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5)
- 2023(12759)
- 2022(10678)
- 2021(9633)
- 2020(8442)
- 2019(19435)
- 2018(18954)
- 2017(37059)
- 2016(20191)
- 2015(22411)
- 2014(22392)
- 2013(22300)
- 2012(20603)
- 2011(18403)
- 2010(18519)
- 2009(17544)
- 2008(18037)
- 2007(16602)
- 2006(14291)
- 2005(13285)
- 学科
- 济(90838)
- 经济(90738)
- 业(89164)
- 企(81529)
- 企业(81529)
- 管理(74223)
- 方法(43340)
- 数学(34315)
- 数学方法(33973)
- 业经(30080)
- 财(29958)
- 农(28633)
- 务(23073)
- 财务(23039)
- 财务管理(23007)
- 企业财务(21859)
- 农业(20543)
- 中国(19347)
- 技术(18975)
- 制(18813)
- 理论(16894)
- 和(16407)
- 贸(16188)
- 贸易(16184)
- 易(15718)
- 策(15516)
- 学(15492)
- 划(15324)
- 地方(14552)
- 体(13811)
- 机构
- 学院(302542)
- 大学(298295)
- 济(125576)
- 经济(123113)
- 管理(122084)
- 理学(105316)
- 理学院(104269)
- 管理学(102643)
- 管理学院(102086)
- 研究(94254)
- 中国(73789)
- 京(61875)
- 财(59313)
- 科学(58298)
- 农(55574)
- 所(48314)
- 财经(47567)
- 江(46457)
- 业大(45974)
- 中心(44153)
- 农业(43992)
- 研究所(43641)
- 经(43106)
- 北京(38342)
- 经济学(37849)
- 州(36717)
- 范(35589)
- 师范(35192)
- 财经大学(35044)
- 经济学院(34411)
- 基金
- 项目(196676)
- 科学(156554)
- 基金(145008)
- 研究(141419)
- 家(126375)
- 国家(125265)
- 科学基金(109093)
- 社会(90885)
- 社会科(86195)
- 社会科学(86170)
- 省(78104)
- 基金项目(77129)
- 自然(72088)
- 自然科(70529)
- 自然科学(70507)
- 自然科学基金(69373)
- 教育(64851)
- 划(64316)
- 资助(59014)
- 编号(56507)
- 成果(44708)
- 重点(43906)
- 创(43753)
- 部(43698)
- 业(42672)
- 发(41571)
- 创新(40086)
- 科研(38070)
- 课题(37938)
- 国家社会(37623)
共检索到440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立凡 付宇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受益于网络效应,购买这类企业商品的消费者同时获得了产品基础效用和网络效用。当前,这类网络型企业正迅速拓展业务范围,混合型兼并是一种常见的厂商行为。文章以改进的Hotelling模型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商业模式具有网络效应的双寡头企业在一般情形和一家企业进行了混合兼并后,进行产品差异化价格竞争的情形,并对竞争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效应会减弱企业厂商产品差异化带来的可替代性,同时网络效应会放大基础产品具有优势的厂商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巍
企业混合兼并具有促进竞争与损害竞争的二元悖反作用。因此,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应基于何种经济理论与效用分析模式规制可能具有不利市场影响的企业混合兼并,是学界与实务界研究探讨的焦点问题。欧盟不仅构建了精细多元的混合兼并规制立法例与效用分析理论,而且在法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判例经验。基于此,欧盟混合兼并规制模式可为我国混合兼并规制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借鉴与路径指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魏江,徐金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涛
西方国家对企业兼并行为的调节汪涛企业兼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经济结构而言,可谓是一把双刃之剑:一方面企业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及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兼并作为生产和资本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晓 曾鸣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体现在各国企业之间 ,我国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已迫在眉睫 ,这就不可避免要采用兼并这一手段。而我国许多企业在实施兼并后收效甚微甚至失败 ,原因是在兼并的实施上存在着误区。本文主要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 ,找出症结所在 ,为企业兼并的理性操作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云辉
文章以2009年我国腾中重工公司兼并通用公司"悍马"品牌为现实索引,为水平兼并不存在"整合效应"的负盈利资产提供两种基于信号博弈的理论解释。第一种解释基于限制性定价的思路,说明在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企业进行产量竞争背景下和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总会对应一定负盈利水平的资产,使得低成本类型企业宁愿选择收购非盈利资产,以向竞争者显示其成本类型而得益。另一种解释引入政府推进产业重组的因素,当高效重组不同成本类型企业的概率条件和资产负盈利水平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使低成本类型企业选择收购非盈利资产,以避免在产业重组中可能被低效兼并的分离均衡。
关键词:
水平兼并 信号博弈 产业重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实 史代敏
本文认为,就企业达到规避风险、追求获利性增长的双重目的而言,资本投资与兼并可视为等价的行为,但由于兼并行为自身的特殊性,资本投资与兼并之间又存在不可替代性。作为兼并种类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兼并行为——混合兼并,有其特殊的动机。文章指出,资本市场上投资的多样化,并不能完全替代兼并过程中企业的多样化,而兼并过程中企业的多样化,往往又会为投资者提供潜在的获利机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增绰
通过分析现阶段网路兼并的主要背景与主要特点,并对网络兼并的内涵与概况作一界定或描述,明悉了网络兼并的面貌。就信息技术与网络业的发展、各产业间的动态发展关系来讲,网络兼并会继续成为全球兼并的新亮点。
关键词:
网络兼并 企业兼并 产业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晴 史青 徐蕾
混合贸易出口企业是一种现实中常见却被研究忽视的出口企业。通过拓展现有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文章阐述了混合贸易企业产生的机制及贸易成本对混合贸易企业行为的影响。模型的主要结论表明:单产品混合贸易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密集度要高于单产品加工贸易或一般贸易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密集度。文章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预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符合理论模型的基本预测且对不同的估计样本与估计方法是稳健的。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混合贸易 选择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志强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除了完善年薪制,应适当增加股权激励、晋级激励和荣誉激励,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企业家 激励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长英 姜羽
两个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寡头企业进行Stackelberg竞争,其中市场先行企业拥有一项技术从而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分析了这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如何转让以及技术转让与企业兼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1)如果双重收费形式的技术转让切实可行,那么政府不应该同意企业兼并。但是,此时的技术转让却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2)在通过特许权法转让技术的情况下,技术授权既可能会提高社会福利又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政府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企业兼并。(3)固定收费方式下的技术转让一定能够提高社会福利,但是因为它可能会使得技术转让企业得不偿失,所以技术转让未必发生。究竟是否应该同意企业兼并应该视具体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云凌志 王凤生
金融危机之后国有化现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而现有研究主要专注于产权私有化对效率的改善,对此则解释力不足。本文认为国有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的负外部性,并基于这一判断构建了存在生产负外部性的多厂商混合寡占的一般模型框架,探讨国有化兼并与行政监管孰为最优之解决策略。继而依据本文模型分析山西省煤炭业资源重组方案,认为该方案值得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负外部性 国有化兼并 政府监管 混合寡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与难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脱离实际,无法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行为经济学则可以有效弥补。根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改革中存在的自辩、沉淀成本效应、损失厌恶、现状偏爱、羊群效应、禀赋效应、自利服务偏见等现象,以及其对改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行为经济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建强 张秦洪 杨子超 彭永涛
为有效解决客户问题,以实物产品为载体衍生服务内容,形成产品与服务相匹配的混合产品,是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要途径。装备制造企业、政府与客户作为影响混合产品提供的参与主体,目标与行为的不一致性会影响提供的结果。为此,在厘清三方行为冲突的基础上,构建了多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仿真分析了不同主体行为与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若市场服务化程度高,即便政府不参与,供需双方也能实现理想的稳定状态;反之,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混合产品的价值共创。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推拉"引导,制定适度的激励性补助和强制性惩罚制度,搭建供需交互平台;企业需要面向客户问题衍生高附加值的服务、放大未购买混合产品客户的潜在损失;客户需要避免短视,积极参与交互,实现个体和整体利益的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