北京(35132)
- 财经(35023)
- 经(31927)
- 农业(31837)
- 州(30378)
- 院(30351)
- 师范大学(29072)
- 经济管理(28034)
- 基金
- 项目(187499)
- 科学(148037)
- 研究(138027)
- 基金(136184)
- 家(118389)
- 国家(117415)
- 科学基金(101929)
- 社会(85726)
- 社会科(81168)
- 社会科学(81148)
- 基金项目(73443)
- 省(73243)
- 自然(67368)
- 自然科(65825)
- 自然科学(65813)
- 自然科学基金(64600)
- 教育(63129)
- 划(61688)
- 编号(57669)
- 资助(55252)
- 成果(46004)
- 重点(41108)
- 部(40774)
- 创(39400)
- 发(39196)
- 课题(38262)
- 创新(36572)
- 项目编号(35869)
- 科研(35701)
- 大学(35138)
- 期刊
- 济(104098)
- 经济(104098)
- 研究(73589)
- 中国(47058)
- 学报(41564)
- 管理(39055)
- 科学(38222)
- 农(36266)
- 教育(31873)
- 大学(31523)
- 财(29659)
- 学学(29133)
- 农业(25674)
- 技术(23712)
- 图书(19227)
- 融(18093)
- 金融(18093)
- 业经(17990)
- 经济研究(16082)
- 财经(15585)
- 科技(14014)
- 理论(13785)
- 情报(13741)
- 问题(13433)
- 经(13192)
- 实践(12978)
- 践(12978)
- 业(12889)
- 技术经济(12830)
- 书馆(12555)
共检索到36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兴 张向先 张莉曼 卢恒
[目的/意义]文章利用LDA主题模型与W2V-MMR自动摘要技术实现多个网络学术社区的跨平台知识聚合。弥补了现阶段单一平台提供专业知识不充分的问题,为社区内的科研工作者带来知识获取的便利。[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对用户生成内容文本进行主题获取、过滤与融合,形成跨平台知识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W2V-MMR摘要生成方法进行跨平台知识摘要生成。[结果/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跨平台知识聚合中的有效性,为网络学术社区中的知识聚合服务提供了方法依据。[局限]聚合方法对文本要求质量较高,低质量文本会导致主题的知识丰富度降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恒 陈章杰 周知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已经成为海量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新形态。将知识图谱应用于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组织中,对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现及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聚框架。首先,运用Word2Vec词向量模型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数据集进行词向量表示;其次,基于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与条件随机场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中的命名实体,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与注意力机制进行实体关系抽取;最后,借助Neo4j图数据库对知识共聚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采集丁香园心血管论坛的学术交流帖子,对提出的知识共聚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基于知识图谱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聚方法能够有效序化重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资源,细粒度挖掘和揭示不同类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关联,有助于为虚拟学术社区智能知识服务提供语义理解和人工智能的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步辉 何宏国
[目的/意义]进一步挖掘与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用户信息需求序化组织与聚合,提升网络问答社区服务质量。[方法/过程]融合GMM和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问答社区用户提问问题文本进行用户信息需求挖掘与分析,并采集途牛网络问答社区“北京”话题下的全部问题文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途牛网络问答社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主要分为三类:景点、住宿、出行和周转。本文所提出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聚合方法可以高效地识别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话题下用户信息需求序化和组织,对网络问答社区提升信息组织水平和优化信息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兴 张向先 郭顺利
[目的/意义]通过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A)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答案进行知识聚合与主题发现。[方法/过程]利用TextRank方法挖掘用户生成答案中的关键词集合,再利用DPCA对关键词集合进行凝聚,最后进行可视化词云展示。[结果/结论]与传统聚类算法对比,DPCA能获得更加准确的聚类数目,簇类内的关键词更加凝练,知识主题更加明确。文章通过聚合服务,自动化地发现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知识主题,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用户交流方式和知识服务水平。[局限]用户生成答案缺少标准实验参考集,聚类结果测度有待完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王丹
文章从用户生成内容的组织现状分析出发,根据微格式的类型及其功能,构建了基于微格式的用户生成内容聚合组织框架,探讨了微格式具体应用,总结了目前微格式用于用户生产内容的组织还存在的互操作性等问题。
关键词:
用户生成内容 微格式 信息组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洋 谢卓力
以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学术博客、网络学术论坛等信息平台为数据来源,采用共现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不同信息源的知识图谱,包括单源、无权多源聚合、含权多源聚合、限定作者群的多源聚合等,通过对各种知识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多源数据优化知识图谱的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多源学术信息聚合的知识图谱能更好地反映知识类别的界限,知识构成更为紧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喜征 罗文 蔡月月
针对用户生成内容(UGC)平台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方法。首先通过对碎片化知识的挖掘与筛选得到相关知识点集,然后将个体知识整合成群体知识,进而形成用户个体知识集—碎片化知识点集—个体知识图谱—群体知识图谱的持续循环反馈模型,最后抓取知乎平台的特定知识主题作为研究数据。研究表明,由碎片化知识整合形成的群体知识,一方面有助于主题知识的表达与交流,另一方面有利于用户有效开展知识补全与系统学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胡潜 李静
信息资源聚合能够促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和知识内容的共建共享,根据行业用户需求和信息利用的特点,将用户作为聚合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将资源聚合转化为用户体验的优化过程。本文利用相关评测标准分析行业用户对信息资源聚合的影响,提出面向用户的行业信息资源聚合模型,以母婴健康行业为例,通过日志分析法分析用户需求,进行原型系统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行业信息资源聚合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主题词与用户群细分关联关系,弥补传统资源聚合分析的不足,使用分面优化了用户体验。提出的面向用户的行业信息资源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果 朱茜凌 肖璐
[目的/意义]梳理网络社区知识聚合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并促进知识聚合理论与方法的深入和普适性发展。[方法/过程]以从信息聚合到知识聚合、从馆藏资源知识聚合到网络社区知识聚合两条主线探索网络社区知识聚合的发展历程;从多粒度知识单元、多元知识关联两个维度探索其研究对象;按语义利用程度归纳其基本方法;结合资源特点展望后续研究开展方向。[结果/结论]面向网络社区的知识聚合需要充分利用语义增强技术和领域概念关联,以克服其语义缺失的天然缺陷;同时,以"基于用户"和"面向用户"为主线
关键词:
网络社区 知识聚合 知识组织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胡媛 曹阳 张发亮 朱益平
数字图书馆社区作为知识社区,为用户知识交流、共享和利用提供平台和服务保障。文章结合数字图书馆社区的特点,分析社区内的用户行为,揭示用户关系结构;从知识资源使用角度,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形成基于知识关联关系和面向用户需求的知识聚合,为数字图书馆社区中面向用户的深层次知识服务实现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娜 童雅璐
[目的 /意义]调研网络知识服务平台中用户反馈服务的现状,针对当前反馈服务中的问题,提出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用户反馈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知识服务平台中反馈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过程]以构建的用户反馈效能测试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调查问卷从服务基础、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三方面对当前网络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反馈服务状况开展调查与分析。[结果 /结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用户反馈体系的总体框架与构建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思宇 阮建海 邓小昭
[目的/意义]分析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平台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和拓展数字囤积领域的研究,并为优化UGC平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红书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UGC平台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软件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态度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意愿,态度、文化认同和实物囤积行为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行为。UGC平台可通过引导用户审慎收藏、提供提醒和定期清理功能、设置收藏上限与分类标签以应对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进军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的聚合方式,国内该领域的应用状况,以及用户体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Web 3.0环境下的信息聚合模式与资源组织原则:网络切片,以Web Slice与Accelerators为技术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述了其可能性,并提供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实践。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信息聚合 用户体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知识共享的重要渠道。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2000年至2017年有关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研究的478篇文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根据文献的特征和内容,构建了文献类型特征、研究主题内容分析编码表,并通过进一步编码及统计分析构建研究框架示意图。对该领域的"日常知识共享"实证研究的186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构建了实证研究、理论基础编码表,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抽取和归纳分析。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研究呈现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实证研究取向突出、研究主题较为集中、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