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48.1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9)
2023(11260)
2022(9331)
2021(8966)
2020(7150)
2019(15973)
2018(16394)
2017(29263)
2016(16550)
2015(18960)
2014(19027)
2013(17868)
2012(16541)
2011(15020)
2010(15153)
2009(13728)
2008(13340)
2007(12228)
2006(10831)
2005(9850)
作者
(45878)
(38926)
(37997)
(36218)
(23816)
(18572)
(17459)
(15133)
(14810)
(13703)
(13089)
(12951)
(12329)
(11967)
(11723)
(11723)
(11617)
(11167)
(11051)
(11044)
(9671)
(9609)
(9189)
(9127)
(8962)
(8679)
(8615)
(8350)
(7861)
(7765)
学科
(55238)
经济(55168)
(46819)
(42828)
管理(40289)
农业(31220)
(23289)
企业(23289)
业经(19051)
中国(17868)
方法(16590)
环境(16130)
地方(15756)
(14095)
理论(13733)
教育(13557)
(13554)
数学(12606)
数学方法(12359)
(12140)
教学(11214)
(11037)
(10981)
农业经济(10869)
(10660)
(10378)
(9520)
发展(9443)
(9417)
(9367)
机构
学院(220550)
大学(217267)
管理(79575)
(77582)
研究(75407)
经济(75363)
理学(67947)
理学院(67029)
管理学(65503)
管理学院(65112)
中国(57412)
(56784)
科学(48700)
(47932)
农业(43301)
业大(40301)
(37592)
(37420)
中心(37336)
(36360)
师范(35996)
(34078)
研究所(33955)
(29796)
北京(29764)
师范大学(28157)
技术(27304)
农业大学(27167)
(27110)
(26871)
基金
项目(149252)
科学(116337)
研究(116174)
基金(102475)
(88727)
国家(87781)
科学基金(74836)
社会(70385)
社会科(65747)
社会科学(65731)
(63209)
基金项目(55298)
教育(54655)
编号(51581)
(51431)
自然(46536)
自然科(45269)
自然科学(45257)
自然科学基金(44394)
成果(42840)
资助(39206)
课题(36381)
(33705)
重点(33567)
(31987)
(31912)
(31095)
(30355)
大学(29449)
创新(28528)
期刊
(100017)
经济(100017)
研究(64030)
中国(61345)
(60612)
教育(44488)
农业(41212)
学报(36956)
科学(32378)
大学(29857)
管理(26442)
学学(26426)
(25554)
业经(23697)
技术(22143)
(19763)
(19746)
金融(19746)
图书(16669)
农村(14171)
(14171)
(14064)
农业经济(14046)
问题(14017)
资源(13470)
书馆(12185)
图书馆(12185)
职业(11952)
财经(11495)
科技(11464)
共检索到35089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鸿陟  司国东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绝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而是依赖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但无论是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环境,还是基于技术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都未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为解决现有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本文则应用这一理论设想展开了实践研究,介绍了如何搭建具备文化生态特征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阐述了共同体的文化生态系统设计、共同体规则、学习情境、学习文化、生态平衡问题以及共同体的学习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勇江  贾坤  许丹  杨利江  陈建新  孙永学  
准确定位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小动物医学高等教育的关键。华南农业大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以培养小动物临床兽医师为目标,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建设,基本建成一套"强理论、重实践"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桂葵  贺鸿志  黎华寿  骆世明  
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当前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的生态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通过"重基础训练、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为主线组织特色实验项目,并侧重以问题导向创设实验项目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课题,初步形成了"体验为本、注重过程、知行合一"的、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麦宇红  
该文阐述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5大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安全文化融入和安全准入执行体系机制、建立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建设以绿色为要义的安全环保实验环境,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实现安全、开放、共享融通的同时推动兼具科学性、安全性、开放性的现代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的有效构建,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保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欣峰  喻忱  李爽  
在线开放课程打破学校围墙,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而被我国高校广泛采用。同时,网络通识课的引入也给高校教学实施与管理带来了挑战,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投入度不高即是其中之一。为了全面考量网络通识课中学习者学习投入度,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比较MOOC、SPOC、线下大班课三种通识课形态,分析其在总体学习投入度以及行为、情感、认知三个维度投入度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基于MOOC的通识课学习投入度显著低于传统线下大班通识课,而基于SPOC的通识课在学习投入度的各方面与线下大班通识课均无显著差异,且在参与维度上高于线下大班通识课。研究认为通过强化校本助教的地位与作用构建人机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能够保障网络通识课具有与线下大班课相近的学习投入度,从而推动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高质量校本通识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向东  张桂权  苏雄武  伍亚泰  王成树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最重要的本科专业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依托学科的优势,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在保留大农学专业的前提下,设立不同的方向,包括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制定并实施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同时进行其他配套的改革,以培养具有良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和贸易知识的农业专门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金楼  
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高校应审时度势,培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高校打造的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将校企关系深度融合形成互相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为变革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策略,其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为大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荻  
现行高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源自20世纪初的德国,在我国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多年探索尝试。这一模式关注实践教学、倡导产学结合,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然而100年来时代变化翻天覆地,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理念也有巨大发展,因此在模仿借鉴时必须进行改造,而不能僵化地照搬。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汲取了现有模式的优点,运用了学习研究领域新的成果,顺应了新的时代要求,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莉兰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发生了彻底变化。针对传统学习环境与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的差异,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策略有: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动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入;建立有效的教学测试体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玲  
大学英语教学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特征和优势,以期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韩同吉  许盈  石维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促进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形成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山农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伟平  
盘活农村文体资源的存量,融合农村文体发展的要素,大力发展农村文体学共体,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学习型乡村的重要举措。通过共建共享"体育强镇"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文体类学共体,使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目标,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本科基础。多年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一夫  赵永吉  章洪丽  赵野  
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井喷式爆发,网络信息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已全面覆盖到人们的衣、食、思、住、行各个层面中。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事物的追随者和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青年消费群体,网络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维方式、认知习惯、交友理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网络的全方位、全覆盖、便利化等特点也不可避免的给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彰显的问题入手,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网络时代下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需求,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