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4)
- 2023(15979)
- 2022(12664)
- 2021(11281)
- 2020(9297)
- 2019(20703)
- 2018(20808)
- 2017(40039)
- 2016(21630)
- 2015(24407)
- 2014(24393)
- 2013(23955)
- 2012(21783)
- 2011(19471)
- 2010(19782)
- 2009(18920)
- 2008(19135)
- 2007(17821)
- 2006(15961)
- 2005(14823)
- 学科
- 济(100850)
- 经济(100708)
- 业(91194)
- 企(83407)
- 企业(83407)
- 管理(82876)
- 方法(42148)
- 业经(35592)
- 财(33510)
- 数学(32656)
- 数学方法(32438)
- 农(30642)
- 中国(27129)
- 制(24064)
- 务(23528)
- 财务(23484)
- 财务管理(23452)
- 企业财务(22294)
- 农业(21690)
- 技术(19139)
- 理论(18961)
- 体(17774)
- 地方(17669)
- 策(17307)
- 划(17149)
- 和(16882)
- 银(15988)
- 银行(15970)
- 贸(15932)
- 贸易(15923)
- 机构
- 学院(318961)
- 大学(315820)
- 济(135804)
- 经济(133140)
- 管理(128115)
- 理学(109026)
- 理学院(108044)
- 管理学(106658)
- 管理学院(106053)
- 研究(98271)
- 中国(79068)
- 财(69384)
- 京(65584)
- 科学(54402)
- 财经(53823)
- 江(50697)
- 经(48824)
- 农(47837)
- 所(47060)
- 中心(46120)
- 经济学(42413)
- 研究所(41497)
- 业大(41438)
- 北京(40921)
- 州(39943)
- 财经大学(39690)
- 范(38487)
- 经济学院(38243)
- 师范(38160)
- 农业(37049)
- 基金
- 项目(201048)
- 科学(161304)
- 研究(153791)
- 基金(147499)
- 家(125235)
- 国家(124107)
- 科学基金(109673)
- 社会(101583)
- 社会科(96224)
- 社会科学(96204)
- 省(78740)
- 基金项目(77161)
- 教育(71138)
- 自然(67127)
- 自然科(65629)
- 自然科学(65611)
- 自然科学基金(64537)
- 划(64258)
- 编号(62818)
- 资助(59077)
- 成果(52257)
- 部(45522)
- 创(44643)
- 重点(44413)
- 制(43573)
- 课题(43090)
- 发(42911)
- 国家社会(42553)
- 创新(40916)
- 业(40737)
- 期刊
- 济(159583)
- 经济(159583)
- 研究(96904)
- 中国(67041)
- 财(58413)
- 管理(53635)
- 农(46239)
- 学报(41593)
- 科学(39952)
- 教育(35694)
- 大学(33676)
- 融(33001)
- 金融(33001)
- 学学(31229)
- 农业(31186)
- 技术(30309)
- 财经(28353)
- 业经(27582)
- 经济研究(24746)
- 经(24391)
- 问题(20874)
- 业(18401)
- 技术经济(17591)
- 图书(16196)
- 贸(16059)
- 现代(15854)
- 财会(15621)
- 商业(15550)
- 世界(14849)
- 理论(14553)
共检索到492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李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创新激励和信贷融资渠道实现;CEO信息技术背景和CEO风险偏好均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果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禀赋、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其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趋势。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创建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呈显著促进作用,主要推动商贸流通业规模化和数字化发展,同时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并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赵华
在系统揭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分地区异质性检验显示:在东部地区、在长江经济带,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地区带动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产业驱动效应,能够正向影响旅游产业效率以及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宁 孙伟增 杨运杰 刘哲
本文将第十四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与高铁站点开通数据进行匹配,首次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影响。为解决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县高铁站的开通作为外生冲击识别因果效应。主要研究发现,高铁邻近性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当周边30公里范围有高铁站点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明显加速。机制分析表明,高铁邻近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家的数字技术接触度、缓解数字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和增加与数字技术平台的合作,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企业家学历水平较高的企业、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冲击后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文献成果,更为政府处理好“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效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高铁 企业数字化 私营企业调查 数字鸿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明
文章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两面性,并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由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成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两面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确实具有门限效应;在四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的空间杜宾模型中交通基础设施和电信基础设施均对其他区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和资源配置优化发挥着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性质和产权性质发挥着调节作用。笔者根据信息资源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倍差法模型,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证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资源配置优化发挥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技术密集度和非国有企业属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关系方面拓展了信息传递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的应用边际,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慧 喻寅昀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转型指数与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提高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并且企业管理效率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明显,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物流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物流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方晓晖 郭鸿儒 刘冲 王卓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业绩说明会文本数据,采用Word2vec方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使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分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对于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两个主题的关注和应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拥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因此,应进一步发挥政府赋能作用,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应用市场培育,构建良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生态场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方卓
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方案的供给质量。为使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探究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机理,分析政策驱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实践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推动局部端数字化、技术升级和融合发展推动平台数字化、要素市场配置畅通化推动生态系统数字化3个阶段。理论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通过解决技术投入市场失灵和要素配置市场失灵问题,激发企业数字化创新动能、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基于政策投入与企业需求的演进逻辑,以及政策驱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强化多层次平台支撑、推进政策均衡投入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安印 张帆 苏志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匹配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且对数量的影响大于质量。(2)机制检验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速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强度低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强度中高水平的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志安 孟司雨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地区与成熟型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推进高技术产业“聚链成群”的对策建议,为扎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方 周杰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依托数字要素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基于2010—2020年9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样本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和跨国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始终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提升效果在高收入、高技术水平和以非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样本中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公共品的供给是否实现了财政资源配置的社会最优是评价政府行为的重要标准,在国外研究中房地产市场与公共品供给的互动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方法。本文借鉴这一"资本化"原理来说明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处于"过度"供给状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利用城市层级数据的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实证发现目前基础设施能够显著地"资本化"到城市商品房价格中去,人均道路面积每增加1%,住宅的平均价格将会上涨0.12%。这意味着道路基础设施的供给仍然低于"帕累托"有效水平,地方政府仍然需要致力于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增进社会福利,在财政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来缓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供给效率 资本化 动态面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尹俊雅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收集整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政策牵头部门和多部门发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将加剧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并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由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有利于推动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果更为显著,多部门发文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激励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