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8)
- 2023(9759)
- 2022(8228)
- 2021(7546)
- 2020(6280)
- 2019(13878)
- 2018(13366)
- 2017(25858)
- 2016(13881)
- 2015(14917)
- 2014(14472)
- 2013(14136)
- 2012(13145)
- 2011(11810)
- 2010(11462)
- 2009(10413)
- 2008(10316)
- 2007(9291)
- 2006(8081)
- 2005(7064)
- 学科
- 济(53664)
- 经济(53486)
- 管理(39488)
- 业(39004)
- 企(32733)
- 企业(32733)
- 方法(26536)
- 数学(21798)
- 数学方法(21568)
- 财(15336)
- 农(14735)
- 中国(14468)
- 学(14418)
- 业经(13475)
- 贸(11331)
- 贸易(11329)
- 易(11065)
- 制(10498)
- 理论(9994)
- 农业(9707)
- 务(9617)
- 财务(9601)
- 财务管理(9580)
- 技术(9537)
- 企业财务(9247)
- 和(9234)
- 银(8572)
- 银行(8526)
- 地方(8292)
- 融(8248)
- 机构
- 大学(202404)
- 学院(198490)
- 济(79047)
- 经济(77523)
- 管理(74721)
- 研究(71298)
- 理学(66052)
- 理学院(65232)
- 管理学(63844)
- 管理学院(63506)
- 中国(51388)
- 科学(48094)
- 农(44540)
- 京(42222)
- 所(37576)
- 业大(36562)
- 财(36122)
- 农业(35802)
- 研究所(34835)
- 中心(31962)
- 财经(29440)
- 江(28726)
- 经(27046)
- 北京(25859)
- 院(25428)
- 范(24965)
- 经济学(24639)
- 师范(24498)
- 农业大学(23766)
- 省(22524)
- 基金
- 项目(144071)
- 科学(113797)
- 基金(108556)
- 家(99749)
- 国家(98957)
- 研究(94055)
- 科学基金(83550)
- 社会(63935)
- 社会科(59576)
- 社会科学(59551)
- 自然(57816)
- 基金项目(57696)
- 自然科(56630)
- 自然科学(56608)
- 自然科学基金(55696)
- 省(54952)
- 划(48026)
- 资助(43593)
- 教育(42812)
- 编号(34103)
- 重点(32932)
- 部(31708)
- 创(30346)
- 计划(29606)
- 发(29503)
- 科研(28898)
- 创新(28392)
- 国家社会(27120)
- 业(26616)
- 教育部(26566)
共检索到28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红 李艺 李运端 范翠英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乃文 刘健 牛莉霞
为明晰工作倦怠、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理,在文献研究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工作倦怠量表、负性情绪量表、心智游移频率量表和安全绩效量表对398名员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倦怠、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工作倦怠、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三者均与安全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倦怠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安全绩效,还可以通过心智游移的中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与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安全绩效。有效干预工作倦怠、负性情绪和心智游移,可提升安全绩效水平,减少人因失误。
关键词:
工作倦怠 安全绩效 负性情绪 心智游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范国沛 李肖肖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以及道德推脱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3)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道德推脱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黎君 叶宝娟 倪林英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峰强 耿靖宇 杨华勇 韩磊
为考察安全感和相对剥夺感在受欺负和偏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受欺负量表、安全感问卷、相对剥夺感问卷以及SCL-90量表中的偏执分量表为工具对5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相对剥夺感和偏执之间呈显著的两两正相关,三个变量与安全感均呈显著负相关;(2)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显示,受欺负对偏执的直接效应显著,受欺负还通过安全感和相对剥夺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对偏执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海涛 王宇 董玉雪 项紫霓 李刚生 于晓丹 于海波 董士军 刘文娟
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校园欺负量表和学业水平测试为研究工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S市6656名初中九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受欺负学生在积极认知和情绪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学生;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量表有显著的正相关,受欺负程度负向预测学业水平,心理韧性正向预测学业水平,自尊、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少学生的受欺负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受欺负学生改善不利处境造成的危害,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学业水平的提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蛟 吕一林 贺庆文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及实证研究,重点关注立即与延迟条件下产品的享乐与功能属性失败所导致的消费后负面情绪评价与消费者口碑传播意愿的动态差异。研究发现享乐属性失败会导致更多的低觉醒负面情绪,而功能属性失败会导致更多的高觉醒负面情绪。由于消费后的记忆存在偏差效应,享乐属性失败导致的低觉醒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弱,从而导致延迟评价时的口碑传播意愿高于立即评价时的口碑传播意愿,而功能属性失败导致的高觉醒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加强,从而导致延迟评价时的口碑传播意愿低于立即评价时的口碑传播意愿。企业必须充分关注消费后负性情绪和口碑传播问题,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玉新 张建卫 彭凯平
本文采用问卷匹配法,通过对三家公司的373人先后两次的测查,分别考察了职场欺负和人际冲突对反生产行为(简称CWB)的影响及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欺负"的三个维度同时进行回归分析时,只有"工作压制"的效应显著。将人际冲突的四个维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分别预测五种CWB,只有两类人际冲突的预测效应显著:"关系冲突"对财产越轨、政治越轨和总体CWB预测作用非常显著;"任务过程冲突"则对人际越轨和生产越轨具有非常显著的预测力。此外发现,"情绪调节"和"情绪利用"对"工作压制"作用于"财产越轨"、"政治越轨"以及总体CWB的调节效应均显著。
关键词:
职场欺负 人际冲突 反生产行为 情绪智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阳 范翠英
网络欺负是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具有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的特征,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亲子关系、父母调节等家庭因素以及暴力环境、社会支持、文化等社会环境都会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的方法、对象及内容三方面展望了网络欺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丽萍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关键词:
受欺负儿童 社会行为 同伴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庆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情绪健康是追求心理健康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负性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普遍表现。文章通过分析负性情绪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了情绪健康教育的观点。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情绪健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千林 魏峰 杜恒波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相互依赖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员工遭受的职场排斥对旁观者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多阶段收集的226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旁观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合作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对旁观者同情的积极影响越强,旁观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竞争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对旁观者幸灾乐祸的积极影响越强;(2)旁观者同情对其支持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旁观者幸灾乐祸对其职场负面八卦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3)合作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通过同情对旁观者支持行为的间接影响越强,竞争性目标互依性越强,职场排斥通过幸灾乐祸对旁观者职场负面八卦行为的间接影响越强。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职场排斥的研究视角,也为组织管理职场排斥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金怡伶 张义明 崔勋 王庆娟
当前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驱使各类组织采纳多元化雇佣方式和弹性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控制成本和提高灵活性,也导致组织不公平和非典型员工出现攻击性情绪、反人际行为等消极结果 ,但既往研究对此议题尚未深入开展探讨。本研究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构建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深入探究了非典型员工劣势雇佣地位感知对反人际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多时点、多来源的32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本研究验证了非典型员工劣势雇佣地位感对反人际行为的正向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相对剥夺感和攻击性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歧视感知的直接和间接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宽了非典型雇佣领域的研究视角,强化了相对剥夺感、攻击性情绪和反人际行为等议题的研究深度。研究结论对组织从员工感知的角度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提升组织公平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秀清 孙彦玲
运用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3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共享在职场排斥和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消极情绪调节职场排斥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消极情绪越高,职场排斥对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越强;消极情绪调节知识共享对职场排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消极情绪越高,中介作用越强。
关键词:
职场排斥 知识共享 消极情绪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丹 常梦醒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引入中介机制和调节变量,验证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排斥与员工工作绩效的负相关关系。以126名员工-领导配对问卷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情绪智力负向调节职场排斥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最后,本研究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职场排斥 情绪耗竭 情绪智力 工作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