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1)
- 2023(15855)
- 2022(13230)
- 2021(12484)
- 2020(10407)
- 2019(23845)
- 2018(23316)
- 2017(43862)
- 2016(22718)
- 2015(25499)
- 2014(25209)
- 2013(24876)
- 2012(23177)
- 2011(20974)
- 2010(20770)
- 2009(18837)
- 2008(18338)
- 2007(16050)
- 2006(14072)
- 2005(12212)
- 学科
- 济(113901)
- 经济(113795)
- 管理(63888)
- 业(56042)
- 方法(44938)
- 企(44821)
- 企业(44821)
- 数学(40095)
- 数学方法(39638)
- 中国(31866)
- 农(25212)
- 地方(25089)
- 财(23248)
- 业经(21371)
- 学(20478)
- 贸(19184)
- 贸易(19174)
- 易(18653)
- 制(17893)
- 农业(16976)
- 环境(16313)
- 银(15369)
- 银行(15349)
- 融(15313)
- 金融(15311)
- 和(15099)
- 理论(14851)
- 行(14713)
- 地方经济(14623)
- 务(13714)
- 机构
- 大学(326428)
- 学院(323452)
- 济(146350)
- 经济(143543)
- 管理(123822)
- 研究(114871)
- 理学(106287)
- 理学院(105079)
- 管理学(103285)
- 管理学院(102657)
- 中国(87583)
- 京(68905)
- 科学(66342)
- 财(64827)
- 所(55638)
- 中心(52890)
- 财经(51968)
- 研究所(50490)
- 农(48168)
- 经(47581)
- 经济学(47098)
- 江(46571)
- 业大(44154)
- 北京(43621)
- 范(42769)
- 师范(42304)
- 经济学院(42175)
- 院(41787)
- 财经大学(39000)
- 农业(37528)
- 基金
- 项目(220397)
- 科学(175463)
- 基金(163520)
- 研究(160858)
- 家(143065)
- 国家(141983)
- 科学基金(122537)
- 社会(106514)
- 社会科(101108)
- 社会科学(101085)
- 基金项目(85892)
- 省(82275)
- 自然(77908)
- 自然科(76032)
- 自然科学(76005)
- 自然科学基金(74662)
- 教育(74245)
- 划(70317)
- 资助(66669)
- 编号(61983)
- 部(50328)
- 重点(50000)
- 成果(49760)
- 发(47879)
- 国家社会(46007)
- 创(45496)
- 教育部(43831)
- 课题(43338)
- 创新(42816)
- 大学(42272)
共检索到48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爱君 张小勇 李菁
基于“宽带中国”示范性城市建设政策构建多期DID模型,利用2011—2019年246个地级城市数据,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集聚和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韧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在地区间、不同规模城市间和城市群与非城市群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怡安 刘津利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还会产生诸多积极的经济社会效应。以三批次开展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9年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渐进DID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效率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的能源效率提升,但也存在显著的城市异质性,表现为对非资源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东部城市的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中西部城市的能源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效率,并会强化能源效率提升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可见,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还会强化能源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效应;不同的城市应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并促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发展质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边志强
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使附着于土地上的生产活动实现增产和减污双重改善,从而显著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采用2006—2020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这一影响具有长期性、累积性与短期滞后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来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和周围地区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推广效应,并表现出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强、大规模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显著而中小规模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不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和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因地施策,有效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范红忠 范乐怡 宋颜希
网络基础设施是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宽带中国”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及缓解劳动力错配三个渠道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提升了城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并会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且在沿海地区、行政等级、财政自主权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显著。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息化和数字金融优势,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释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带来的创新潜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景国文
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平均而言,“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使得试点地区碳排放下降约12.31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碳排放量高的地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赵璟 温思敏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碳减排效应,但是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行提高了相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在促进碳减排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成熟型城市和中国西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城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宽带中国”战略影响碳减排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赵璟 温思敏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碳减排效应,但是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行提高了相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在促进碳减排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成熟型城市和中国西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城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宽带中国”战略影响碳减排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阳 王守峰 李勋来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晖晖 刘晔
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匹配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水平等途径来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提升小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西部企业的企业价值。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丰 任毅 柴泽阳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手段,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因此,基于2009—2020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这一结论经过共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3)异质性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东中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力度较强和数字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中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在其碳减排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议扩大“宽带中国”在西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的试点范围,因地制宜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更大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贾芳芳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芳 程千禧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为城市经济和外贸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基于2007—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成本降低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三条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群内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传统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城市中更有利于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本地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同时,也带动了邻近地区出口技术的升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深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杨国歌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增福 云锋
本文以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同时,当企业外部监管和内控质量越高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提升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信息传递,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本文提供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对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新基建”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黄晓敏
推动包容性绿色增长是解决我国低碳发展目标与经济增长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从多个维度测算了289个地级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效应显著高于资源型城市;(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制造业集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本文在进一步完善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基础上,为政府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劳动力配置扭曲——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知识扩散——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会计稳健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网络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产业化——来自“宽带中国”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