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2)
2023(10398)
2022(9328)
2021(8980)
2020(7437)
2019(17226)
2018(17377)
2017(33188)
2016(18150)
2015(20560)
2014(20635)
2013(20207)
2012(18173)
2011(16342)
2010(16260)
2009(14705)
2008(14070)
2007(12223)
2006(10595)
2005(9085)
作者
(52191)
(43020)
(42852)
(40706)
(27359)
(20699)
(19491)
(17128)
(16366)
(15347)
(14938)
(14306)
(13584)
(13418)
(13329)
(13036)
(13009)
(12895)
(12230)
(12202)
(10730)
(10482)
(10274)
(9699)
(9662)
(9613)
(9572)
(9508)
(8622)
(8574)
学科
(67105)
经济(67033)
管理(53623)
(47633)
(40908)
企业(40908)
方法(33060)
数学(28016)
数学方法(27630)
(17580)
(17048)
中国(16823)
(15759)
业经(15720)
环境(14457)
地方(14316)
理论(13754)
(13076)
农业(11698)
(11509)
贸易(11502)
技术(11463)
(11221)
(11157)
(10925)
教育(10737)
(10468)
财务(10400)
财务管理(10380)
企业财务(9796)
机构
大学(253401)
学院(251911)
管理(103957)
(91055)
理学(90834)
理学院(89791)
经济(88786)
管理学(88075)
管理学院(87642)
研究(80106)
中国(57566)
(54588)
科学(53275)
(40404)
(39486)
业大(39373)
(38486)
中心(36900)
研究所(36548)
(35310)
(35272)
师范(34989)
北京(34544)
财经(33189)
(30118)
农业(30114)
(29782)
(29582)
技术(28345)
师范大学(28276)
基金
项目(180896)
科学(141796)
研究(132554)
基金(129704)
(112660)
国家(111738)
科学基金(96469)
社会(80593)
社会科(76147)
社会科学(76125)
(71667)
基金项目(70147)
自然(64439)
自然科(62850)
自然科学(62838)
自然科学基金(61667)
教育(61416)
(60526)
编号(55333)
资助(53140)
成果(44261)
重点(40032)
(38786)
课题(37813)
(37635)
(37498)
创新(34786)
科研(34518)
项目编号(34261)
大学(33636)
期刊
(96594)
经济(96594)
研究(69032)
中国(46018)
学报(41030)
科学(37108)
管理(36735)
(34052)
教育(32835)
大学(30476)
(28988)
学学(28400)
农业(24515)
技术(22979)
图书(17107)
业经(16944)
(16769)
金融(16769)
财经(14594)
经济研究(14383)
科技(13493)
理论(13230)
情报(12702)
实践(12534)
(12534)
(12304)
资源(12290)
(12251)
问题(12175)
技术经济(11665)
共检索到35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孙传远  刘玉梅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网络课程的生态设计与开发等新问题又需要人们进一步探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健  
构建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系统的组成要素;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与发展等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说明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鸿烈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亚玲  毛太田  
通过分析信息主体引起的网络信息生态失衡,基于信息主体视角,从加快网络设施建设、完善法制伦理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和推进信息市场及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借助技术手段提升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和谐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无障碍流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珊  张文德  
[目的/意义]新形势下推进网络版权交易,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转化。构建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并探索演化路径,有利于揭示网络版权交易的生长规律、引导网络版权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核心要素与流程,构建网络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探索系统创新的演化路径,并计算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所处的演化阶段。[结果/结论]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交易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量变与质变,以及与法律、文化、技术、创新投入等创新要素之间实时发生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推动了系统演化,取得网络信息资源创新、版权经营活动创新以及版权交易服务创新三大创新效果。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处于快速扩张期,建议主体多元入驻、完善法律政策、提升版权素养、运用先进技术、加大创新投入,以支撑网络版权交易稳健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中建  龙玫  
美国致力于提升STEM教育已近30年,但由于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教育,多年来成效不甚显著。构建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课外教育于一体,跨部门合作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便被提上议事日程。STEM学习生态系统对于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STEM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它还与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前沿理念相契合。美国各地STEM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各有特色,而橘郡STEM计划和底特律地区科学与工程预科项目则是其出色的典范,这给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魏傲希  王艳东  
界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内涵,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强调指标的可定量测度性,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每一个末级指标的具体测度途径和方法。基于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分析,得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红军  张雷  刘立明  蒋明勇  
移动学习因其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和便携性被称为下一代的学习方式,是企业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分析研究了企业大学移动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剖析了目前企业大学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企业大学构建移动学习生态系统的路径和策略,为企业大学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具体思路和解决方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珍  过仕明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人类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优化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有助于发挥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功能,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最大化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本文力图解决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为信息系统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内容】运用系统分析法得知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特性,在该系统中存在着熵增现象,根据信息熵理论分析网络信息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昊青  兰月新  张鹏  夏一雪  
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是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生态治理的核心内容,其平衡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舆情生态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结构机理和演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平衡理论与失衡成因,继而,从整体、系统、层级、生态链以及场域等维度提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网络舆情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越  
在信息技术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适应网络时代到来的不可逆转的新趋势。文章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将当前高校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作一个完整开放的生态系统,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态功能,并以此提出相应对策,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亚  宇文姝丽  
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舆情,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等属于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衡,据此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内涵,结合网络舆情发生过程中的各要素相互关系建立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模型,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种群分类及相互关系,研究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循环机制及组织平衡机制,以期为我国培育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傲希  马捷  韩朝  
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分为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两部分,其中自我净化能力包括内部净化和外部净化,自我修复能力包括信息内容修复和信息结构修复。以信息过滤和图像视频内容识别技术为核心构建自我净化的自动甄别实现机制;以用户信息选择偏好为核心构建环境净化实现机制。以网络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为核心构建信息内容修复实现机制和信息结构修复实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