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7)
- 2023(9084)
- 2022(7642)
- 2021(6999)
- 2020(5992)
- 2019(13414)
- 2018(12973)
- 2017(24814)
- 2016(13527)
- 2015(14770)
- 2014(14552)
- 2013(14037)
- 2012(12738)
- 2011(11608)
- 2010(11577)
- 2009(10570)
- 2008(10421)
- 2007(8916)
- 2006(7760)
- 2005(6717)
- 学科
- 济(54749)
- 经济(54687)
- 管理(38448)
- 业(38034)
- 方法(30217)
- 企(29524)
- 企业(29524)
- 数学(27377)
- 数学方法(26924)
- 农(17517)
- 贸(13974)
- 贸易(13972)
- 学(13862)
- 易(13633)
- 财(12267)
- 中国(11836)
- 业经(11453)
- 农业(10186)
- 技术(8552)
- 环境(8348)
- 理论(8246)
- 制(8143)
- 地方(7763)
- 银(7592)
- 银行(7545)
- 务(7525)
- 财务(7502)
- 财务管理(7493)
- 划(7414)
- 和(7322)
- 机构
- 大学(199368)
- 学院(198705)
- 济(78244)
- 管理(77447)
- 经济(76904)
- 理学(69152)
- 理学院(68346)
- 管理学(66602)
- 研究(66412)
- 管理学院(66288)
- 中国(48210)
- 科学(46291)
- 农(43527)
- 京(40686)
- 业大(36961)
- 农业(35119)
- 所(35118)
- 研究所(33015)
- 财(32740)
- 中心(30503)
- 江(27731)
- 财经(27636)
- 经(25305)
- 范(25129)
- 师范(24698)
- 北京(24600)
- 经济学(23785)
- 院(23742)
- 农业大学(23393)
- 州(22086)
- 基金
- 项目(146237)
- 科学(115572)
- 基金(109700)
- 家(100185)
- 国家(99460)
- 研究(94698)
- 科学基金(84493)
- 社会(61917)
- 自然(59474)
- 社会科(58821)
- 社会科学(58804)
- 基金项目(58382)
- 自然科(58257)
- 自然科学(58239)
- 自然科学基金(57210)
- 省(57005)
- 划(49186)
- 资助(45013)
- 教育(43731)
- 编号(35443)
- 重点(33558)
- 部(31607)
- 创(30602)
- 计划(30514)
- 发(30095)
- 科研(29543)
- 创新(28663)
- 国家社会(26381)
- 科技(26355)
- 教育部(26354)
共检索到267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正 郑勇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型产品的消费特征,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网络型产品的需求曲线呈U型,通过对市场均衡的分析,本文认为当网络规模达到临界容量时,会启动正反馈,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起飞阶段。本文还探讨了网络型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消费者和供给商的市场策略。
关键词:
网络型产品 网络外部性 临界启动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金林
网络型企业产权契约特征表现为委托代理层次和信息非对称性减少、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产权契约主体多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等。网络型企业产权契约特点决定了其治理机制不同于传统企业治理,表现在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等非金融资本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上升,以合作和沟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协调机制取代了传统的层级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分享性。
关键词:
网络型企业 产权契约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孙亚男
本文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①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呈现网络结构形态;样本考察期内,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步提高,等级森严的空间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网络稳定性逐步增强。②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发挥"桥梁"和"中介"的作用。③在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网络中,环渤海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新疆和山西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属于"净溢出"板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④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整体网络紧密程度及稳定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印州
网络消费是网络营销诱导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电子商务是从网络营销中脱颖而出的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打破传统的渠道形态结构,颠覆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网络消费呈现出与生产一体化,与享受一体化,边际效用递增和消费无边界等特征。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有许多关联产业,电子商务本身并不是一种产业。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量的增加并非全部是经济增量,其中绝大部分是传统消费领域存量的转移。网络消费提升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商业的营销模式,冲击原有的商业秩序,改变商业的组织管理,使商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关键词:
网络消费 网购 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 商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兴利 赵娟
网络消费是人们以网络为生活工具而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本文认为,网络消费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商品的吸引力、消费者自身状况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造成的。基于此,本文提出网络消费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法律、技术、教育等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
关键词:
网络消费 特征 原因 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丽娟
产品服务系统的网络关系及其治理决定了系统经济与环保目标的实现能力。本文介绍了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的运作模式,并结合产品服务系统的类型梳理了各类交易关系,指出产品导向型、使用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产品服务系统具有不同的关系特征和需求,应根据产品服务系统的类型和内外环境,建立相应的关系治理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颖
网络资源的多元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网络消费逐渐发展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消费方式,对我国居民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力探讨消费者网络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以S-O-R模型为基础,适当修正Howard&Sheth模式,提出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之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就零售商如何促进网上销售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消费 消费行为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颖
网络资源的多元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网络消费逐渐发展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消费方式,对我国居民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力探讨消费者网络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以S-O-R模型为基础,适当修正Howard&Sheth模式,提出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之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就零售商如何促进网上销售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消费 消费行为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王艳芬
我国水产品消费在总量显著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量持续偏低,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征。基于1990—2007年水产品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都能对我国水产品的消费产生影响;人口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城市化的发展将显著地推动我国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等一系列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措施都将有力推动我国水产品消费增长。
关键词:
水产品 消费特征 影响因素 实证检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任婉婉 吴国杰
开放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内涵不断扩展,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错综复杂,对一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考察必须将其置身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中。基于1996~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格局,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3个维度对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刻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国家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了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一国的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稳健、显...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陆笑
网络经济是指从事互联网络设施、技术、服务或与互联网络相关的产品、服务所产生的收入。网络经济分为网络基础设施指标、网络应用指标、网络中介指标、电子商务指标等四种类型,作为衡量网络经济的主要指标。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经济的构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高科技性、标准性、创新性、学习性、全球性等五大特征。阐述了网络经济正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及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近况。21世纪网络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及企业的运营方式。本文精辟地论述了网络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的巨大影响作用,主要是指生产力要素结构的根本性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教育方式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重组,权力结构由资本中心向知识中心转移。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构成 特征 概况 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方大春 马为彪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方大春 马为彪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杨治辉
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相关数据,在DEA交叉模型的框架下探究省份间生态治理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各省份间生态治理的联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生态治理网络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性与溢出性,逐步实现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扩展,形成"点到线再到面"的分布格局;我国东中部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派系结构,而西部与东北部分派现象却不显著;省份间的邻近关系在被削弱,空间联系则在加强,而且省份间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省份绿化情况以及能源的消费是影响生态治理空间联动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丛路扬
本文综合运用空间效应分析和网络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如下:我国商贸流通联系密切程度和联通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结构等级固化和低效率问题逐步改善;省际间商贸流通网络中心性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和“少核心、多边缘”空间格局;双边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水平、交通设施水平、贸易开放水平对商贸流通网络结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物流业发展水平、网络基础设施起显著抑制作用,而城市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