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7)
- 2023(11699)
- 2022(9890)
- 2021(9085)
- 2020(7835)
- 2019(17789)
- 2018(17248)
- 2017(34387)
- 2016(17576)
- 2015(19199)
- 2014(19007)
- 2013(18472)
- 2012(16359)
- 2011(14388)
- 2010(13710)
- 2009(12111)
- 2008(11307)
- 2007(9457)
- 2006(7445)
- 2005(6115)
- 学科
- 济(72576)
- 经济(72490)
- 管理(52749)
- 业(51133)
- 企(42535)
- 企业(42535)
- 方法(40157)
- 数学(36097)
- 数学方法(35673)
- 财(20008)
- 农(17768)
- 中国(16608)
- 业经(15304)
- 贸(13862)
- 贸易(13858)
- 易(13301)
- 学(12806)
- 务(12590)
- 财务(12553)
- 财务管理(12532)
- 企业财务(11956)
- 技术(11870)
- 农业(11791)
- 地方(11785)
- 制(11693)
- 理论(10880)
- 环境(10598)
- 和(10184)
- 银(10168)
- 银行(10150)
- 机构
- 学院(241687)
- 大学(241514)
- 济(102338)
- 管理(100717)
- 经济(100651)
- 理学(90072)
- 理学院(89171)
- 管理学(87601)
- 管理学院(87137)
- 研究(71337)
- 中国(52349)
- 京(46644)
- 财(45828)
- 科学(43137)
- 财经(38816)
- 经(35745)
- 业大(35356)
- 农(35175)
- 中心(34518)
- 经济学(33066)
- 所(32646)
- 江(31704)
- 研究所(30379)
- 经济学院(30231)
- 财经大学(29701)
- 范(29519)
- 师范(29212)
- 商学(28525)
- 商学院(28255)
- 农业(27772)
- 基金
- 项目(180097)
- 科学(145937)
- 基金(137235)
- 研究(127917)
- 家(119580)
- 国家(118641)
- 科学基金(105121)
- 社会(86874)
- 社会科(82699)
- 社会科学(82680)
- 基金项目(73602)
- 自然(69245)
- 省(68873)
- 自然科(67870)
- 自然科学(67854)
- 自然科学基金(66672)
- 教育(59780)
- 划(57920)
- 资助(54940)
- 编号(48944)
- 部(41066)
- 重点(39903)
- 创(38668)
- 国家社会(37519)
- 发(36998)
- 成果(36436)
- 教育部(36380)
- 创新(36110)
- 人文(35696)
- 科研(35551)
共检索到316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祁媛 刘澄
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流通集聚外部性视角,实证研究网络关系强度对居民消费率的异质性调节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强度与居民消费率存在正向相关,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分位数回归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度及其平方项与居民消费率的相关性显著,且平方项的正向相关性随分位数增加不断降低,网络关系强度在25%以上分位数的检验结果显著,且随分位数增加而不断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控制交互项后的流通产业集聚、网络关系强度与居民消费率的非线性及正向相关关系依然成立,网络关系强度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中存在“U”型调节效应;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东、中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存在“U”型影响特征,西部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网络关系强度在西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中发挥直接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发挥间接调节效应,在中部地区的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效应均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伟芳 范桂松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分析流通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流通创新在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流通业集聚可通过推动流通创新间接提升居民消费率;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中西部地区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发挥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流通模式创新、促进城乡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瑾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流通集聚、资源配置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资源合理配置,流通多样化集聚导致资源错配,市场化水平对流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放大机制。流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均存在非线性关系;资源配置对流通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存在非线性调节效应,“U”型调节专业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负向调节多样化集聚与居民消费率关系。流通专业化集聚引致的资源合理配置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流通多样化导致的资源错配对居民消费率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峰伟 姜淑坤 张晓立
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流通要素的投入产出水平,最终体现为效率的改变。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交通可达性的调节效应。系统GMM估计表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粘性机制;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异质性,其中MAR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强烈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Jacobs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微弱的“U”型非线性关系;交通可达性正向改善城市流通效率,且在集聚外部性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城市经济规模、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均有助于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空间SDM模型检验表明:MAR外部性对周边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溢出,Jacobs外部性的正向溢出不显著;交通可达性对集聚外部性正向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具有正向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邓龙骞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相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产业集聚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数字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流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居民消费升级 数字营商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居民消费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哲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尝试从国际层面就经济集聚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一般性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使用世界142个国家2000-2020年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集聚程度对居民消费率会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在经济集聚对居民消费的正向促进效应占优势时,经济集聚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率;反之,则抑制居民消费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消费刺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来自跨国层面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经济集聚 居民消费率 跨国研究 面板数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居民消费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欢
零售模式多样化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基于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发展对流通业集聚带来负向抑制作用,而实体零售发展有利于我国流通业集聚。居民消费在网络零售和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影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对于网络零售而言,居民消费与网络零售交互项所带来的间接效应(中介效应)能够降低网络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负面抑制效应,整体上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实体零售而言,居民消费与实体零售交互效应(间接效应)存在,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实体零售对流通业集聚的正向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宇 甄鸣涛
消费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鲜有文献关注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棘轮效应,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受到过去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影响;棘轮效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各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消费习惯显示出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出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聚集效应。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芬 高庆彦 童彦 张玲
本文利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地区分析发现,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受地区异质性影响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在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社会保障水平均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强
通过构建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总体来看,无论长、短期,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都是挤入效应。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0年度频率数据进行的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表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整体上是挤入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人群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反应显示出差异化特征。
关键词:
异质效应 分位点 挤入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仲良
利用1990—2016年时间序列和2004—2015年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增长和空间集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以往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服务业增长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二者分别来源于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集聚影响因素来看,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主要取决于人口和市场消费的规模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与产业间关联以及与要素结构的匹配性紧密相关。新时代中国发展服务业应立足于推动要素集聚以加大区域性消费市场的经济规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工业体系的产业关联性,进而提升各地经济水平。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空间异质性 增长与集聚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4-2011年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对产业集聚与产业成长关系的研究表明:一般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呈"倒U"型关系,部分省市已呈现出过度集聚状态;高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则近似于正相关;一般技术产业仍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促进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则更多的需要通过内在的技术升级来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产业集聚 产业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洁 李合龙
正确处理好跨境电商发展与流通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是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流通集聚视角,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异质性跨境电商模式对我国流通业集聚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流通业集聚,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但异质性跨境电商模式对我国流通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B2B模式对我国流通业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强。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基于流通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检验
服务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变化——来自我国现代流通业的经验证据
流通异质性对顾客消费行为的驱动效应——基于新零售视角
创新视角下流通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类型异质性的比较
流通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养老保险发展的动态面板异质性门槛效应
移动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实证
合作网络视角下组织韧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创新网络中组织异质性、互动强度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