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2)
- 2023(4485)
- 2022(3820)
- 2021(3577)
- 2020(3201)
- 2019(7140)
- 2018(7012)
- 2017(14035)
- 2016(7187)
- 2015(7680)
- 2014(7371)
- 2013(7124)
- 2012(6411)
- 2011(5647)
- 2010(5580)
- 2009(5332)
- 2008(5140)
- 2007(4638)
- 2006(3956)
- 2005(3868)
- 学科
- 济(27231)
- 经济(27202)
- 业(23488)
- 管理(20774)
- 企(18055)
- 企业(18055)
- 方法(15999)
- 数学(14496)
- 数学方法(14347)
- 险(10737)
- 保险(10646)
- 财(9149)
- 中国(9020)
- 银(8714)
- 银行(8713)
- 行(8172)
- 融(7413)
- 金融(7412)
- 制(7391)
- 务(6621)
- 财务(6609)
- 财务管理(6594)
- 企业财务(6359)
- 业经(6172)
- 贸(5876)
- 贸易(5873)
- 易(5768)
- 农(5755)
- 各种(4389)
- 理论(4361)
- 机构
- 大学(96745)
- 学院(94113)
- 济(42234)
- 管理(41725)
- 经济(41442)
- 理学(35417)
- 理学院(35146)
- 管理学(34584)
- 管理学院(34407)
- 中国(29214)
- 研究(26004)
- 财(23449)
- 京(19529)
- 财经(18892)
- 经(17458)
- 中心(16153)
- 财经大学(14704)
- 经济学(14067)
- 江(13691)
- 银(13495)
- 融(13359)
- 科学(13261)
- 金融(13163)
- 经济学院(12988)
- 银行(12884)
- 农(12195)
- 北京(12176)
- 行(12175)
- 人民(11469)
- 商学(11322)
- 基金
- 项目(64289)
- 科学(52818)
- 基金(51195)
- 研究(46761)
- 家(43463)
- 国家(43180)
- 科学基金(39219)
- 社会(32895)
- 社会科(31286)
- 社会科学(31278)
- 基金项目(26534)
- 自然(25305)
- 自然科(24883)
- 自然科学(24880)
- 自然科学基金(24477)
- 省(22301)
- 资助(21668)
- 教育(20985)
- 划(19000)
- 编号(18379)
- 部(15189)
- 国家社会(14708)
- 成果(14525)
- 教育部(13948)
- 人文(13754)
- 重点(13595)
- 创(13484)
- 科研(12908)
- 大学(12793)
- 制(12746)
共检索到143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焱文 蒋文华 王纯洁
利用互联网个人小额消费信贷的大样本微观数据,分析借款人互联网信用风险评分与其贷款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系统,无论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信用评分卡,还是权威第三方研发的欺诈评分卡,均能够预测网络借款人的违约风险,网络信用风险高的借款人逾期违约率、逾期未结清率更高,需要更多次催收才能最终结清借款。除此之外,借款金额、借款次数等借款特征以及性别、年龄和户籍属性等借款人特征的作用仍不容忽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更深入地分析借款人信息,完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风控体系,对于降低网络借贷市场的风险至关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金政 陈宝峰 邝焕弟
本文首先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导致借款人违约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消费信贷理性违约模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参数的意义及其作用,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彦锟
文章在BA无标度网络和JY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信用违约风险传染规模和传染速度来度量信用违约风险的传染效应,对不同网络规模、平均连接概率和免疫策略下的传染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信用违约风险传染相对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传染的相对规模影响不显著;平均连接概率的增加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相较于随机免疫策略,对少部分网络中关键节点的目标免疫能够很好地减小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增强整个经济网络的稳健型。
关键词:
信用违约风险传染 无标度网络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斌 张颖雪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始,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目前,对内部评级法中信用风险核算变量违约率(PD)的核算的研究更为深入,模型发展更为成熟,基于违约模型的内部评级法日趋成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日益凸显。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主要测算变量违约率(PD)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违约模型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内部评级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瑾 殷杰
最近几年来,银行贷款坏帐或呆账日益严重,鉴于此,银行业开始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调整信贷结构和降低不良贷款率,将贷款主要投向国有大型企业、经济发达地区、国家重点项目、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很多银行机构也认为大额客户规模大,是优质客户,抵御风险能力强,既能够增加业务量,提高市场份额,又可以降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忠桥 曾刚 王芳 郭卫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逐步加深是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和企业盈利下滑及其现金流恶化的新常态,从信用风险演化的趋势看,违约事件由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始向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蔓延。这既是前期风险进一步释放的要求,也是债券市场发展和改革的必经阶段。在信用风险上升以及违约常态化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缓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东海,谢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巴曙松 徐小乐
2007年以来,我国产业转型的压力逐渐增加,对转变增长模式的需求也越加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需要支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利用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来推动产业转型;另一方面,银行又必须注意中小企业风险的防范与防控,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信贷资产的安全。因此,银行信贷与产业转型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本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却更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矛盾,从金融制度和业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这一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性地重构了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模式,以求缓解银行风控要求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信用违约互换 银行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庆海 孙光林 何婧
本文利用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信贷过程划分为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违约三个阶段,通过构建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识别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本文揭示了社会网络不仅仅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获取渠道,还通过影响农户的信贷履约行为,最终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风险,且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拥有较多个体性社会网络虽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但会降低农户的还款意愿,降低履约率,增强信贷风险;拥有较多团体性社会网络的农户具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会提高履约率,降低信贷风险。个体性和团体性社会网络对信贷风险的作用还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户信贷风险,在区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欣
本文以网络借贷为例,利用某网络借贷平台7459个借款人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的数据,对比了不同数据挖掘模型(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与传统金融机构常用模型(Logistic和OLS)在预测违约风险上的差异,识别了能够影响借款人违约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有:第一,随机森林预测借款人违约的效果是最好的;第二,"软信息"特征在判断借款人是否会违约时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借款金额、利息金额、月利率、借款开始时间对借款人违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非一手账单率和主叫对象在通讯录中的比值对借款人违约具有显著的负向。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违约风险 网络借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睿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以来,中国信用债违约事件日益增加。文章在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债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针对其多种关系的特点,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及债券知识图谱构建的异构信息处理(R-GCN-BKG)的违约债券预测算法,并对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GCN-BKG模型在处理违约债券的预测任务上取得良好效果,其准确率为92%、召回率为90%、精确率为89%。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世伟 李锦成
随着信用风险在中国市场的积累,债券违约风险逐渐上升。本文通过KMV等信用风险模型对2013~2014年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及私募债进行分析,估计样本公司的资产价值和波动率,同时进行违约距离测算,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其作为多元probit模型的自变量计算得到违约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债的违约风险最大而企业债相对安全,私募债虽然风险较小但方差更大,其中银行间私募债风险最低,而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更高,这表明应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并防范私募债风险,同时引导更多优质企业进入以发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邓太杏
提高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消费信贷风险暴露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使得某一时点的不良贷款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违约水平。本文通过一个偿还能力模型讨论了消费者负债率与消费信贷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比较了不良贷款率与实际违约率的收益与风险损失,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风险度量 偿还能力模型 违约距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旭
识别和控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探讨资产证券化的特有风险—违约风险,并运用KMV模型测度个案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控制违约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违约风险 KMV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