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9)
2023(14644)
2022(12318)
2021(11263)
2020(9459)
2019(21130)
2018(20748)
2017(39162)
2016(21359)
2015(23368)
2014(22754)
2013(22784)
2012(20799)
2011(18488)
2010(18541)
2009(17268)
2008(17539)
2007(15949)
2006(14126)
2005(12687)
作者
(63386)
(52989)
(52913)
(49428)
(33549)
(25425)
(23667)
(20712)
(20004)
(18833)
(17957)
(17571)
(16901)
(16899)
(16615)
(16022)
(15918)
(15799)
(15303)
(15127)
(13433)
(12967)
(12963)
(12179)
(11937)
(11926)
(11791)
(11675)
(10645)
(10581)
学科
(92645)
(88391)
经济(88270)
(84830)
企业(84830)
管理(79770)
方法(39059)
业经(31329)
(30627)
数学(29954)
数学方法(29673)
(28555)
(21921)
财务(21897)
财务管理(21869)
中国(21806)
技术(21389)
企业财务(20772)
农业(20715)
(18726)
理论(17709)
(16620)
(16614)
贸易(16603)
(16473)
(16303)
(16244)
(16126)
(14647)
地方(14404)
机构
学院(307388)
大学(303613)
(124920)
管理(123640)
经济(122549)
理学(106983)
理学院(105865)
管理学(104162)
管理学院(103648)
研究(98505)
中国(76509)
(63473)
科学(62271)
(60042)
(59972)
(50274)
业大(49509)
(47783)
农业(47674)
财经(47048)
研究所(45614)
中心(45038)
(42807)
北京(39207)
(37370)
经济学(36812)
(36201)
师范(35663)
(35379)
商学(34991)
基金
项目(205991)
科学(164144)
基金(150870)
研究(146378)
(133595)
国家(132389)
科学基金(114720)
社会(94573)
社会科(89641)
社会科学(89615)
(82951)
基金项目(80104)
自然(76293)
自然科(74650)
自然科学(74625)
自然科学基金(73423)
(68980)
教育(67048)
资助(59923)
编号(57410)
(49077)
重点(46305)
(45962)
成果(45033)
创新(44961)
(44575)
(43925)
课题(39913)
科研(39448)
国家社会(39190)
期刊
(139271)
经济(139271)
研究(86260)
中国(64815)
(54802)
学报(51938)
管理(51856)
(49758)
科学(47491)
大学(38922)
农业(37237)
学学(37196)
教育(31970)
技术(27547)
(25788)
金融(25788)
业经(25578)
财经(23410)
(23030)
经济研究(22331)
(20273)
问题(17925)
技术经济(17285)
科技(16463)
商业(15684)
(15234)
现代(14754)
财会(14464)
(14279)
世界(13783)
共检索到45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张磊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位置体现了节点对资源和知识的占有和控制,探讨企业能否通过与高网络位置企业结盟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计算机产业企业2013—2017年间合作数据构建了该行业247×247企业网络,探讨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异位联盟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吸收能力对异位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组织学习方式越趋向于探索式,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揭示了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李鑫  
网络嵌入是为企业提供关键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高新技术示范区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网络权力为中介因素、吸收能力为调节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2)网络权力在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  池巧珍  
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双重网络联系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196家高科技企业的调研数据,采取多元回归方法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网络联系不仅直接促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改善,而且通过影响吸收能力间接改善创新绩效;全球网络联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而间接改善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本地网络联系与全球网络联系的匹配关系和平衡关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而间接改善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集群企业在积极构建外部网络联系以获取创新资源的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张树满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陕西省112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吸收能力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政策支持加强了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正向作用,而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产学研协同管理实践、国家产学研创新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爱  钟景雯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春晓  李春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著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愈发重视,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尚无定论。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考察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区域位置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缪沁男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外部创新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探讨了吸收能力在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山东、贵州和江苏三地188个企业为调查对象,检验了相关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均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仅在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中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上述三种关系中可以联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丽  
由于吸收能力递增成本的存在,应从新视角来研究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基于知识成本,而不是基于知识积累。以往基于知识积累的线性关系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获取新知识产生的相关成本,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增加的速度可能会比其收益增加的速度更快,而且还存在相关知识同化和转换成本逐步上升的可能。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形的曲线关系(非线性关系),即当吸收能力达到倒U形的顶点后,随着吸收能力的继续增强,企业绩效开始下降,最高企业绩效发生在中等水平的吸收能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学元  丁雯婧  赵先德  
有关研究表明,在创新网络中,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外部网络关系和自身吸收能力两方面的影响,但网络关系的强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中国关系社会的背景之下,本文构建了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并以中国278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吸收能力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在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本文检验了企业性质、产业类型和地域分布的影响,发现在私营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位于华东、华北地区的企业中,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吸收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洪伟  何美丽  
结合技术创新、企业联盟组合以及吸收能力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建了4个数学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相对于渐进性创新,最优化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成员多元化水平较低,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绩效与成员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也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岩  翟瑞瑞  姜鹏飞  
本文构建"吸收能力-研发方式组合-创新绩效"的研究架构,利用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中的406家制造业企业2008—2011年数据,结合系统结构方程,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研究企业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关系。发现不是所有的研发方式组合都受吸收能力影响,仅对包含有研发国际化的组合有正向关系;仅依靠内部研发不能满足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要求;多样化的研发方式组合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仅有包含研发国际化的组合对渐进式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并且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组合与两类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基本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生  王晓云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