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9)
2023(15286)
2022(13315)
2021(12617)
2020(10555)
2019(24119)
2018(23828)
2017(46183)
2016(25377)
2015(28060)
2014(27896)
2013(27317)
2012(25198)
2011(22674)
2010(22438)
2009(20421)
2008(19766)
2007(17036)
2006(15076)
2005(12844)
作者
(73759)
(61329)
(60787)
(57754)
(39010)
(29579)
(27567)
(24074)
(23280)
(21741)
(20872)
(20531)
(19625)
(19174)
(18905)
(18793)
(18762)
(18281)
(17753)
(17526)
(15518)
(14808)
(14747)
(13963)
(13797)
(13676)
(13536)
(13502)
(12355)
(12304)
学科
(93872)
经济(93769)
管理(70621)
(67040)
(54537)
企业(54537)
方法(42999)
数学(36743)
数学方法(36280)
(28027)
中国(24055)
(23845)
(22225)
业经(21764)
地方(20520)
(19011)
贸易(19005)
农业(18893)
(18461)
(16391)
理论(16216)
环境(15593)
技术(15307)
(15055)
(14837)
财务(14769)
财务管理(14748)
(14091)
企业财务(13870)
(13500)
机构
学院(352273)
大学(351546)
管理(140141)
(133426)
经济(130344)
理学(121837)
理学院(120441)
管理学(118287)
研究(118150)
管理学院(117675)
中国(86350)
科学(77518)
(75009)
(64023)
(60294)
(59577)
业大(57811)
研究所(54904)
中心(53908)
(51270)
农业(50633)
财经(48592)
(48137)
师范(47602)
北京(47125)
(44180)
(43253)
(41886)
师范大学(38371)
经济学(38356)
基金
项目(248081)
科学(193449)
基金(178608)
研究(177030)
(157818)
国家(156504)
科学基金(133375)
社会(109708)
社会科(103822)
社会科学(103796)
(97612)
基金项目(96145)
自然(89749)
自然科(87592)
自然科学(87568)
自然科学基金(85970)
(82654)
教育(80750)
资助(73215)
编号(72683)
成果(57488)
重点(55372)
(53321)
(53049)
(51414)
课题(49559)
创新(47870)
科研(47619)
计划(46112)
大学(45258)
期刊
(143760)
经济(143760)
研究(98005)
中国(63365)
学报(61279)
(57447)
科学(54798)
管理(47936)
大学(45059)
(43330)
学学(42501)
农业(39650)
教育(37778)
技术(28245)
(27884)
金融(27884)
业经(25727)
经济研究(22637)
财经(21860)
(20115)
图书(19722)
问题(19040)
(18606)
科技(18405)
(17467)
资源(16976)
理论(16282)
业大(16209)
技术经济(15753)
商业(15657)
共检索到50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亚元  姚国荣  
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对赴黄山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借助SPSS 22. 0和AMOS 22. 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网络口碑对游客目的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送者专业性、网站和内容可靠性、效价、数量、接受者网络涉入度和目的地熟悉度以及感知可信度直接影响游客目的地决策;网站和内容可靠性、效价、接受者网络涉入度和目的地熟悉度直接影响游客的网络口碑感知可信度;感知可信度在网站和内容可靠性、效价、数量、接受者网络涉入度和目的地熟悉度对游客目的地决策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买哲  梁留科  索志辉  王蒙  
在中国出境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扎根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赴意大利中国游客拍摄的照片及文本和当代游客在线评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异同与成因。结果表明:(1)20世纪80年代赴意大利中国游客目的地意象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特色建筑和历史遗迹等方面。当代中国游客目的地意象特征主要包括历史建筑、节庆活动、餐饮美食、游览感受等方面,并且围绕罗马和威尼斯形成以建筑为主的核心区。(2)意象的相同之处是因为意大利旅游目的地特色的连续性;不同之处是因为当代游客个人主观体验愈加凸显、旅游服务的延续与升级、自然风光关注度相对降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君轶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推广和旅游营销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系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4个层级和技术支撑构建了4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的31个省市级旅游官网进行了评价。评价发现,我国省级旅游官网总体的营销功能较弱,在信息提供方面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其交互、技术、关系、交易的功能都较差,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游客需求,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在不同层级的旅游营销功能上进行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林芝  周春林  黄子璇  曹芳东  谢倩倩  
通过网络数据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成为热点,但目前大都停留在游客感知或目的地宣传形象的单向研究上,缺乏对比且传播渠道单一。结合内容与对应分析,从供需2个视角出发研究微博、网站、游记3种不同传播渠道下国内游客感知与官方宣传的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差异。结果表明:(1)网络语境下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可归纳为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美食、乡村风光、休闲度假、保障设施、游客体验7个主题,其中城市历史文化主题是双方共同认知。(2)除城市历史文化主题外,两者有很大区别,政府层面试图建立的传播形象与现阶段游客的感知情况不符。(3)对应分析横轴方向的特征词主要反映了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总体特征,纵轴方向的特征词体现了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差异性。(4)游客感知形象与官方宣传形象区别较大而官方样本间区别较小,游客感知侧重传统城市景观主题,官方微博侧重宣传乡村风光,官方网站侧重宣传休闲度假,但官方都强调对乡村风光的宣传,只是宣传对象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曲颖  董引引  
本文基于海南营销战略需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的现实背景,针对性选择重游目标市场,从供需主体的心理认知网络视角出发,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思想,对海南"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度表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射网络的联接密度和网络效率均低于依恋网络,投射网络的整体态势具有脆弱性;(2)核心类元素在投射和依恋网络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依恋记忆中被率先激活的元素(美食、气候天象、旅游设施和生活方式)不被官方所重视,而官方所重点投射的民俗文化、服务质量、户外游憩、免税购物却并未被依恋游客所同等认可;(3)依恋网络中海洋风光—美食和海洋风光—旅游设施的组合被游客所偏好,而投射网络中海洋风光—民俗文化和海洋风光—户外游憩组合间的联系最为紧密;(4)依恋子群规模较小,以核心元素和重点元素为主,而投射子群冗长,构成元素复杂多样,极化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证实交易型营销策略下的官方投射在吸引依恋型重游客方面的失控和低效率,并为DMO关系型营销策略的调整和重游市场的维护提供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蔡洁  赵毅  
随着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女性出游人数逐年上升,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来渝的国内女性游客,尝试对女性旅游者的消费特点做出分析。本文对女性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和行为特征(旅游目的、信息来源、旅游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完善及促销方面探讨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兵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伴随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范式转移而产生。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想维持目的地的游客偏好,则需要培育游客忠诚。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对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现红  
旅游目的地选择一直是旅游管理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整个选择过程是系统分量(目的地属性)和随机分量(游客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2008年5-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航空枢纽口岸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项Logistic离散选择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入境游客西向扩散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职业、旅华时间、家庭结构、旅游方式、结伴方式、旅游动机、旅华花费、入境口岸、受到尊重等特性显著影响其西扩的概率。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率达到72.5%,对于我国区域旅游联合,特别是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兴平  贺涵  冯琴  胡家镜  郭凌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前提,也是游客旅游决策的前置变量。成熟的游客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参与决策过程,也更依赖目的地意象而非目的地形象作出旅游决策。本文以安徽宏村为案例地,以发表在旅游社交网站中的游客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1软件进行内容编码,并用UCINET6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编码后的节点数据进行了共现网络的量化分析,从景观元素及元素组合两个层面解读游客对宏村的意象感知。结果表明,自然风光和建筑构成了游客凝视下宏村的主体意象元素。由徽派特色民居和古村落水景等元素构成的"水墨宏村"意象游客关注度最高。空间上,各种景观元素有机组合,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田园景观与古村群落相互映衬,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古村落乡村生活画卷相得益彰。本文还基于游客照片分析的目的地意象研究个案,解读了游客凝视焦点和核心诉求,总结了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及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古村落目的地明确自身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向,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和供给,精准打造古村落IP并进行市场营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持在0.7以上,对城市自然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弱,路径系数保持在0.5左右,旅游安全因子上升程度最大,提高了0.16;(3)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入境游客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值为0.357、0.226。研究结果对把握入境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加深对西安市旅游供给结构的认识,以及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