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1)
- 2023(12151)
- 2022(9696)
- 2021(8717)
- 2020(6880)
- 2019(15888)
- 2018(15871)
- 2017(30368)
- 2016(16279)
- 2015(18171)
- 2014(18362)
- 2013(17700)
- 2012(16069)
- 2011(14693)
- 2010(15072)
- 2009(13745)
- 2008(13331)
- 2007(11973)
- 2006(10954)
- 2005(10326)
- 学科
- 济(78456)
- 经济(78387)
- 管理(41306)
- 业(39954)
- 企(30172)
- 企业(30172)
- 方法(27207)
- 中国(26657)
- 地方(23973)
- 数学(23858)
- 数学方法(23333)
- 农(21353)
- 业经(19042)
- 农业(14674)
- 发(14125)
- 学(13529)
- 贸(12372)
- 贸易(12358)
- 地方经济(12340)
- 银(12148)
- 银行(12134)
- 制(12091)
- 融(12068)
- 金融(12067)
- 理论(12062)
- 行(11828)
- 易(11825)
- 环境(11725)
- 财(11401)
- 技术(11244)
- 机构
- 学院(232643)
- 大学(229496)
- 济(94013)
- 经济(91761)
- 管理(87267)
- 研究(82593)
- 理学(74076)
- 理学院(73113)
- 管理学(71425)
- 管理学院(71002)
- 中国(62206)
- 科学(51285)
- 京(51101)
- 所(41189)
- 财(40908)
- 中心(37551)
- 研究所(37228)
- 农(36823)
- 江(36496)
- 范(34272)
- 师范(33964)
- 北京(32679)
- 业大(32660)
- 财经(31943)
- 院(30504)
- 州(30083)
- 经(28866)
- 经济学(28388)
- 农业(28312)
- 师范大学(27276)
- 基金
- 项目(153670)
- 科学(122473)
- 研究(112489)
- 基金(110397)
- 家(96107)
- 国家(95359)
- 科学基金(82929)
- 社会(72331)
- 社会科(68683)
- 社会科学(68666)
- 省(61639)
- 基金项目(58043)
- 自然(52912)
- 自然科(51792)
- 自然科学(51786)
- 教育(51545)
- 划(51488)
- 自然科学基金(50789)
- 编号(45969)
- 资助(44487)
- 发(38625)
- 成果(36689)
- 重点(34952)
- 课题(32985)
- 部(32068)
- 创(31910)
- 发展(31014)
- 展(30519)
- 国家社会(29980)
- 创新(29878)
- 期刊
- 济(112129)
- 经济(112129)
- 研究(71880)
- 中国(52175)
- 农(35309)
- 管理(34323)
- 科学(32997)
- 学报(32703)
- 教育(30088)
- 财(28745)
- 大学(25392)
- 农业(24224)
- 学学(23637)
- 技术(23043)
- 融(23007)
- 金融(23007)
- 业经(20325)
- 经济研究(18181)
- 问题(15658)
- 财经(15132)
- 图书(13138)
- 经(13101)
- 业(12993)
- 统计(12491)
- 发(12168)
- 技术经济(11913)
- 策(11898)
- 商业(11778)
- 现代(11658)
- 资源(11357)
共检索到360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平 孙铁山
本文将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定义为网络化大都市,并阐述了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在空间组织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中心聚焦的发展模式,倡导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将实体空间上的多中心区域城市变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大都市。在区域治理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管治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区域治理。
关键词:
网络化大都市 城市网络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灵丽
目前,我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且城市商贸总规模和综合核心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额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调整。网络化大都市是多个中心城区发展的更高模式,而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大都市概念的提出,各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和商贸布局规划,以适应网络化大都市背景下商贸布局的发展规律,带动城市商贸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商贸布局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杭州市商贸布局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网络化大都市背景为杭州市商贸布局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商贸布局带来有益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九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王建我国是世界上的第三个国土大国,幅员面积比美国还要辽阔,但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国土资源条件与日本类似。鉴此,我国应采取哪种区域发展模式最有利呢?随着我国高速增长时代的到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与日俱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毛广雄
在体制转型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在与市场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中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传统城市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历史考察和现实经验表明,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也必然成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路径的转型。提出了推进大都市区化、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路径转型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都市区化 城市化路径 新型工业化 转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龚会莲 胡胜强
[目的/意义]陕西智库建设面临总体质量不高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其宏观发展模式而提高智库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方法/过程]在中国特殊的政策运行背景下,分析各类智库在其影响政策的关键要素占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互补的视角探讨陕西智库的网络化发展模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圈层结构下的各类智库在政策分析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政策系统内信息和地方情境性信息以及研究成果的传递通道等方面存在互补性,基于此构建的智库合作网络平台及政策思想市场有助于快速提高陕西智库的整体质量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清
都市旅游圈不仅是都市旅游经济和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旅游经济活动分布和旅游资源配置在一定空间范围的一种组织形式。基于相关概念及研究的梳理,文章分析和探讨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的组合形态、生成机理,揭示都市旅游圈与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内在联系,认为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呈现"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
关键词:
都市旅游圈 空间结构 生成 网络化 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国清
都市旅游圈是具有一定向心性和层次性的旅游经济地域系统。基于对相关概念及研究的梳理,本文认为都市旅游圈形成和演化是都市旅游跨界拓展和区域旅游合作性竞争及趋向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的产物,空间集聚与扩散作用是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嬗变的主要动力,并以上海和长三角为例探析了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即通过景区(点)、交通、产业、市场等各个子(分)网络共同构成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大旅游产业体系,不断推动都市旅游圈发展壮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城市网络化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主体形态,对于弱化各类城市的区域不平等和不平衡性以及实现城市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种认识,全面阐述分析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并从初级、中级、高级三大阶段探讨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在对其中心城市结构、纵线结构和横线结构这一结构体系进行立体式探索的基础之上,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水平、优化网络节点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格局、建立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化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四大层面提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艳华 谭惠敏 康富美
在解释城乡融合发展效应机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4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3—2018年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提炼出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并评价该模式下城乡融合发展效应。研究表明:望城区城乡发展同步推进,探索出了城—镇—村三级共推、产业—空间—制度多维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整体上较强,尤其在经济效应方面较为突出,不过,早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不够,导致生态效应呈下降趋势,城—镇—村的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特色优势也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统筹编制城镇村发展规划,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菲
1970年代以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分散、多中心模式大都市区的增加。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二战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中利弊。
关键词:
多中心结构 政治巴尔干化 二元制治理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为民 刘君德 黄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开荆 赵新力
目前,澳门公共图书馆存在着管理系统分散、藏书量不足、没有一所大型综合性图书馆等欠缺。借鉴深圳、香港和佛山等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澳门可建设一个包括一所大型综合性图书馆为一级馆、七个区级馆为二级馆和若干社区馆为三级馆的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表3。图1。参考文献3。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网 发展模式 澳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红岩
在新经济环境中,项目型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项目型企业的网络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项目型企业的网络化发展过程既是组织结构形成的过程,又是战略形成和实施的过程,更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
项目型企业 战略 结构 网络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曾菊新
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比较已有城乡发展理论和分析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网络化是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可选模式,西部地区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网络化发展来提高其城镇网络化水平、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加快产业网络化进程以及健全市场网络化体系,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乡关系 城乡网络化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