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9)
- 2023(8195)
- 2022(7235)
- 2021(6727)
- 2020(5867)
- 2019(13680)
- 2018(13860)
- 2017(26186)
- 2016(14766)
- 2015(17173)
- 2014(18084)
- 2013(17506)
- 2012(16475)
- 2011(14929)
- 2010(15269)
- 2009(14151)
- 2008(14336)
- 2007(13531)
- 2006(11564)
- 2005(10431)
- 学科
- 济(57521)
- 经济(57449)
- 管理(40769)
- 业(37220)
- 企(30033)
- 企业(30033)
- 方法(26902)
- 数学(23181)
- 数学方法(22921)
- 农(17126)
- 财(15722)
- 中国(15373)
- 学(14342)
- 制(13542)
- 业经(12110)
- 地方(12006)
- 理论(11751)
- 贸(11449)
- 贸易(11446)
- 易(11078)
- 农业(10828)
- 银(10045)
- 银行(10007)
- 和(9944)
- 体(9668)
- 务(9542)
- 财务(9503)
- 行(9495)
- 财务管理(9464)
- 融(9153)
- 机构
- 学院(217145)
- 大学(216382)
- 济(81714)
- 经济(79546)
- 管理(78910)
- 研究(72801)
- 理学(66571)
- 理学院(65783)
- 管理学(64406)
- 管理学院(64008)
- 中国(55432)
- 科学(47536)
- 京(47120)
- 农(42012)
- 财(39607)
- 所(38876)
- 江(36071)
- 研究所(35111)
- 业大(34909)
- 中心(34700)
- 农业(33278)
- 财经(30760)
- 范(29793)
- 北京(29792)
- 师范(29422)
- 州(28638)
- 经(27549)
- 技术(26931)
- 院(25942)
- 省(24900)
- 基金
- 项目(137519)
- 科学(105144)
- 研究(100719)
- 基金(95381)
- 家(83731)
- 国家(83002)
- 科学基金(69155)
- 社会(59308)
- 省(56099)
- 社会科(55840)
- 社会科学(55820)
- 基金项目(50406)
- 教育(47969)
- 划(46703)
- 自然(45029)
- 编号(43958)
- 自然科(43940)
- 自然科学(43924)
- 自然科学基金(43132)
- 资助(39903)
- 成果(37022)
- 重点(31214)
- 课题(30944)
- 部(29760)
- 发(29484)
- 创(28079)
- 科研(26406)
- 项目编号(26253)
- 创新(26216)
- 大学(25735)
- 期刊
- 济(94289)
- 经济(94289)
- 研究(61731)
- 中国(47572)
- 学报(38602)
- 农(37932)
- 财(33089)
- 科学(31992)
- 教育(29726)
- 大学(27917)
- 管理(26986)
- 学学(25934)
- 农业(24946)
- 技术(21077)
- 融(18812)
- 金融(18812)
- 业经(16728)
- 财经(15011)
- 经济研究(14679)
- 图书(14445)
- 业(13344)
- 经(12897)
- 问题(12584)
- 版(12019)
- 理论(10872)
- 技术经济(10811)
- 商业(10645)
- 统计(10624)
- 书馆(10046)
- 图书馆(10046)
共检索到33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张华 张宇萌
指南型网络分类体系的特点是 ,重视以事物为中心设置类目 ,各事物或学科类下收录的对象范围宽泛 ,采用多重列类、重复反映方式揭示类目 ,排列方式简便 ,直接以语词组织信息 ,结合屏幕显示分类体系 ,修订迅速。其不足是 ,类目设置缺乏规律性 ;类目归属存在不合理现象 ,同位类排列不能揭示相关性 ,横向关系揭示上存在不一致 ,部分类名不确切 ,分类规则有待完善。指南型分类体系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关键词:
网络检索系统 网络指南 网络分类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丹
从建立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和检索语言入手 ,针对搜索引擎的分类现状 ,提出了建立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大纲 ,并分析了该分类体系的特点
关键词:
网络信息 分类体系 搜索引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洁
本文通过与硅谷的区域发展网络的比较,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网络体系,并提出通过政府、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现代金融制度、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集聚,发挥出更大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网络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波
在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新环境下,物流网络的优化是促进物流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提升的核心动力。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对此农产品物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鞠英杰
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应适应事物的多样性、多维性和网络性。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依据是立体分类,它是适应网络信息立体三维信息构建之需的。网络信息分类,可通过核心三维扩张式延伸等得以实践。图2。参考文献4。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惠 颜智
P2P网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额的典型模式,为众多投资人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其业务量在国内得到爆发式增长。然而国内宽松的监管环境导致P2P网贷行业出现角色定位混乱、信息不对称和风控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将第三方信用评级引入P2P网贷行业,能够为投资人披露P2P平台的信用风险,为投资人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并督促P2P公司重视风险管理以提高信用评级。考虑到不同类型的P2P平台遭遇的风险不同,本文将P2P平台分为平台型和中介型两大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P2P平台信用评级体系,以缓解互联网金融监管失灵的现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惠 颜智
P2P网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额的典型模式,为众多投资人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其业务量在国内得到爆发式增长。然而国内宽松的监管环境导致P2P网贷行业出现角色定位混乱、信息不对称和风控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将第三方信用评级引入P2P网贷行业,能够为投资人披露P2P平台的信用风险,为投资人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并督促P2P公司重视风险管理以提高信用评级。考虑到不同类型的P2P平台遭遇的风险不同,本文将P2P平台分为平台型和中介型两大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P2P平台信用评级体系,以缓解互联网金融监管失灵的现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艾志锋 陈宇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迅猛发展,方兴未艾,然而截至目前网络借贷行业仍然缺乏有效的征信服务体系。2012年以来,一些专注于从事网络借贷资讯服务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相继成立,客观上发挥了行业信用引导的作用,填补了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征信建设缺失的空白。本文对这些网络平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征信体系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借贷 第三方 资讯平台 征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训华 周洪宇
新加坡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为其成为高度国际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教育治理的内容和理念值得关注。新加坡教育治理总体特征是政府强势主导、社会积极配合、民众有效参与。精英教育是其总体内核,效率优先是制度运行的重要特色,逐层竞争制是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英式现代教育与中国考试传统的有机融合。新加坡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新加坡通过各种类型政府奖学金等方式构建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民教育资助体系,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于精英教育,包括对国际学生的培养。由于教育类型与层次的交互性差,该治理体系易导致阶层固化、缺乏活力。
关键词:
新加坡 教育治理 精英教育 政府投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狄九凤
文章认为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是对传统分类体系的突破与背离 ,属于人本位思想在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常颖聪 周百超 杨波
采用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中介词典的兼容映射思想,根据向量空间模型原理构造映射函数,分别对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三个网上书店的网络图书分类体系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类目相似度的映射,并根据类目相似值制订详细的类目映射关系规则。通过对映射关系进行横向及纵向分析,为未来的网络分类体系构建提出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尚杰
网络课程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网络环境之和。网络课程建设应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的设计与构成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无形性、难以触知性、难以储存性和师生难以分离性的问题,以规范的手段和程序解决教学质量的差异问题,解决"做中学,做中教"的问题,还应注重网络课程的监控、应用及实践效果。
关键词:
网络课程 课程建设 监控 课程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