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5)
- 2023(6812)
- 2022(5772)
- 2021(5431)
- 2020(4557)
- 2019(10043)
- 2018(10013)
- 2017(19167)
- 2016(9845)
- 2015(10617)
- 2014(9915)
- 2013(9482)
- 2012(8612)
- 2011(7611)
- 2010(7595)
- 2009(6918)
- 2008(6766)
- 2007(6259)
- 2006(5154)
- 2005(4598)
- 学科
- 业(35084)
- 管理(34006)
- 济(33461)
- 经济(33425)
- 企(31409)
- 企业(31409)
- 技术(15327)
- 方法(15051)
- 数学(12416)
- 数学方法(12253)
- 技术管理(11723)
- 财(10313)
- 中国(9837)
- 业经(9386)
- 制(8831)
- 贸(8326)
- 贸易(8321)
- 农(8199)
- 易(8158)
- 银(7683)
- 银行(7672)
- 理论(7554)
- 行(7369)
- 学(7236)
- 务(6462)
- 财务(6450)
- 财务管理(6437)
- 融(6415)
- 金融(6414)
- 企业财务(6199)
- 机构
- 学院(131666)
- 大学(131596)
- 管理(54955)
- 济(52907)
- 经济(51805)
- 理学(47780)
- 理学院(47291)
- 管理学(46572)
- 管理学院(46289)
- 研究(41247)
- 中国(31247)
- 京(26565)
- 科学(25066)
- 财(24910)
- 财经(19936)
- 中心(19910)
- 江(19722)
- 所(19545)
- 农(18905)
- 业大(18251)
- 经(18203)
- 研究所(17838)
- 北京(16326)
- 范(16201)
- 州(16143)
- 师范(16008)
- 经济学(15965)
- 商学(15373)
- 商学院(15210)
- 院(15102)
- 基金
- 项目(92445)
- 科学(75388)
- 基金(68706)
- 研究(67180)
- 家(60201)
- 国家(59715)
- 科学基金(52971)
- 社会(44498)
- 社会科(42316)
- 社会科学(42308)
- 省(37232)
- 基金项目(36445)
- 自然(34647)
- 自然科(34044)
- 自然科学(34036)
- 自然科学基金(33516)
- 教育(31181)
- 划(30864)
- 资助(26659)
- 创(26257)
- 编号(25582)
- 创新(23433)
- 重点(20531)
- 成果(20415)
- 部(20053)
- 发(19259)
- 国家社会(18813)
- 业(18581)
- 课题(17832)
- 教育部(17660)
共检索到192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需求方的网络外部性和异质性这两个特质对支付工具形态演变的收敛具有相反的作用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用户基础的拓展和与法币体系的互联互通,缩小了新型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工具在网络效应上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支付媒介之外的各种附加功能的创造,使前者更好地契合了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电子支付创新丰富了可选择的支付工具种类,但不会威胁到法币的垄断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昆仑 李文兴
高铁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要素的筛选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新经济地理异质性假设,采用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连续型DID估计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网络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时才能显现,且这种异质性城市创新效应在城市的创新禀赋上也得以体现,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越易于将高铁网络传送的创新要素快速转化为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城市才能基于高铁网络改善的连通性从周边中小城市获得人才集聚、金融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红利效应,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将促进创新的路径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向人才和产业吸引转移,充分发挥城市对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准确地进行差异化城市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协作,扩大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城市创新。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城市创新 城市规模 异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郭思文
研究进口渗透对市场新企业进入的影响,对于增强市场活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一个含产品市场搜寻摩擦的企业进入理论框架,提出了进口渗透会抑制新企业进入的研究假说,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城市数据匹配构造分市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进口渗透度显著地降低了制造业新企业进入率;(2)主要贸易伙伴国进口渗透度对新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相对更强;(3)产品的最终用途、行业的固定资产门槛、贸易开放进程等因素可以辅助解释进口渗透对新企业进入市场抑制效应的异质性;(4)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相比有更高的需求获取效率,而进口产品渗透市场提升了企业的需求获取成本,这有利于在位企业覆盖市场而不是新进入者开辟需求市场,支持了异质性需求传导进口渗透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了减少新企业进入的开办成本、降低市场需求搜寻成本、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进口渗透 搜寻摩擦 需求异质性 企业进入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韩珣 张锦 陈义友
为实现自提服务的供需匹配,提高网点和网络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多级自提点选址问题。在物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考虑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将目标顾客划分为高级顾客、中级顾客和初级顾客,相应建立包含自提服务中心、自提服务点和自提服务站3个层级的嵌套型自提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自提点层级、顾客需求类型,构建兼顾顾客效用和企业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针对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用案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自提点的总成本随着顾客效用增加而增加;当企业发展战略聚焦中高端顾客时,可优先布局自提服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韩珣 张锦 陈义友
为实现自提服务的供需匹配,提高网点和网络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多级自提点选址问题。在物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考虑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将目标顾客划分为高级顾客、中级顾客和初级顾客,相应建立包含自提服务中心、自提服务点和自提服务站3个层级的嵌套型自提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自提点层级、顾客需求类型,构建兼顾顾客效用和企业成本的多目标选址模型。针对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用案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自提点的总成本随着顾客效用增加而增加;当企业发展战略聚焦中高端顾客时,可优先布局自提服务中心和自提服务点;反之,优先布局自提服务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捷
企业知识网络中知识内容的差异和知识来源的差异所构成的知识网络双重异质性会对企业产品创新带来影响。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显示: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获取水平对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三种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水平还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三阶交互作用;技术和市场知识来源的异质性除了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绩效,还分别在技术和市场知识获取水平对于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正向的调节效应;管理知识异质性在管理知识获取水平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表现出正向的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悦 张福琴 史文秀
以1985-2015年29个省市创新产出为研究对象,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基础数据,综合莫兰指数、VAR模型和块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区域创新产出表现出强烈的空间集聚性,其空间格局呈现出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②中国区域创新产出可分为4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第二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第三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第四板块是"主受益板块";③四大板块具有自反性的同时,板块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显著。上述结论有利于各省市区发现本区域创新变化轨迹,正确认识区域创新能力及差异的地理特征影响,以及各区域在关联网络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探究区域创新的传递机制和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苹
区别于现有研究通常将跨国并购视为一个"事件"研究其对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文章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跨国并购的国外创新网络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创新网络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创新质量提升,间接联系和结构洞对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网络异质性对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质量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网络异质适度阶段,网络异质性正向调节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的创新质量效应,在网络异质过度阶段,网络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效嵌入国外创新网络,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连远强 刘俊伏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多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组织,通过各节点成员的耦合互动才能凸显其整体性创新功能,实现其复杂网络涌现性价值。本文构建了成员异质性、网络耦合性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中所提出的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成员异质性中的三个维度: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与产业创新网络呈正相关关系;(2)网络耦合性的四个维度中自组织与自适应、耦合与共生、竞合与协同这三个维度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吸收与反馈对产业创新网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3)成员异质性中的资源异质性与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连远强 刘俊伏
产业创新网络是由多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组织,通过各节点成员的耦合互动才能凸显其整体性创新功能,实现其复杂网络涌现性价值。本文构建了成员异质性、网络耦合性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中所提出的假设,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成员异质性中的三个维度:资源异质性、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与产业创新网络呈正相关关系;(2)网络耦合性的四个维度中自组织与自适应、耦合与共生、竞合与协同这三个维度与产业创新网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吸收与反馈对产业创新网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3)成员异质性中的资源异质性与网络耦合性呈正相关关系,能力异质性和生态位异质性对网络耦合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振刚 杨玉玲
以纳米能源领域2001—201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和研发组织间的创新合作网络,检验研发组织的知识资源的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组织的知识组合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发组织的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知识组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正向调节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峰 辛冲 李琳 吴怡雯
任何企业都不具备实现整个价值链中所有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创新所需资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网络组织实现资源的跨企业流动,如何识别并获取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基于合作创新理论与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要素的理论研究,对国际上已有量表进行分析,开发出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先参考已有研究选取20个题项测度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对458家企业开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再通过SPSS和AMOS等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异质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包括三个关键异质性要素:技术多样性、伙伴异质性以及地理分散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晶 陈菊红 孙永磊
本文主要研究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不同类型的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索异质地域文化情景下该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以陕西、江苏和广东三地企业合作创新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网络利用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三地样本中均得到了检验,维持现状基础上的渐进性创新行为有助于提升合作稳定程度和合作满意程度,稳步推进创新能力的提升;网络开拓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陕西和江苏样本中得到验证,适度的探索新知识、搜寻新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合作创新绩效,而在讲究利益交往且敢于冒险的广东企业的样本中,网络开拓能力不会...
关键词:
网络能力 合作创新绩效 地域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瑾 冯华
以企业创新较活跃的环渤海经济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TMT政治网络和商业网络交互效应对企业双元创新在不同所有制和规模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探索式创新方面,TMT网络战略具有替代效应;在利用式创新方面,TMT网络战略具有互补效应。TMT网络战略在企业利用式创新方面都表现出互补效应;只有国有企业的TMT网络战略表现出替代效应。TMT网络战略对企业的利用式创新表现出互补效应,只有中小企业TMT网络战略具有明显的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结合企业性质选择创新战略、平衡发展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并探讨TMT行为要素交互作用对创新的影响,以及理清TMT政治网络与商业网络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TMT政治网络 TMT商业网络 双元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悦 张学峰
住宅价格的可预测性,在短期内为正反馈交易者进行投机活动,从而引发住宅价格异常波动。本文在从异质性需求视角对住宅价格上涨动力源理论解读的基础上,运用适应预期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分阶段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生变量的理性预期未能充分解释近年来我国住宅价格的异常波动,特别是2006年以来,非理性正反馈投机交易是推动住宅价格异常波动的主导力量,2010年初开始的"组合拳"调控对正反馈交易心理的威慑作用已初步显现。研究结论对住宅价格调控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可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